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迅速发展.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主要原因是栽培管理技术不规范.使红地球葡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通过2008年-2009年对红地球葡萄霜霉病发生进行调查,总结出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霜霉病综合防治措施,为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红地球葡萄的种植发展迅速,但该品种病害严重,如不科学防治,将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据调查,红地球葡萄的主要病害有黑痘病、霜霉  相似文献   

3.
葡萄贮藏中SO2伤害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耐SO2品种巨峰和不耐SO2品种红地球葡萄为材料,研究了葡萄贮藏中SO2伤害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SO2伤害葡萄体内活性氧水平,GSH含理和ASP活性增加,SOD和CAT活性降低,与红地球相比,巨峰具有较高的SOD活性和GSH水平,受SO2伤害后,巨峰的ASP活性上升幅度大于红地球,其SOD活性和CAT活性的下降幅度低于红地球。  相似文献   

4.
随着红地球葡萄在全国的迅速推广,各地不断总结出一些适宜于当地的栽培技术.云南省大理州是全国重要的红地球葡萄主产区,经过多年对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大理州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总结出一套红地球葡萄在大理州标准化栽培的技术,全面介绍了从建园、种植、管理到采收的全套标准化栽培技术,旨在为全国红地球葡萄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红地球葡萄是目前我国出口量最大的葡萄品种。本文以外商投资大型红地球葡萄出口基地,采用欧洲GAP标准的先进生产管理为依据,总结了生产红地球出口果品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进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2-1096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2个赤霉素浓度(10、20mg/kg)对红地球葡萄全树进行喷洒,以清水处理作对照,测量红地球葡萄的粒径、单果重等形态学指标和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树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用2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较对照生长旺盛;用10mg/kg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叶面积、粒重和粒径均较对照差异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18.92%、13.08%、24.51%和9.44%。[结论]红地球葡萄树体的单株产量与结果枝,叶面积与营养枝、枝条总数、茎粗均呈正相关,营养枝与主茎粗、节间距呈负相关;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赤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红地球葡萄是我国近几年鲜食葡萄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2004年全国红地球葡萄栽培面积已近6万hm^2。该品种以其上好的品质及耐贮运的特性,成为我国仅次于巨峰的第二大鲜食葡萄主栽品种,也是我国鲜食葡萄走向世界的第一大品种,2004年出口量已超过2万吨,实现全国葡萄单品种出口历史性的突破。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相似文献   

8.
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地球葡萄在不同区域栽培,其生长表现各不相同,针对伊犁河谷区域特点,2004~2005年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伊犁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呈双“S”形曲线,果实生长发育分3个时期。应根据红地球葡萄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期,加强土、肥、水管理并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红地球葡萄适宜栽植区。近五年来,我们先后在北方九个省、市、自治区设点进行了试验,并在栽植区域展开调研,就红地球葡萄优质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红地球葡萄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红地球葡萄的品种特性,介绍了红地球葡萄在天津地区的栽培特点及综合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豫南地区红地球葡萄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红地球葡萄在温暖湿润的豫南地区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红地球葡萄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红地球葡萄又名红提,属晚熟葡萄品种,由于倍受人们青睐,着重介绍了红地球葡萄的成熟衰老机制和储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3.
红地球葡萄园秸秆覆盖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地球葡萄园秸秆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覆盖秸秆可以显著提高红地球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肥力,对红地球葡萄的增产、增收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探讨贺兰山东麓地区不同滴灌肥施用量对鲜食葡萄红地球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施用NPK滴灌肥480 kg/hm2能够提高果实的总糖含量,降低果实的总酸含量,但促产效应不明显;施用NPK滴灌肥960 kg/hm2,葡萄促进长势较明显,能够提高果实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产量有所降低;施用NPK滴灌肥720 kg/hm2,红地球葡萄产量最高能达到29.55 t/hm2,对施肥量与红地球葡萄产量进行模拟,计算4年生红地球葡萄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756.6 kg/hm2,可作为贺兰山东麓风沙土红地球葡萄的一个合理施肥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红地球葡萄在实际栽培中体现出的生长特性及六种易出现的问题,笔者将影响南方红地球葡萄浆果品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三方面,并对控制三个因素的具体指标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敦煌市转渠口镇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转渠口镇红地球葡萄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发展对策,以促进转渠口镇红地球葡萄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索菲燕 《农村科技》2008,(12):64-65
作为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技术之一,滴灌在霍城县得到了推广与应用,特别是红地球葡萄引进以来,霍城县80%以上的滴灌面积集中在红地球葡萄园。然而,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滴灌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红地球葡萄在中国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的增加,红地球葡萄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通过各界专家学者的努力,我国在红地球葡萄的栽培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综述了近几年我国红地球葡萄品种栽培技术方面研究成果,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生长期的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以及果实套袋技术,对今后栽培技术和生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生物源制剂红提大宝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地球葡萄果粒大小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直接关系到果品档次和销售价格。红提大宝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赤霉素(GA)、多种微肥及增效剂为主研制的红地球葡萄专用果粒增大生物源制剂。2005~2006年在红地球葡萄上进行了不同浓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红提大宝具有明显的果粒增大作用,但使用上需要与红地球葡萄综合栽培技术结合才能形成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离体嫁接红地球葡萄试管苗的光合特性日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不同砧木嫁接红地球葡萄及自根苗红地球的光合参数日变化,以探讨嫁接亲和性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亲和性高的嫁接组合红地球+贝达光合速率最高,而亲和性一般的嫁接组合红地球+双优光合速率次之,亲和性弱的嫁接组合红地球+LDP294光合效率最低。4个葡萄嫁接组合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型,在13:00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嫁接葡萄组合红地球+双优、红地球+贝达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嫁接组合红地球+LDP294。净光合速率在每天11:00时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