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烯酰吗啉·代森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最主要的病害,特别在广东省早造蔬菜生产中,霜霉病严重为害黄瓜.霜霉病不仅发生的面积大,常年发生面积可达20多万公顷次,而且发生程度严重,对黄瓜的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由于代森锰锌用于防治霜霉病的时间较长,2003年在东莞市开展酰吗啉·代森锰锌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优过代森锰锌,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是日光温室黄瓜的主要病害,流行时间长,为害严重,它还是春棚和露地黄瓜霜霉病的重要菌源地。因此,抓好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防治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黑毛,是发生在黄瓜上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对黄瓜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一般流行年份受害地块减产20%~30%,严重流行时达50%~60%,甚至毁种。 1、症状的识别 黄瓜霜霉病在黄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  相似文献   

4.
温室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发病性广、侵染频繁、流行速度快的黄瓜病害,一旦发生损失严重,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应采取培育壮苗、选用抗病品种、改善栽培管理、高温闷棚、药剂防治等措施使病害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菌抗药性的发生及化学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古巴假霜霉引起的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的毁灭性病害,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但采取将化学防治与预测预报、棚室通风、利用抗病品种、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和预防性施药措施,可有效减轻黄瓜霜霉病的为害。主要防治药剂有接触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必须交替或混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黄瓜霜霉病菌对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的抗性普遍发生,在日本检测到对QoI类杀菌剂的田间抗性菌株,必须评估对新型杀菌剂的抗性风险,制订相应的抗药性治理对策,以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生比较普遍,据调查:重病棚病叶率可达70%,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易与黄瓜霜霉病相混淆,常因误用防治霜霉病的农药,而不能收到防效,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7.
黄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黄瓜霜霉病 (一)症状识别 黄瓜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在叶缘和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片背面的病斑上生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成片,导致叶缘卷缩干枯.  相似文献   

8.
药剂防治保护地黄瓜霜霉病施药期对防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瓜霜霉病不同施药期试验得出在黄瓜霜霉病发生前期施药防治,所有的参试药剂均可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中、后期防治,参试药剂除抑快净外,其余药剂防效均不够理想。因此,在黄瓜霜霉病防治上应提倡及早、及时用药,发挥药剂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瓜霜霉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针对国内外黄瓜霜霉病危害严重这一情况,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概念。重点介绍黄瓜霜霉病的侵染规律、抗病性研究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对霜霉病防治的生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黄瓜霜霉病诱导抗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文概述了黄瓜霜霉病诱抗剂种类、诱抗机制、抗霜霉病相关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黄瓜花叶病毒是目前对蔬菜生产危害最大的植物病毒病之一。该文就黄瓜花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植株的方式,感染后植株的表现形式,以及对该病毒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科研工作者在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的过程中所做的研究和探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黄瓜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黄瓜(CucumissativusL.)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黄瓜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随着黄瓜叶部病害霜霉病、白粉病发生的日益严重开始了黄瓜的抗病育种。津研系统黄瓜品种的育成〔1〕,标志着我国黄瓜抗病育种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我国露地栽培黄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换代。在常规品种选育的基础上,于70年代开始进行黄瓜杂种一代优势利用与研究〔2〕。1979年组成黄瓜抗病育种协作组,1983年抗病育种纳入了国家攻关计划,新品种在抗病性、早熟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有较大提高,替代了常规品种且趋于专用化。对黄瓜育种技术、方法及…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黄瓜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率灌水显著增加了株高,增加了黄瓜单株果实重量,平均单瓜重以及产量,但减少了的茎粗,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适宜的灌溉频率也即是在滴灌条件下灌溉频率为6天对于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黄瓜果实内源激素测定上的应用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以黄瓜果实为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黄瓜果实内源激素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良,使黄瓜果实内源激素的测定更为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碳酸氢钾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碳酸氢钾(KHCO3)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黄瓜幼苗叶面喷施KHCO3可以显著提高其光合速率,且气孔导度、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光补偿点、CO2补偿点则有所下降,同时光合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的活性也得到了促进。笔者还发现在黄瓜幼苗叶片中存在C4途径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同时KHCO3可提高该酶的活性。浓度为1 500 mg/L的KHCO3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促进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河北省黄瓜育种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了河北省黄瓜育种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内外的差距,明确了河北省黄瓜育种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对黄瓜生理性病害"花打顶"的解救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施赤霉素溶液可以打破黄瓜生理性病害“花打顶”对黄瓜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恢复黄瓜的生长发育。喷施赤霉素后1周内,黄瓜的伸蔓速度开始加快,施药后第2周黄瓜的伸蔓速度达到最大。在62.5~938.5 mg/kg的浓度范围内,黄瓜株高的日平均增长量随着赤霉素使用浓度的增高而增加。赤霉素的药效可以维持14 d以上。一般情况下,用纯度为75%的赤霉素结晶粉0.5~1.5 g/666.7 m2,喷施1次有效成分浓度为187.5~562.5 mg/kg赤霉素溶液,同时配合其他管理措施,可以有效解除“花打顶”对黄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黄瓜蜜蜂授粉增产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温室黄瓜经过蜜蜂授粉后,可提高黄瓜的商品性状、坐瓜量和产量,加快黄瓜生长速度。授粉区比对照区劣质瓜率减少9.87个百分点,标准瓜率提高51.02个百分点,采收瓜数提高27.65%,坐瓜数提高20.21%,同叶位坐双瓜数提高85.49%,同叶位采收双瓜数提高64.07%;单瓜日增长长度平均提高19.9%,单瓜日增长重量平均提高26.94%;黄瓜前期产量平均提高35.20%。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集中了黄瓜栽培、育种、植保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及经验 ,本文介绍了利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DET开发这一应用系统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