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7):105-107
构建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注射牦牛脾脏非特异性转移因子(n TF),采用试剂盒检测衰老小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研究n TF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药物组小鼠的心、肝、肺、肾组织中SOD酶活性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增加的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心、脾、肾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药物组小鼠心、肝、脾、肾组织中GSH-Px酶活性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表明,注射n TF衰老小鼠组织中GSH-Px酶活性显著增加,同时MDA含量显著降低,表明n TF能有效增强机体抗氧化的作用及降低机体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牦牛胎盘肽的抗氧化作用,试验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连续15 d分别注射牦牛胎盘肽和生理盐水,0.2 m L/d,然后处死小鼠,取其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制成组织匀浆,测定各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药物组心肌和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心肌、肝脏和脾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牦牛胎盘肽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D-半乳糖药物组、D-半乳糖对照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D-半乳糖药物组和D-半乳糖对照组小鼠每天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0.15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2mL;D-半乳糖药物组每日灌服中药复方0.2mL,D-半乳糖对照组和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15d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取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测定各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与D-半乳糖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肝脏、肾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5),极显著的提高肺脏、心肌和脾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P<0.01)。说明中药复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羧甲基壳聚糖硒对小鼠脏器指数、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溶血能力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试验选择KM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羧甲基壳聚糖硒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亚硒酸钠组和羧甲基壳聚糖硒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硒(其剂量以硒计均为0.2 mg/kg),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硒组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溶血能力高于亚硒酸钠组,亚硒酸钠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羧甲基壳聚糖硒组小鼠血浆SOD活性高于亚硒酸钠组,亚硒酸钠组小鼠血浆SOD活性高于对照组,且羧甲基壳聚糖硒组与亚硒酸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羧甲基壳聚糖硒组与亚硒酸钠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肝脏、肾脏、心脏和脾脏指数相比均有所增加,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羧甲基壳聚糖硒与亚硒酸钠均能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溶血能力和血浆SOD的活性,但对小鼠的脏器指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板蓝根多糖对中华鳖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IRPS)对中华鳖肝、脑、肾、小肠组织SOD活性的影响。试验共分4组,分别每天注射1.5、36、mg/只IRPS,连续注射3 d。结果表明,IRRS注射组,4种组织S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6 mg/只注射组SOD活性均达到最大。但4种组织SOD活性存在着组织差异性。IRPS注射组,肾SO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小肠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5 mg/只和6 mg/只IR-PS注射组,脑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肝SOD活性只在6 mg/只IRPS注射组才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低温应激对小鼠不同组织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温应激对小鼠不同组织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清洁级昆明白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每组20只。采集对照组和经过-20℃处理120 min的低温应激组组织样品,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小鼠肝脏、肾脏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心肌、肺脏MDA含量有上升的趋势(P>0.05),腿肌MD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应激组小鼠肝脏、肾脏和肺脏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心肌SOD活性有下降的趋势(P>0.05),腿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冷应激对小鼠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具有组织差异性特点,即对肝脏和肾脏影响最大,肺脏次之,心肌和腿肌最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桦木酸(BA)对环磷酰胺(Cy)诱导小鼠免疫器官氧化损伤的影响。将5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y组及0.05、0.50、5.00 mg/kg BW BA组。对照组和Cy组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其余各组按不同剂量的BA灌服,连续14 d后,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Cy(50 mg/kg BW)诱导氧化应激模型。收集血清、脾脏和胸腺,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检测脾脏和胸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1)对于体重,对照组与Cy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剂量BA组与Cy组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Cy极显著提高了血清AST、ALT活性(P0.01),而5.00 mg/kg BW BA极显著缓解了这一现象(P0.01)。3)与对照组相比,Cy引起了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的显著降低(P0.05),而0.05 mg/kg BW BA显著缓解了胸腺指数的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Cy组胸腺SOD活性、胸腺CAT活性、脾脏GSH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脾脏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Cy组相比,0.50 mg/kg BW BA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脾脏和胸腺GSH-Px和CAT活性及脾脏GSH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脾脏M DA含量(P0.01),但极显著降低了胸腺SOD活性(P0.01);与Cy组相比,5.00 mg/kg BW BA组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脾脏和胸腺GSH-Px和CAT活性(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脾脏MDA含量(P0.01)。由此可见,BA能够改善Cy引起的小鼠免疫器官的氧化应激,对Cy诱导的氧化损伤有预防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桦木酸(BA)对小鼠免疫器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健康的昆明系小鼠2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每天每只分别按每千克体重0、0.25、0.50、1.00 mg的剂量给予BA,BA混悬于0.2 mL1%可溶性淀粉溶液中.以灌胃方式给予,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14 d后,检测各组小鼠脾脏和胸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HS-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BA可使小鼠脾脏和胸腺中SOD、GSH-Px活性以及T-AOC升高,MDA含量降低.其中,每千克体重灌胃0.50 mg BA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脾脏和胸腺中GSH-Px活性和T-AOC(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胸腺和脾脏中MDA含量(P<0.05或P<0.01);每千克体重灌胃1.00 mg BA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脾脏和胸腺中SOD活性、T-AOC以及脾脏中GSH-Px活性(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胸腺和脾脏中MDA含量(P<0.01).由此得出,BA能有效地增强小鼠免疫器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柠檬酸对小鼠睾丸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40只健康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柠檬酸低(180mg/kg)、中(270mg/kg)、高(360mg/kg)剂量组,各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试剂0.2mL,连续注射3周,第3次注射后的第7天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其睾丸组织制作匀浆液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柠檬酸剂量组小鼠睾丸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柠檬酸处理组GSH-Px活性、MD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随着柠檬酸剂量的增加,LDH、NOS活性分别呈下降、上升趋势。此结果提示,一定剂量的柠檬酸可以降低小鼠睾丸组织SOD、GSH-Px活性,但可能通过NO途径减少睾丸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05-309
为了研究桦木酸(betulinic acid,BA)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致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将35只健康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Dex组、BA低、中、高剂量(0.25、0.5、1 mg/kg)+Dex组。对照组和Dex组灌服1%的可溶性淀粉,其余各组灌服混悬于可溶性淀粉中不同剂量的BA,1次/d,连续14d后,除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25 mg/kg)诱导氧化应激模型。15h后,处死小鼠,收集淋巴器官和肝脏。检测小鼠淋巴细胞的活性以及活性氧(ROS)水平,肝脏、脾脏和胸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BA预处理后,能显著降低Dex诱导氧化损伤小鼠ROS水平和MDA含量,提高脾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的活性,增强小鼠SOD和GSH-Px活性,且呈量效关系。表明BA能加速细胞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增强小鼠抵抗氧化损伤的能力,对Dex诱导的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牛脾转移因子(B-TF)对雏鸡外周血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将120只1日龄科宝健康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F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每组设5个重复。在第7日龄时,对照组和TF组雏鸡给予腿部肌肉注射处理,其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TFⅠ~Ⅴ组分别注射0.1 mL、0.15 mL、0.2 mL、0.25 mL和0.3 mL TF;在第8,15,22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并检测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Ⅱ组、Ⅲ组、Ⅳ组、Ⅴ组雏鸡外周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抑制羟自由基(IHR)的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或P0.01)。说明在雏鸡7日龄时注射0.15~0.3 mL TF可不同程度地增强雏鸡外周血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将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模型组,丹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相应药物12 d后,腹腔注射LPS和D-GalN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SOD、MDA、GSH-Px水平,比较造模1,3 h后各组小鼠肝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变化以及测定肝组织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 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丹参多糖各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ICAM-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各用药组之间相比较,丹参多糖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调控过氧化指标、炎症细胞因子和ICAM-1效果最显著(P<0.05或P<0.01)。结果表明,丹参多糖具有明显缓解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拮抗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肝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ICAM-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天门冬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天门冬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选取体重为18~22g的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150mg/(kg·BW)环磷酰胺]以及4组供试药物组[每组供试药物组的小鼠在腹腔注射150mg/(kg·BW)环磷酰胺后,分别注射100、200、300、400mg/(kg·BW)的天门冬多糖溶液],连续处理7d后,检测小鼠血浆中的细胞因子(IL-2、IL-6和IFN-γ)的含量,并计算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观察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比较,100mg/(kg·BW)和200mg/(kg·BW)天门冬多糖试验组小鼠的血浆中IL-2和IL-6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200mg/(kg·BW)和300mg/(kg·BW)供试药物组小鼠的血浆中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天门冬多糖试验组的小鼠脾脏指数显著提高。试验表明天门冬多糖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棘豆对小鼠体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将40只小鼠分为2组,分别灌服黄花棘豆水煎液和生理盐水0.25 m L/只,连灌40 d。末次灌胃后断头处死,取出有关组织脏器,测定SOD、MDA、GSH-Px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试验组小鼠心脏中的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组织中SOD活性差异不显著;心脏、肾脏中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织中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心脏、肾脏中的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其他组织中GSH-Px活性差异不显著。说明棘豆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究西归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将72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西归高剂量组、西归中剂量组、西归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给以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80 mg/(kg·d)D-半乳糖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同时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灌胃等量的1%CMC-Na,维生素E组及西归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分别以35 mg/(kg·d)、80.88 g/(kg·d)、40.44 g/(kg·d)、20.22 g/(kg·d)灌胃给药,连续30 d。于末次给药后24 h,测定小鼠血清、肝脏中SOD活性及MDA含量,并记录胸腺、脾脏指数。与衰老模型组比较,维生素E组及西归中剂量、低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胸腺、脾脏指数(P0.05或P0.01),并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肝脏中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小鼠血清、肝脏中MDA含量(P0.05或P0.01)。说明西归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128-1133
本试验旨在通过动物体内试验,研究复合吸附剂(CA)对黄曲霉毒素B1(AF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联合毒性的脱毒效果。选取21日龄昆明系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各试验组小鼠饲喂相同的饲料,第Ⅰ组为对照组,每天灌服生理盐水;第Ⅱ组灌服0.5%CA;第Ⅲ组灌服200μg/kg AFB_1+500μg/kg DON;第Ⅳ组灌服200μg/kg AFB_1+500μg/kg DON+0.1%CA;第Ⅴ组灌服200μg/kg AFB_1+500μg/kg DON+0.5%CA。试验期为30d。分别于试验的第15和第30天,每个重复随机选择2只小鼠经眼球采血,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基转移酶(rG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并取肝脏和脾脏,计算脏器相对指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15d时,第Ⅲ组小鼠肝脏、脾脏指数,血清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ALB含量显著降低(P<0.05),Ⅱ、Ⅳ、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30d时,第Ⅲ组小鼠肝脏、脾脏指数、血清AST,ALT,ALP,r-GT活性显著升高(P<0.05),第Ⅳ组小鼠脾脏指数、血清r-GT活性显著升高(P<0.05),小鼠增重量、TP、ALB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Ⅱ、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CA对机体无副作用,0.5%CA能有效缓解AFB1和DON对小鼠的联合毒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黄芪多糖和维生素E联合应用对铅镉联合染毒小鼠肾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对9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组,染毒组(以800 mg/L醋酸铅和1 000 mg/L氯化镉添加到饮水+注射1 mL氯化钠注射液),用药组(染铅镉同时按照每天1 000 mg/kg黄芪多糖和每天20 mg/kg维生素E进行注射)和正常对照组(注射1 mL氯化钠注射液),均采用2天注射1次,通过测定肾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维生素E联合应用能够提升染铅镉后小鼠肾的GSH-Px、SOD及CAT活性,减少MDA的生成(P0.05)。说明黄芪多糖和维生素E联合应用能减轻铅镉对小鼠肾的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三七总皂苷(PNS)用药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0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3个药物处理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给予11.34、56.70、113.40mg/(kg·BW)的PNS,每天1次,连续给药14d;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mL/只,连续注射14d。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在试验期间的体重、脏器指数(肝脏、脾脏、肾脏指数)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取各组小鼠肝脏、脾脏、肾脏组织,制备病理组织切片,利用显微镜观察上述组织是否出现病理变化。[结果]3个PNS给药组小鼠在试验期间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1.34mg/(kg·BW)PNS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13.40mg/(kg·BW)PNS组小鼠的谷草转氨酶活力和肌酐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PNS对肝脏、脾脏、肾脏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PNS实际无毒,长期用药会产生肾毒性,提示用药不宜过量。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观察钼暴露对雌性小鼠肾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及Smac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60只35日龄健康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补钼Ⅰ组、补钼Ⅱ组),分别饮用含钼浓度为0、200、400 mg/L的去离子水,连续染毒90 d后取样检测肾脏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Smac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补钼Ⅰ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补钼Ⅱ组SOD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补钼Ⅱ组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补钼Ⅰ组、补钼Ⅱ组小鼠肾皮质Smac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钼暴露对小鼠肾脏能产生脂质过氧化损伤,钼可以通过上调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蛋白表达参与肾脏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20.
猪脾转移因子对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年健康小鼠分别口服或注射不同剂量的转移因子 ( Transfer factor,TF) ,第 8d检测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率 ,第 1 1 d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结果表明 ,注射 TF的 、 、 组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分别为( 38.5 6± 3.82 0 ,( 4 4.6 4± 2 .48) ,( 5 1 .0 7±3.84) ,而对照组的相应值为 ( 2 9.81± 2 .5 3) ;注射 TF的 、 、 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分别为 ( 5 8.0 4± 2 .1 9) ,( 6 7.8± 3.38) ,( 75 .82± 1 .73) ,对照组为 ( 4 6 .1 6± 1 .6 7) ;口服 TF的 、 、 组小鼠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分别为 ( 4 0 .6 4± 4.85 ) ,( 5 3.45±5 .39) ,( 5 1 .0 7± 3.84) ,对照组为 ( 2 9.81±2 .5 3) ;口服 TF的 、 、 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率分别为 ( 5 7.71± 2 .80 ) ,( 6 7.8±3.38) ,( 80 .39± 2 .30 ) ,对照组为 ( 4 6 .1 6±2 .6 8)。注射、口服 TF组小鼠脾脏重量与对照组比较 ,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