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该文利用乌鲁木齐市2002年QuickBird 遥感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应用景观斑块谱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的数量构成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绿地斑块面积3 612 hm2,斑块数量47 280块.②在城市绿地构成中,新市区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水磨沟区绿地斑块面积相对最小、斑块数量最少.③在绿化覆盖率上,新市区接近建成区平均水平,水磨沟区和天山区超过建成区平均水平,沙依巴克区低于建成区平均水平,各城区距国家园林城市35%的标准都有一定差距.④在各种绿地类型中,附属绿地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居住绿地和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和防护绿地较少,生产绿地最少.⑤按绿地斑块面积统计,大于10 000 m2的大型绿地斑块占优势,占整个绿地面积的49.56%;按斑块数量统计小于500 m2的小型斑块占绝对优势,占整个绿地斑块的82.27%.⑥在小型斑块、中型斑块、大中型斑块中都是以附属绿地最多,其次是居住绿地,再其次是道路绿地,最少是生产绿地;在大型斑块中,附属绿地和公共绿地所占比例相等,且占据最多,防护绿地次之,生产绿地最少.在乌鲁木齐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过程中,新市区绿化空间还很大,沙依巴克区绿化任务还很艰巨,限于城市用地紧张,应将有条件可以连片的小型、中型绿地斑块尽可能连片,增加3 000~10 000 m2的大中型绿地斑块.城区内加强荒山绿化和废矿区地面绿化.城市北部组建大型绿化苗木生产基地,城市南部外围营造大型防护林带.分析结果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建设和2013年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高新区)为研究靶区,以2008、2013、2017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nvi、ArcGIS以及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2008—2017年研究区生态类型格局面积变化及转移矩阵进行分析,并选取7个景观特征指标,即绿地斑块面积、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形状指数、斑块类型占景观面积比例、斑块聚集度,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绿地景观转入量主要来自裸地及农田,绿地面积从2008年的90.38 km~2增加至113.34 km~2,2017年绿地面积相较2013年增加了22.96 km~2,面积所占比例增加了2百分点。研究区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新区绿地面积较小,斑块个数最多,斑块密度最大,破碎化程度最高,绿地生态功能较弱。绿地斑块形状及绿地景观结构的复杂性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城市绿地景观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其中因水磨沟区部分山区绿地景观连通性较强、破碎度小,城市绿地聚集度最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地优化建议,为研究区城市绿地景观优化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同时为乌鲁木齐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一目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北京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3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对城区公园绿地景观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均匀度等指数对北京市城区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区内共有公园绿地斑块105个,绿地面积5 565.74 hm~2,占城区总面积的4.07%。绿地面积以面积大于50 hm~2的大型斑块为主,占总绿地面积的77.66%,缺少社区公园等小型斑块绿地。公园绿地斑块密度为1.89个·km~(-2),景观多样性指数为0.78,优势度指数为0.83,均匀度指数为0.49。绿地斑块景观分布不均衡,分布不合理,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4.
以QuickBird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源,结合RS、GIS技术,主要采用计算机监督分类结合目视解译获取城市绿地类型信息的方法,调查张家界市城区绿地状况,计算张家界市城区绿地的相关景观格局指数.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张家界市城市绿地建设提出扩大绿化面积、加快绿地建设,拓宽道路绿地、提高廊道效益,"点、线、面"一体化、完善绿地体系等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福州城市绿地斑块景观结构和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州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景观结构和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附属绿地数量最多,占城区绿地斑块总数的87.35%,但面积只占城区绿地总面积的14.60%;其它绿地的数量最少,但面积却占到了城区绿地总面积的31.82%;防护绿地只有25块,但面积却也占到了城区绿地总面积的23.81%.福州城区绿地生态系统斑块大小其它绿地和防护绿地平均值较大,分别达到326.2和29.30 hm2;公园绿地和生产绿地斑块平均值次之,分别是10.87和9.30 hm2,但斑块大小变化范围较大;而附属绿地斑块平均值最小,斑块大小变化范围也相对较小.总得来说,各类型的各级斑块在面积上的变化比块数上的变化要大得多.其它绿地多样性指数最低,次低的是生产绿地,最高的是附属绿地.优势度在福州城区的5个区的不同绿地中都比较小.相比之下,附属绿地的分布最为均匀.绿地分布不均衡,应加强土地规划,同时造林绿化,优化生态环境,建造具有本城区特色的景观斑块和廊道.  相似文献   

6.
以2004年9月4日Quick Bird遥感影像,辅以实时动态差分GPS RTK技术高精度定位,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斑块谱分析方法,对铜仁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铜仁市城市绿地斑块面积5 857.96 hm2,斑块数量6 503块,规划区绿地斑块面积和斑块数量均大于中心城区;(2)在各种绿地类型中,其他绿地在斑块面积上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农业用地和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面积最小。在斑块数量上,居住区绿地>农业用地>其他绿地>生产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公园绿地;(3)按绿地斑块面积统计,大于10 000 m2的大型绿地占绝对优势,占整个绿地面积的92.44%,按斑块数量统计,小于500 m2的小型斑块占优势,占整个绿地斑块的69.72%;(4)小型斑块以居住区绿地最多,其次为农业用地和其他绿地等,公园绿地最少;中型斑块和大中型斑块以农业用地最多,大型斑块在面积上以其他绿地最多,数量上以农业用地最多;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在各等级绿地斑块中,面积和斑块数量相对较小。综合分析,铜仁市在今后的城市绿地建设中,中心城区内应加强绿化力度,适当将现有的绿地扩大连片,规划区内应合理调整和规划绿地性质,丰富绿地功能特性,注重绿地结构的合理规划,将小型、中型绿地尽可能有效地连片,增加大中型绿地斑块,特别是在与人居密切相关的居住区、单位和街道等周围,增加大中型绿地、大型绿地,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对绿地的需求,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太原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5):805-808
通过提取不同时空尺度下太原市城区绿地景观信息和分析其驱动因素,以期为城市生态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2006,2015年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SVM方法进行监督分类,利用Fragstats 4.2软件计算景观格局特征指数。结果表明,在过去近10 a中,城区绿地景观面积比例由30.60%上升到35.41%,新增绿地主要来源于城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面积分别为3 405,2 710 hm~2,失去的绿地主要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 444 hm~2;城市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斑块形状更加复杂,景观多样性降低;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调整、城市道路建设和政府政策是城市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绿地建设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绿地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保护环境,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本文通过对伊川县城区的绿化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山地小城镇绿地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凌农科城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野外实地测量为主,图上量算为辅的方法,对我国西部绿色硅谷-杨凌农科城的园林绿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杨凌城区园林绿地面积142 hm2,绿化覆盖率为27.7,略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5.53),但小于全国12 个园林城市平均水平(36.07).人均占有绿地面积21.1 m2,但大都属于机关附属绿地,而公共绿地面积仍然很小.从功能类型上来看,除了城区边缘苗圃、花圃和果园等生产绿地之外(面积38.88 hm2,占27.38), 园林绿化还是以道路林为主(面积23.02 hm2,占16.21),其次为办公区绿地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测量为主,图上量算为辅的方法,对济源城区的绿地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源市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1.39%,绿地率为24.85%,绿化覆盖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全国12个园林城市的平均水平;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虽然高于全国城市人均绿地平均水平,但许多绿地都属于防护绿地或居住区绿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绿地。从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量来看,双桥区最高,北海区次之,天坛区第3,济水区最低。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9年QuickBird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对各种绿地面积及景观特征的研究,对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绿地景观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绿地面积为10.18 km2,城市绿地率29.3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很高,但整体绿化率距其规划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绿地景观类型较齐全,且分布较均匀。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分别为研究区城市绿地景观的基底和廊道。居住绿地的破碎化程度较高,防护绿地边缘割裂的程度较高。城市绿地景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分离度指数分别为1.73、0.75和5.43。在此基础上,对城市今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东营市建成区城市绿地木本植物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物种多样性与城区分布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地木本植物种类共计47科80属166种,乔灌树种比例为1∶0.61,数量比例为1∶0.56;常绿、落叶树种比例为1∶4.2,数量比例为1∶2.03;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比例为1∶3.在3个城区中, 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 Simpson多样性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结果从大到小排序都为东城区、西城区、技术开发区; Pielou均匀度从大到小排序为技术开发区、西城、东城区,东城区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最高,对其他城区有指导和示范作用.基于调查结果提出建议:优化绿地木本植物应用;提高优势植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提升城市绿地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探究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质量。以安徽省宿州市建成区为例,将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估,估算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结果显示: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的值为0.665,说明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整体水平处于Ⅱ级,从综合评价值来看,规划定量>社会效益>景观格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说明建成区规划定量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成区绿化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研究结果可补充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为研究同类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空间句法理论中的可达性程度已成为衡量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指标。为了给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合理空间布局提供指导与科学依据,以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线段模型并进行句法测度与量化分析,结合ArcGIS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感知可达性和心理可达性4个维度指出南陵县在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1)南陵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良好,能在总体层面上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要求。但其空间聚集性呈现多核心的圈层分布特征,新老城区公园布局不均衡,部分公园周边道路体系建设不完善;2)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整体感知可达性较差,不利于城市居民通过局部路网感知公园的整体空间信息,并且公园整体空间渗透能力不足,心理可达性一般;3)在依据完善城市道路结构、合理增加公园绿地、优化绿地分类分级体系和丰富绿色开放空间等策略优化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后发现,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的全局与局部整合度值均明显提升,公园空间分布系统性与均衡性方面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刘丹  苏金乐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1):46-48,51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景观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许昌东城区中原路绿地景观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了中原路的绿地景观设计原则,分析了集生态、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新趋向,体现人文历史景观特色、生态效益和景观设计多种元素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雅安城区行道树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雅安市雨城区的行道树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雅安市城区行道树存在着布局不够合理,树种较单一,基调树种不够丰富,树种选择和管理尚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雅安城区城市道路绿化质量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道绿地对改善城市形象,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及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玉溪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绿地景观规划及植物造景的现状分析,提出改进玉溪市城市街道绿地景观的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市作为典型干旱区绿洲城市,深居中国内陆,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景观斑块,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石河子市绿地景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各类型绿地面积中以单位附属绿地面积最大,道路绿地次之;公共绿地中以面积>10 000 m2的大型斑块为主,居住区绿地中各级斑块数量相当,但仍是大型斑块所占面积最大;市区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7(最大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79),破碎化指数为22.87个·km-2,绿地廊道密度指数较高,为2.21 km·km-2。表明石河子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状况良好,但仍应加强居住区绿地景观建设,进一步完善道路绿地建设,提高绿地系统的连通性,提高绿地景观多样性,并注重使用乡土植物。  相似文献   

19.
凤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凤县县城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相关 理论,以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规范为依据,在该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县城绿地系统 规划。对县 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及分类绿地进行规划和控制,提出一带三片,组团隔离;绿心北 距,绿廊导 风;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的规划布局模式。至2020年规划期末,该县城区绿地率为40.34 %,人均 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可为38.42 m 2 和14.31 m 2 。  相似文献   

20.
在对凤县县城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生态和景观规划相关 理论,以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关规范为依据,在该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县城绿地系统 规划。对县 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及分类绿地进行规划和控制,提出一带三片,组团隔离;绿心北 距,绿廊导 风;公园棋布,森林围城的规划布局模式。至2020年规划期末,该县城区绿地率为40.34 %,人均 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可为38.42 m 2 和14.31 m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