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硫酸化黄芪多糖对CEF生长及抵抗IBDV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取一步醇沉和分步醇沉法提取4种黄芪多糖APS,、APS10、APS50和APS50,用氯磺酸-吡啶法进行硫酸化修饰,得到4种硫酸化黄芪多糖(sAPS) sAPSt、sAPS40、sAPS50和sAPS60,用MTT法比较了4种硫酸化黄芪多糖对鸩胚成纤维细胞(CEF) 的生长及抵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 感染的影响,以末修饰的APSt为对照.结果显示,APS1显著促进CEF生长,细胞毒性较低,但抵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较弱;sAPS抵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的作用显著增强,显效浓度降低,但安全浓度也降低.表明通过硫酸化修饰可以提高黄芪多糖的抗病毒活性,但高浓度sAPS的细胞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建立并优选太白蓼多糖(Polygonum taipaishanease Kung polysaccharide,PTKP)硫酸化修饰的条件,探讨硫酸化修饰对太白蓼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以硫酸根取代度为指标,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对太白蓼多糖进行修饰,以氯磺酸-吡啶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为因素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修饰条件进行优选。用氯化钡-明胶浊度法测定修饰产物的硫酸基取代度(DS),傅里叶红外变幻光谱法测其结构,微量法测定硫酸化太白蓼多糖(sulfated Polygonum taipaishanease Kung polysaccharide,sPTKP)对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太白蓼多糖硫酸化修饰的最佳条件为氯磺酸与吡啶体积比为1∶1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1h,sPTKP的硫酸基取代度为1.57。红外光谱检测到S=O的伸缩振动峰。PTKP和sPTKP对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均有抑制作用,它们对志贺氏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大肠杆菌。硫酸化修饰能提高太白蓼多糖对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的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试验旨在筛选出增强免疫活性最强的硒化多糖,为研制硒多糖类免疫增强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试验:测定硒化当归多糖(sCAPS)、硒化山药多糖(sDOP)、硒化党参多糖(sCPPS)、硒化淫羊藿多糖(sEPS)、硒化大蒜多糖(sGPS)、硒化百合多糖(sLP)、硒化白术多糖(sAMP)7种硒化多糖(sPS)和修饰试剂亚硒酸钠(Na_2SeO_3)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取安全范围内5种浓度的各硒化多糖和Na_2SeO_3单独或与PHA、LPS同时加入小鼠脾脏的淋巴细胞培养体系,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率,筛选出增强免疫效果较好的3种硒化多糖sCAPS、sCPPS和sGPS。体内试验:测定各组小鼠免疫卵清蛋白(OVA)时,分别灌胃150、100、50μg·mL~(-1)的sCAPS、sCPPS、sGPS和10μg·mL~(-1) Na_2SeO_3各0.4 mL,免疫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分别于首免后7、21和35 d每组随机抽取8只小鼠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gG、IgM、IL-2、IL-4和IFN-γ含量,HE染色后比较各组小鼠脾脏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在体外,单独加入或与PHA、LPS同时加入时,sCAPS、sCPPS和sGPS组的淋巴细胞增殖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小鼠体内,100μg·mL~(-1) sCPPS处理时,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多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脾脏白髓和边缘区面积增多最明显。[结论]sCPPS、sCAPS和sGPS的体外增强免疫活性较强,100μg·mL~(-1)sCPPS处理小鼠的体内增强免疫活性最强,可作为硒多糖类免疫增强剂的候选。  相似文献   

4.
采用碱提法从长裙竹荪中提取出水不溶性多糖(DIP),再经氯磺酸-吡啶法修饰后,得到硫酸酯竹荪多糖(S-DIP),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硫酸酯多糖硫酸基质量分数为12.04%,取代度(DS)为0.989.硫酸酯竹荪多糖和未经修饰的竹荪水不溶性多糖在对羟基自由基(·OH)和DPPH·的清除能力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硫酸酯竹荪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未经修饰的竹荪水不溶性多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制备磷酸酯化南瓜多糖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磷酸酯化法对南瓜多糖进行修饰,在修饰工艺研究中,考虑了温度、pH、反应时间、酯化试剂添加量4个因素对磷酸根修饰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修饰条件,然后采用红外光谱法比较修饰前后南瓜多糖结构,并通过清除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比较修饰前后南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结果表明,磷酸酯化多糖制备最佳工艺为:温度90℃,pH 9.0,反应时间6h,酯化试剂添加量20%。修饰后的南瓜多糖添加上磷酸基团,磷酸酯化南瓜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均高于修饰前。【结论】修饰后的磷酸酯化南瓜多糖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商希礼  魏永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47-13048
[目的]分离纯化山东省野生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并对其组分进行分析。[方法]用水提法从枸杞中提取分离枸杞多糖,用DEAE纤维素柱和SephadeexG-100柱进行纯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活性多糖的含量,用红外光谱分析其组分。[结果]测得山东野生枸杞中枸杞多糖的含量为12.56%。LBP含有4种组分LBP-Ⅰ、LBP-Ⅱ、LBP-Ⅲ和LBP-Ⅳ。[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枸杞多糖的结构特征和活性功能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艳  张聪  赵丹丹 《农学学报》2020,36(6):89-92
食用菌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多糖的生物活性与本身的结构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对多糖结构进行修饰,选择一个合适的修饰方法成为研究多糖的一个重要方向。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食用菌多糖进行结构修饰,能够提高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多糖的毒副作用。本文主要简单地介绍了食用菌多糖结构修饰的方法包括硫酸化、羧甲基化、磷酸化、乙酰化等,以及食用菌多糖进行结构修饰后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 在食用菌多糖结构修饰中,抗氧化、抗病毒、抗凝血、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以及羧甲基化、磷酸化、乙酰化、烷基化等修饰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秀珍菇多糖的硫酸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秀珍菇发酵液中提取胞外多糖,经氯磺酸-吡啶法修饰后得到胞外多糖硫酸酯,对多糖及其硫酸酯进行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秀珍菇多糖硫酸酯硫酸基含量为15.4%,取代度为1.53.在相同质量浓度下,秀珍菇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活性稍高于秀珍菇多糖,而抑菌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黑木耳多糖的硫酸化工艺.[方法]用硫酸法对黑木耳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用响应面法研究了修饰条件中反应时间(A)、反应温度(B)和反应试剂配比(正丁醇∶浓硫酸)(C)3个因素对产物的硫酸基取代度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试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0 ~28℃、反应时间为0.5~2.5 h、反应试剂配比(正丁醇∶浓硫酸)为1∶2~1∶4范围内,3个因素与产物平均取代度(Y)的回归模型为Y=0.54-0.011A-0.008 8B-0.017C +0.029A ×B-0.044A ×C +0.010B× C-0.11A2-0.021B2-0.13C2;F检验证明模型拟合较好,可以用于量化控制条件;3个因素对取代度的影响程度为C>A>B,并且各因素之间交互影响显著.[结论]对黑木耳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可提高其硫酸化程度,从而增加黑木耳多糖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0.
李越鲲  周旋  刘兰英  闫亚美  曹有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174-14175,14239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量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枸杞多糖(LBP)进行分离,以得到分子量<1万(LBP1)、1万~3万(LBP2)、3万~5万(LBP3)、>5万(LBP4)的多糖,并对LBP及这4种小分子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不同分子量的小分子多糖抗氧化活性均高于粗多糖,其中LBP2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作用、清除羟自由基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最强,显著高于LBP。[结论]为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枸杞多糖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传统水提法提取当归多糖的最佳工艺及Savag’s法去蛋白时最佳操作次数。[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法设计提取工艺;采用Savag’s法去蛋白,并比较不同次数对多糖含量的影响。总糖含量测定采用改良苯酚-硫酸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糖醛酸含量测定采用硫酸-咔唑法。[结果]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水比1:20、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100℃;最佳去蛋白条件为:氯仿-正丁醇(5:1),操作3次。[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适用于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和检测。  相似文献   

12.
抗菌卷柏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种方法提取卷柏多糖,其中综合法提取率最高,为1.45%。可溶性多糖经DEAE-纤维素52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1种中性糖和1种酸性糖,各占86.5%和13.5%。利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卷柏多糖具有较强的抗动植物病原菌活性,对肠炎病病原菌、绿木霉与甘薯薯瘟病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1。  相似文献   

13.
对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法、纤维素酶与果胶酶法这4种提取当归多糖的方法进行比较.以当归多糖得率为指标,用苯酚-硫酸法对当归多糖进行测定,优化4种方法的提取工艺并比较.结果显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热水浸提法的多糖得率为21.78%,超声波法为22.15%,纤维素酶法为24.55%,果胶酶法为24.81%.酶法是当归多糖提取较佳的选择.纤维素酶法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加酶量1.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pH值6.0;果胶酶法的最佳提取条件是加酶量1.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90 min,pH值5.5.  相似文献   

14.
黄芪板蓝根等多糖成分对鸡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筛选免疫增强作用较好的单味中药成分(CHP),将6种浓度的黄芪多糖(APS)、牛膝多糖(ABPS)、板蓝根多糖(IRPS)、山药多糖(DOPS)等4种中药多糖分别加入到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中,培养48 h后,用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中药多糖在适宜的浓度下均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协同LPS的作用.除ABPS外其余3种多糖在一定浓度下还能明显协同Co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其中以IRPS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桑叶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影响因素与水平,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较优提取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其较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1.5℃,超声波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100 W,水料比为10 mL/g.采用该工艺条件,桑叶多糖的提取得率达到2.99%   相似文献   

16.
半定量RT-PCR测定中药成分对小鼠脾T细胞IL-2mR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9种中药成分对小鼠脾脏T细胞IL-2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体内注射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当归多糖、蜂胶黄酮和黄芪皂甙能够使ConA诱导的小鼠脾T细胞IL-2mRNA水平显著升高,蜂胶多糖、板兰根多糖、人参皂甙、淫羊藿黄酮不能影响细胞内IL-2mRNA丰度;中药成分体外诱导时与体内应用时的作用效应相同,但与对照相比较,蜂胶多糖在体外能够显著促进IL-2mRNA的诱生,与体内不同。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了三氯乙酸法、重金属离子沉淀法和Sevag法3种方法对南瓜多糖提取物进行脱除蛋白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多糖损失率、脱除蛋白率和活性等因素,Sevag法优于三氯乙酸法和重金属离子沉淀法,是适用于南瓜水溶性多糖脱除蛋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