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该病最初由Burnet(1814)描述为“地中海弛张热”,1887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国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Br.melltemis).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牲畜布鲁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产仔季节为多.且牧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区。患病绵羊及山羊主要症状是流产,  相似文献   

2.
裴建飞 《当代畜牧》2013,(24):23-2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波浪热、马尔他热、地中海热,俗称蔫巴病、千日病、懒汉病、羊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886年,英国军兽医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马的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其为二类传染病。牲畜患该病可引起流产、死胎、不孕、跛行或后肢麻痹  相似文献   

3.
正1概念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也称波状热。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导致该病的病原体。布鲁氏菌病在家畜中,以牛、羊、猪易感。本病主要引起母畜流产,公畜出现睾丸炎。人感染本病后,长期发热、多汗,出现关节炎、睾丸炎、附睾炎,孕妇可流产等。该病为乙类传染病。2病原特性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球状、球杆状细  相似文献   

4.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也称作“马尔他热”、 “地中 海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 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现和不断发展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首先是1887年英国军医Bruce从马尔他岛死亡于“马尔他热”的英国士兵的脾脏中分离的羊种布氏菌,根据本病临床特点,将此病试名为“波浪热”,1879年丹麦学者Bang和1914年美国学者Traum又分别从流产母牛的羊水和猪流产胎儿中分离到牛种布氏菌(Brubortus)和猪种布氏菌(Brusuis),此二者在形态、培养特性方面类似,因此归于同一菌属,称为布鲁氏菌病,至1921年和1924年分别在北美洲和意大利病人身上分离到牛种和猪种布氏菌,从而在流行病学上首次证实了病牛和病猪是人布病的另两种传染源。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病菌引起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以流产、不孕、睾丸炎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布鲁氏菌病共有6种病原,危害畜牧业生产较大的有马尔他布鲁氏菌病(习惯称羊布鲁氏菌病)、流产布鲁氏菌病(习惯称牛布鲁氏菌病)和猪布鲁氏菌病。丹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6月至2009年2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牛布鲁氏菌病的血清学调查,其目的是摸清我县牛布鲁氏菌病的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牲畜感染后妊娠母畜发生流产,公畜发生睾丸炎,人则发生波浪热、关节痛、睾丸炎等症状。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本场自1954年建场以来,辖区内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也引起人感染。六七十年代感  相似文献   

8.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人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动物布鲁氏菌病,以羊、牛和猪最为常见,犬及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对布  相似文献   

9.
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和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人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动物布鲁氏菌病,以羊、牛和猪最为常见,犬及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对布鲁氏菌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动物布鲁氏菌病的特点是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种器官组织发炎、坏死和肉芽肿的形成,引起流产、不孕、睾丸及关节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患病动物以流产、不孕、睾丸炎等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牲畜调运频繁,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简称布病,它在世界上广泛流行,布鲁氏杆菌病又称马尔他热、波浪热、波状热,百姓称之为“懒汉病”。该病主要影响牲畜,但人类也可以感染,有数据表明,人感染布病均是由动物引起,不存在人传人的情况。目前,全球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类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安全的人畜共患病,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近些年,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呈回升趋势,我国尤其严重,国际上除少数国家主要通过捕杀等处理方式外,大多数国家主要通过对患病高发区的牲畜进行动物疫苗免疫来遏制该病的蔓延。选择和使用有效的布病疫苗,对于该病的防控和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近些年来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及动物疫苗研究进展进行归纳阐述。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又称马尔他热或波状热,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引起的人畜共患自然源性的二类传染病。其特点是临床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布鲁氏菌可感染人类、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与病理损伤,如发热、流产与不育、慢性关节炎及神经损害。该病对人的健康和畜牧业生产均可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奶牛布病检疫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人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等。其特征为呈现波浪热、关节痛、睾丸炎等症状。动物布鲁氏菌病以羊、牛和猪最易感,犬及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其特征主要是侵害生殖系统,引起流产、不孕、睾丸炎等。本病曾在我国分布颇广,某些地区的流行情况相当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长期的艰辛努力,布鲁氏菌病于上世纪80年代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近年来布鲁氏菌病死灰复燃,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要引起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进行布鲁氏菌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Brucellosis)是指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易感动物主要为牛、羊、猪3种家畜,其中以羊型布鲁氏菌对人的传染性最强,致病率最高,危害也最为严重.布鲁氏菌病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有统计资料表明,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感染布鲁氏菌病,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直接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由于养殖业发展迅速,牲畜交易频繁等诸多因素,检出的布鲁氏菌病阳性牲畜数量也逐年增加,不仅阻碍畜牧业发展,而且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畜牧业生产,尤其是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做好布病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1动物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1)动物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生殖器官、胎膜及多种器官组织发炎、坏死和肉芽肿的形成,引起流产、不孕、睾丸  相似文献   

17.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是一种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病程慢性化为主要特征的机体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分布广泛,且有抬头趋势,给畜牧业和人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目前,流产布氏杆菌(牛种菌,Brucella abortus)、猪种菌(B.suis)、马尔他布氏杆菌(羊种菌,B.melitensis)和犬种  相似文献   

18.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影响牛、羊、猪等牲畜,可通过放牧、分娩、屠宰等途径传染给人,造成慢性间歇性关节疼痛、发热、疲劳等症状,严重威胁人类和牲畜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本病主要侵害动物生殖器官,引起胎膜发炎、流产不育以及睾丸炎等,对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黑龙江地区曾长期流行该病,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出现持续的上升。建立家畜布鲁氏菌病风险评估方法,实现对家畜布鲁氏菌病发生风险的精确预测和预报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