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图像处理技术在提取玉米图像骨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的形态特征对于作物的育种工作、生长状况监测、分类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通过人工计数、测量的方法来获取这些信息费时费力.本文研究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来获取单株玉米图像骨架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植物长势的监测是作物健康的第一手数据,准确获得长势数据对于生产精准管理非常关键。本文将手机作为信息采集终端,并基于服务器进行的云计算和信息共享,对单个叶片和区域作物长势进行图像监测,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图像和统计数据的精度达到0.1cm~2。通过信息化手段搭建系统,通过实时获取作物的图像等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决策,获得无损、快速、准确的长势信息对于温室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天气的影响,温室作物面临着光照不足、时间短且不均匀的问题,针对此现象研制了温室智能补光系统。该系统包括环境因子的采集器与控制LED亮度的补光器2个部分,均采用高速、低功耗的STM32核心处理器,利用LoRa无线网络实现采集器与补光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系统获取光照、温度、CO_2环境等数据,并依据基于遗传学算法优化后的温室作物补光数学模型和作物所需最佳红蓝光阈值,对温室内的作物自动补光;补光器采用节能且使用寿命长的红蓝灯相结合的LED点阵。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环境因子并获取环境数据,实现温室内的自动化补光,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物数字图像的质量是图像处理和信息准确提取的关键。高质量的数字图像不仅是信息提取的前提,也是建立定性或定量理化参数统计和机理估算模型的保障。在图像获取、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图像降质问题,即图像退化。从引起作物图像降质的原因、图像降质后对图像后续处理的影响、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利不良影响的措施,以及图像质量的评价指标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就作物图像质量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时获取作物病害程度信息,设计了一种针对农作物叶部病害分级的嵌入式图像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ARM9体系的处理器S3C2440A,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并利用USB外接的接触式扫描装置实现对农作物叶部图像的采集工作,利用嵌入式系统对农作物叶部图像进行相应算法的处理,最后将分级结果通过LCD显示器显示出来。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嵌入式技术与扫描装置的结合对作物病害进行分级处理,其方法准确、高效,能够真正实现作物田间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感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设计了一种集监控、管理于一体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其下位机部分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再将信息通过GPRS无线传输发送给上位机部分进行实时显示更新并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温室环境的智能调控和预警功能,达到对温室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化控制和管理的目的,为作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数字图像技术在黄瓜氮素营养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设计了6种氮素水平处理温室黄瓜,利用数码相机获取黄瓜冠层图像,分析了不同供氮水平下黄瓜冠层图像参数与施氮量、土壤无机氮(Nmin)和植株氮素营养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瓜冠层图像G/(R G B)为诊断黄瓜结果期氮素营养状况的适宜数字化参数.建立了评价黄瓜结果期氮素营养丰缺的冠层图像数字化指标G/(R G B)的量值标准和氮肥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8.
围绕目前大兴区设施集约化育苗升级改造需求,在育苗温室集成部署智能化装备,应用集约化育苗生产管理系统、温室环境综合调控系统、温室水肥调控管理系统等,实时监测设施内作物育苗、生长环境以及长势信息,结合种苗生长情况、生产经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和决策,指导种苗生长水肥及生长环境的合理调控,实时指导实际生产,提高种苗产量和品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蓬勃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利用图像获取工具比人眼更精细的分辨能力,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信息诊断研究。论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着重分析了作物图像获取方法和作物图像信息的分析方法,指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水分亏缺诊断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多信息融合是图像信息描述的主流趋势,高效的图像识别与分析算法是关键;水分亏缺诊断与作物缺水临界点、作物灌水量研究有机结合是实现作物田间实时灌溉和精量灌溉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农业生产需要辅助加温的问题,设计了太阳能温室辅助加温系统以保证冬季进温室作物的正常生长,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通过温室内茄子地块分区种植试验,利用PVC水管不同埋深对比,测出地温及茄子生长数据,提出加温系统的设计参数,为研究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对温室作物生长的影响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刘盛萍  付子豪  俞志敏  吴克  金杰  蔡敬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73-4274,4276
研究了通气量、压实度、颗粒度对生物垃圾好氧处理过程中还原糖、有机物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糖开始迅速下降,最终达到稳定平衡;处理后1~3 d内有机物降解最快,随后降解缓慢;比较适宜的好氧处理条件为:通气量25 m^3(/h.t),压实度0.247kg/L,颗粒度8 cm。  相似文献   

13.
漫谈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种间关系等几方面出发,论述了在园林设计中应如何更好地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造景,并归纳了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一般原则及利用植物与其他造景因素协调造景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4.
臭氧处理粗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秸秆、藤蔓、荚壳等农副产品是反刍家畜粗饲料的重要来源,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物质,中性洗涤纤维(NDF)约占干物质重的70%~80%;酸性洗涤纤维(ADF)约占干物质重的50%~60%,而粗蛋白质的含量很少,仅含3%~6%。为了提高低品质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以色列的科研工作者,进行了臭氧(O3)处理低品质粗饲料的各种试验,试验证明,用O3方法处理,可降低粗饲料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但不同的粗饲料处理的效果不一样,主要是粗饲料中木质素含量不同所致。O3处理能分解氨、碱等处理不能分解双子叶类的木质纤维素,提高低品质粗饲料的饲料价值。据最近的…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水生植物造景已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结合水生植物的分类,阐述了水生植物造景的功能和意义以及水生植物造景的原则,从不同方面论述了水生植物的配置方法,并就水生植物应用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该文简要介绍了厨余垃圾的类型和特点,填埋、粉碎直排、堆肥、畜禽饲料生产等厨余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就厨余垃圾处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改进了的技术对市场上五种常见色泽异常肉的检验, 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鉴别手段, 为消费者能“吃上放心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临床实践检验, 采用对比法以及实验室快速检验法对五种常见色泽异常肉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通过检验和处理常见色泽异常肉, 反映出我国肉类市场存在的严重问题, 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肉类食品的检验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复合纤维素降解菌对城市落叶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了纤维素降解菌处理落叶的方法,以解决目前城市落叶难于处理的问题。[方法]以落叶为发酵过程中唯一的碳源,研究不同起始pH值对降解过程中的pH值和酶活的影响,确定发酵最佳起始pH值;比较不同培养方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测定发酵过程中产酶、产还原糖的变化;通过干物质的变化及其分解率来确定降解效果。[结果]试验得出,发酵的最佳起始pH值为6.0。静瓶培养比摇瓶培养降解效果更明显。在发酵第5天出现最高CMC酶活,达到9.012 U;第7天滤纸酶活最高,达到14.806 U。发酵结束后,干物质的分解率最高可达到43.42%。复合菌系对发酵液的pH值有良好的调节作用。[结论]纤维素降解落叶的方法不仅能够产还原糖还能够有效减少干物质量,对实际应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72-1973
[目的]确定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处理印染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开发有效地处理印染废水的新技术。[方法]用新型微生物絮凝剂普鲁兰作为生物絮凝剂,AlCl3溶液作为助凝剂,对印染废水分别进行条件试验和混凝正交试验,寻找最佳絮凝范围和条件,并对不同的普鲁兰用量、助凝剂用量、pH值等6个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条件试验表明,普鲁兰与AlCl3的最佳配比为2∶6。CODcr去除率正交分析表明,6个因素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依次为:混合时间>普鲁兰用量>反应时间>AlCl3>沉淀时间>pH值。最佳絮凝条件为:3g/L普鲁兰、12 g/L AlCl3溶液、pH值6.5、混合时间30 s、反应时间15 min和沉淀时间40 min。[结论]在最佳絮凝条件下,印染废水中CODcr去除率达81%。  相似文献   

20.
在室内设计4组不同植物群落和1组无植物对照净化生活污水,定期测定污水中COD、总氮、氨氮和总磷浓度,从中挑选出对污染物去除效率较好的群落组合。结果表明:茭草+金鱼藻+金鱼藻群落配置净化污水效果最好,COD、总氮、氨氮和总磷净化效率分别为75.O%、97.3%、90.0%和84.2%,对照净化效果最差,COD、总氮、氨氮和总磷净化效率分别为32.5%、23.8%、38.3%和26.4%。5个试验组的净化能力强弱依次为:群落1〉群落2〉群落4〉群落3〉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