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桤木人工林根系-土壤复合系统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等的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桤木根系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土壤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的季节动态变化与根系大量元素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土壤各层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0~15 cm层、>15~30 cm层、>30 cm层,pH值大小顺序为>15~30 cm层、0~15 cm层、>30 cm层.  相似文献   

2.
研究广西南宁市马占相思人工林5种微量元素(Fe,Mn,Zn,Cu和B)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征以及随林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树叶>枯枝>干皮>活枝>树根>干材,各组分中微量元素Mn含量最高,其次是Fe,zn和B,以Cu最低;2)林地土壤微量元素Fe含量最高,其次是Mn,Zn和B,以Cu最低;3)4,7和11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林分微量元素的总贮存量依次为13.953,22.357和28.835 kg·hm-2,其中乔木层微量元素贮存量占47.37%~58.6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微量元素贮存量分别占14.76%~23.54%和26.63%~29.10%;4)4年生马占相思人工林微量元素贮存量主要集中在树叶和树枝,7和11年生则主要集中在树干和树根;5)3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依次为1.536,1.750和1.652 kg·hm-2a-1,林木各组分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总的变化趋势为树干>树枝或树根>树叶>树皮,同一组分各微量元素年净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Mn>Fe>Zn(B)>Cu;6)3个林龄林分微量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5.423,5.862和5.273 kg·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3.771,4.112和3.737 kg-hm-2a-1,利用系数分别为0.821,0.479和0.312,循环系数分别为0.695,0.701和0.709,周转期分别为1.753,2.979和4.522年.  相似文献   

3.
会同广坪林区降雨和杉木林内雨的养分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会同广坪林区的大气降雨、水库水、小河水及杉木林内雨的养分含量进行了5个水文年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水库水、小河水中的10种养分元素N、P、K、Ca、Mg、Fe、Cu、Mn、Zn、Si,有的含量高于降雨,而有的含量低于降雨;降雨中各养分元素按含量高低排列顺序为K>Zn>Ca>Org-N>NH4-N>NO3-N>Si>Mg>Mn>P;林内雨中P、K、Ca、Mg、Fe、Cu、Mn、Zn、Si元素含量均比降雨高;从林冠层淋洗的养分量为79.475 kg*hm-2a-1;从林内雨直接进入林地土壤的养分总量为161.957 kg*hm-2a-1,其中以Ca元素最高,为73.71 kg*hm-2a-1,为外界补充杉木幼林地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对加速杉木林的养分循环和促进林木生长,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该项研究可为杉木林的持续经营,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相似性”的迁地保护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武汉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樟科和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的营养状况,及其所生长土壤的营养条件.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Fe、Mn、Cu、Zn、B、Mo6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顺序为Fe>Mo>Cu>Zn>B >Mo,其平均值大小与全国平均值相差不大;植物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 Mo;与正常含量范围相比,所有植物Mn含量偏高,部分植物Fe含量较大.Cu、Zn、B含量较为正常,Mo含量偏低;生物吸收系数大小顺序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5.
以苏南丘陵主要森林类型土壤为对象,分析测定了土壤中微量元素Fe,Mn,Cu,Zn,Mo,B的全量和有效量.并对林木叶、枯落物和土壤微量元素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森林土壤全量B,Zn,Mn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低B区;Fe,Mn,Cu全量较为丰富.有效态B,Mo,Cu含量很低,处于临界含量水平以下;有效2n含量稍高,有效Fe,Mn特别丰富.毛竹叶片对各微量元素有较为突出的富集作用;林木叶、枯落物和土壤微量元素的动态变化随林分类型和元素不同而异.与叶相比,土壤微量元素的变幅较大、枯落物是森林土壤微量元素的重要供应库.  相似文献   

6.
桤木人工林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桤木人工林细根、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桤木细根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2)土壤各层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3)细根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在冬季存在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Fe、Ni、Cd含量在一年四季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Cu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负相关关系,Zn、Pb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地白桦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茎流和地表径流中的pH值、溶解氧、浊度、总溶解固体、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K、Na、Ca、Mg、Cu、Zn、Mn和Fe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经过白桦人工林生态系统后,浊度和总溶解固体值逐渐升高.穿透水除Ca元素外,其他化学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 Ca> Na> Mg> Mn> Fe >Zn> Cu.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Ca>Mg >Na>Fe >Mn >Zn >Cu.地表径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为:K> Ca> Na> Mg> Fe> Mn> Zn> Cu.除Na、Ca元素外,大气降水中其他元素的变异系数均较大.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Cu元素的变异系数大于其他元素,地表径流中Zn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大.根据淋溶系数的大小排列,穿透水中各化学元素的淋溶序列是:Mn>K>Mg>Fe>Cu >Zn> Na> Ca.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的淋溶序列是:K >Mn> Mg> Fe >Cu >Zn> Ca> Na.经过淋洗后,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K和Mg元素增加较多,Ca元素出现负淋溶.  相似文献   

8.
中亚热带地区几个树种树干茎流的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湖南株洲22~25年生的樟树、火炬松、槲栎、醉香含笑4个树种树干茎流及林外大气降水中N、P、SiO2、K、Ca、Mg、Cu、Zn、和Mn 9种养分元素含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养分元素含量不同,各元素各月平均含量按大小排序为Ca>NH4-N>SiO2>Zn>K>NO3-N>Mg>Fe>Mn>P>Cu;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树干茎流中各养分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表现季节动态变化,相对于大气降水,大多数元素含量增加;不同树种间树干茎流养分特征表现不同,按总含量值排序依次为火炬松、槲栎、樟树、醉香含笑;不同养分元素之间的相对含量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别,NH4-N、Ca、K、SiO2含量最高,Mg、NO3-N、Zn、Mn含量居中,P、Fe、Cu含量最低.与大气降水相比,4个树种茎流共同表现为,Cu的含量变化较小,其它元素含量均有较大的变化,其中樟树茎流中Zn,SiO2,Fe,Cu;火炬松、槲栎茎流中Zn,Fe;醉香含笑茎流中Zn为负淋洗,4个树种对Zn的负淋洗表现的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对冰冻灾害前后湖南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的栾树、杜英混交林生态系统的地表水、土壤、林木及死地被物的养分含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冰冻灾害后,林地地表水的pH值、电导率、溶解氧、K、Ca、Mg含量明显减少,Zn、Mn、Pb含量显著增加;林内土壤含水量、全P、全K含量显著增加,速效N、速效P、速效K含量明显减少,微量元素Cu、Pb、Co含量增加,Fe、Zn、Mn、Cd、Ni含量减少;林木枝、叶、干中含水量均显著减少,树干中N、P、Ca、Mg、Cu、Zn、Mn、Cd、Ni、Pb、Co含量增加,树枝和树叶中P、K、Mg减少,而Cu、Fe、Zn、Mn、Cd、Ni、Pb、Co含量却增加;林地上的死地被物中K、Mg在各组分(未分解、半分解、已分解)含量降低,Cu、Fe、Mn、Ni、Co含量增加.可为突发性自然干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及抗御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贵阳花溪石灰岩、石灰土与定居植物化学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化溪区石灰岩、石灰土及定居植物中化学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的pH值为9.38,全P和全K含量低,全Ca和全Mg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Pb>Ni>Mn>Co>Cu>Zn>Cd;石灰土的pH值为7.53~7.98,有林地的有机质、全N及全P含量高于无林地,N素和P素有效率很低,速效N仅占全N含量的0.47%~1.18%,速效P仅占全P的0.8%~1.5%,全K含量亦不高,但有林地速效K含量(251.81 mg·kg-1)超过土壤速效K含量对应的富K(>155 mg·ks-1)水平等级,属富K型土壤,无林地全Ca及全Mg含量高于有林地,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Mn>Pb>Zn>Ni>Cu>Co>Cd,全Pb,全Zn及全Cu含量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3级标准;定居植物体内不同元素含量的差异很大,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体内含量的变化范围亦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