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通过开展专家问卷调查,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研究建立了暴雨灾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根据湖南省近年暴雨气象服务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数据,遵循可量化易获取原则,研究提出了各指标具体的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评估指标体系和各指标的评价方法,对2015年6月30日至7月5日湖南省1次典型暴雨过程进行了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试评估,得出该次暴雨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服务效益为0.88,说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利用1961—2020年成都地区14个国家级考核气象观测站逐日最低气温、逐日最高气温、日累计日照时数、日总降水量资料,应用气候倾向率、灾害指数、灾害发生频率方法,并结合气象灾害指标,统计分析了该地区蓝莓果期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根据濮阳市5个县市气象观测站观测的雷暴日(2001—2017年)数据、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2005—2017年),以及濮阳市雷击灾害频度、经济损失模数、生命损失模数作为濮阳市各县市区雷电灾害综合易损性评估评价指标,对濮阳市雷电灾害致灾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某一区域雷暴灾害的产生和带来的影响既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以及该区域的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密切相关。基于有关资料构建濮阳市雷电灾害评价指标,为该区域预防与降低雷电灾害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该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气象灾害规律及防御对策.[方法]以寿阳县气象局多年历史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寿阳县农业气候资源和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了一些防御对策.[结果]寿阳县光能资源充沛,光合生产潜力大;热量资源特征有利于温带多种农作物种植;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使水、热资源利用率提高;但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不稳定;自然灾害频繁,危害严重,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霜冻、大风、寒潮、雷电、暴雪、大雾和连阴雨.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影响很大.[结论]要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就要摸清它发生的规律、易发区域和灾情状况,从而制定出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5.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26-10628,10630
利用1959~2010年虞城气象档案历史资料,总结分析了该县气侯特点、主要气象灾害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结果表明,虞城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旱涝不均,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经常发生的有暴雨、大风、寒潮、连阴雨、高温等原生气象灾害和内涝、干旱等次生气象灾害,全县气象灾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造成损失总数的70%以上,约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3%~6%,对虞城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提出了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3--2012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和政县大(暴)雨灾害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和政县出现暴雨的频率较低,年均仅为0.5次,但大雨出现频率高,年均3.6次,且大(暴)雨日数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近10a暴雨日数剧增,由暴洪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类气象灾害总损失的36%,居和政县气象灾害之首。  相似文献   

7.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利用泰宁县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及大监站近几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区气候资源情况及主要气象灾害特征。介绍了该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预报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实时数据驱动的益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益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平台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分为3个平台:区域气象灾害监测平台可实时获取的区域观测气象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预报分析平台把大环流背号下的数值预报产品和区域监测系统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输出区域气象灾害的预报结果;预警发布平台根据预报结论的级别自动生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现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流程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需要,更好地利用用户的农业生产经验来减少不良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下,采用用户交互反馈气象服务相应的指标建立气象服务指标库,精准匹配气象服务产品,靶向推送用户,以实现精准农业气象服务。结果表明:该方法依托"锄禾问天"APP,通过种植区域设置、生育期调整、指标配置等交互模块进行用户需求信息的采集,运用精准匹配气象产品生成技术,提供作物生长适宜度、农业气象灾害、关键农时农事活动建议等精准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实现定制化的、有效互动的农业气象服务。该方法已在山东气象部门为农气象服务中加以应用,满足了用户对精准化农业气象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玉米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着一种以上气象灾害的威胁。目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普遍是以单一灾种对承灾体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无法反映真实气象条件下农业生产面临的综合风险;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或发育阶段遭受气象灾害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所不同。本文以东北地区玉米为例,研究基于作物不同发育阶段多种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方法】将东北玉米生育期划分为播种-七叶、七叶-抽雄、抽雄-乳熟、乳熟-成熟4个发育阶段,把冷害、干旱、涝害作为3种主要气象灾害,利用玉米发育期、气象、土壤、作物面积和产量等多元资料,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以一定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由自然灾害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及人类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自然灾害风险四要素说”为理论依据,在全面分析东北玉米发育阶段冷害、干旱、涝害的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人类防灾减灾能力四要素的基础上,从风险四要素的内涵出发选取风险评价指标。采用孕灾环境多指标法,从气象、作物、自然地理等方面选取指标全面反映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危险性;从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的内涵出发选取评估指标;鉴于防灾减灾能力比较滞后的研究现状,选用产量变异系数综合反映防灾减灾能力,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农业气象灾害成因的多要素性、复杂性,影响要素之间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四要素及危险性指标的权重。利用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发育阶段3种主要气象灾害频率之比作为权重系数反映不同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的相对严重程度。【结果】在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利用加权综合评分法构建作物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作物减产率与4个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相关性调试确定各发育阶段风险指数的权重系数,建立比较完备的基于发育阶段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及生育期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进而初步建立了东北玉米基于发育阶段的多种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技术体系。【结论】对东北典型全域灾害年份及代表站点主要气象灾害典型年份关键发育阶段主要危险性指标与减产率的分析表明,发育阶段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指标的选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61~2017年百色芒果主产区气象要素资料、气候特点及气象灾害发生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芒果生物学特性及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分析影响百色芒果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演变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7年百色芒果冬季冻害、春季(花期)寒害、大风等灾害呈减轻趋势,干旱、冰雹、雨热同季、高温高湿等变化趋势不明显,花期高温热害呈加重趋势。为此提出适应对策,以达到趋利避害、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平台,选用VB.net开发语言,结合Access 2007数据库系统,设计并初步实现了具有数据收集、处理及灾害等级判定等功能的农业气象灾害查询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指标公式和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利用逐日气象资料来判断农业气象灾害的等级,为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防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陕西省畜牧业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和灾害指标及预警方法。对中国荷斯坦奶牛热害,以日平均温度指标将其分为轻度热害、中度热害和重度热害三个等级;对牧草干旱,以0-30cm土壤湿度指标将其分为轻度、中度、严重、特重等四个等级;对雪灾、冷冻灾害、大风和风沙灾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知识库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太明  陈金华  陈晓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682-1683,1716
介绍了农业气象灾害数据的分类及建库。同时,针对安徽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分析不同生育期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适宜气象指标,研究探讨了安徽省不同区域,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农业生产防御对策知识库系统的建立,为制定减灾防灾对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福建省1978-2004年66个县(区)的粮食单产资料,通过统计处理得到相对气象产量,并以相对气象产量的变化来表征福建粮食产量气象灾害风险程度.采用歉年平均减产率,教年减产率变异系数,相对气象产量低于-5%的保证率3个风险指标作为综合风险评估指标,来评估福建粮食单产气象灾害风险.结果表明全省各县综合风险指数介于0.08~0.73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平潭县、泉州和漳州的大部县市、龙岩和三明的西部县市、宁德市东北部和南平的部分县市,这些区域的台风、暴雨、干旱和寒害等灾害对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大;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福建中部沿海县市及内陆县市,气象灾害对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相对小些.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81—2000年《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录各地实际发生倒春寒灾情和相应气象台站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在分析全国各地倒春寒气象指标和分级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平均气温距平和持续时间建立倒春寒气象指标和等级划分标准。在全国6个代表性区域开展倒春寒气象指标等级与实际发生程度的对比,开展指标验证。结果表明,倒春寒气象指标与实际发生程度基本符合以上比例为73%~100%,完全符合比例为55%~100%。指标适用于中国各地倒春寒的界定,能反映倒春寒过程,定量评估倒春寒等级。指标对开展倒春寒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灾害评估和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业气象灾害研究是服务三农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许多学者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江西省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灾害、暴雨和洪涝灾害、干旱和高温灾害以及台风、大风和冰雹气象灾害。这四大类型气象灾害对江西的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危害。应对江西省存在的气象灾害减灾对策是,加强防御低温冷冻灾害对水稻的危害对策;雨后及时排水等应对暴雨和洪涝灾害;加强水利建设和管理应对干旱和高温灾害;做好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应对台风、大风和冰雹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2000—2013年安徽省粮食作物单产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方法估算气象灾害损失量;利用信息扩散理论评估了安徽省各地市粮食作物气象灾损风险。结果显示:1)气象灾害是安徽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2003、2007、2012和2013年粮食作物气象灾损较为严重,年损失总量均在400万t以上;2)安徽省粮食作物气象灾害风险等级以低风险和小风险为主。低风险区主要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小风险区域遍及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在充分利用滑动平均法以及GIS空间数据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冬小麦气象灾害的评价指标,从而构建了基于冬小麦种植区域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河南省为例,选取其14个站点作为样本数据,对冬小麦的气象灾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的干旱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开封、安阳等地;干热风高风险区则主要集中在河南省的北部以及中部;而晚霜冻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20.
针对安徽明光艾草生产实际,归纳制定艾草发育期时序图;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分析艾草发育期气候特征;研究艾草主要气象致灾因子,以及“轻、中、重”等级指标,并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评估气象灾害风险。结果指出:夏发期和秋发期干旱、夏发期和秋发期高温、春发期和夏发期大风、春发期后期和夏发期暴雨、春发期初期低温为影响明光艾草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可分别以7—9月总降水量、7—9月日最高气温≥35℃日数、4—8月8级以上大风日数、5—8月日降水量≥50 mm日数、4月最低气温≤5℃日数区分气象灾害“轻、中、重”等级;经风险评估,无重度风险,春发期初期低温、春发期后期和夏发期暴雨、春发期和夏发期大风以及夏发期和秋发期干旱灾害指数分别为2.35、2.07、2.80、2.07,属中度风险;夏发期和秋发期高温,属轻度风险。在此基础上,结合走访调研,研究形成明光艾草周年气象服务方案,以进一步提升艾草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