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描述了国产早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Carr.)A.et C.Riv.的1个新变型--黄皮早竹Ph.violascens(Carr.)A.et C.Riv.f.chrysoderma T.G.Chen,以秆和枝黄色,基部节间偶有绿色纵条纹而不同于原变型。同时还首次记录了金桂竹Ph.bambusoides Sieb.et Zucc.f.holochrysa(Pfitzer)Muroi在我国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花秆早竹(自拟)新变型 Phyllostachys praecox C. D. Chu et C. S. Chao form. viridisulcata P. X. Zhang et W. X. Huang form. nov. A typo recedit internodiis culmorum et ramulorum flavis,et viridi-striatis, in sulcis viridibus, interdum laminis foliorum flavis-striatis. Zhejiang: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产于浙江省安吉县刚竹属2个新变型——花秆红壳雷竹Phyllostachys incarnata Wen f.bicolor P.X.Zhang,X.X.Chen et G.H.Lai和黄秆水竹Ph.heteroclada Oliv.f.flaviculmis P.X.Zhang,X.X.Chen et G.H.Lai。前者不同于原变型在于其竹秆和枝条黄色,沟槽部分为绿色,其他部位也多少有不规则绿色纵条纹,部分叶片有少量淡黄色或白色细纵条纹;后者不同于原变型在于其竹秆和枝条黄色,偶有少量不规则绿色纵条纹,叶片偶有黄白色细纵条纹。  相似文献   

4.
‘花秆实心竹’Fargesia yunnanensis ‘Huagan Shixin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箭竹属Fargesia Franchet的昆明实心竹Fargesia yunnanensis Hsueh et Yi,2000年发现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金碧镇的昆明实心竹栽培居群中,是昆明实心竹栽培型Fargesia yunnanensis的变异植株经进一步选优、分离、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花秆实心竹’与昆明实心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其秆具有宽窄不一的金黄色条纹,秆箨紫色纵条纹不明显,且近无毛。‘花秆实心竹’是很好的笋用、材用竹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早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C.D.Chu et C.S.Chao)别名早园竹(浙江德清),属禾本科(Gramin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et Zucc)刚竹组(Sect.Phyllostachys),产于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省[1-3]。早竹因其笋期早、产量高、笋味美,而成为我国南方的重要笋用竹种[1]。据统计,我国南方早竹的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年产值达10亿多元[4]。然而,随着早竹大面积的推广种植和新的生产经营方式的推广应用,早竹遭受造瘿昆虫的严重危害。在部分严重危害的地块,有虫株率  相似文献   

6.
<正> 雷竹[P.praecox C.D.Chu etC.S.Chao]、高节竹[P.prominensW.Y.Xiong]、红哺鸡竹[P.iridescens C.Y.Yao et S.Y.Chen]、乌哺鸡竹[P.vivax McClure]、白哺鸡竹[P.dulcis McClure]、黄甜竹[A.edulis(Wen)Wen]、肿节少穗竹[O.oedogonatum(Z.P.Wang etG.H.Ye)Q.F.Zheng et K.F.Hung]具有成林快、产量高、效益好、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特点。它对土壤、气候条件等要求不严格,山地、丘陵、房前屋后、四旁空地均可种植。目前,多竹种引种栽培的试验较少,本文就多竹种中小径笋用竹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竹亚科的几个新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发表了产于四川的竹亚科1新种,1重新拟名种,4新变型,1新组合。它们是波柄玉山竹 Yushania crispata Yi,冬竹Dendrocalamus factitius Yi,黑蓉城竹 Phyllostachys bissetiiMcClure f.denigrata Yi et H.R.Qi,金黄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sulfurea Yi et C.G.Chen,黄秆绿槽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speciosa Yi et C.G.Chen,绿秆黄槽百夹竹 Ph.nidularia Munro f.mirabilis Yi et C.Q.Shen,绿秆花黔竹 Dendrocalamus tsiangii(McClure)Chia et H.L.Fung f.striatus(Yi et H.R.Qi)Yi etH.R.Qi。补充记载了黔竹 D.tsiangii(McClure)Chia etH.L.Fung 的花、果形态特证。  相似文献   

8.
‘球节绿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Qiujie Luwenmao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b. & Zucc.毛竹P. edulis(Carr.)H. de Lehaie栽培品种。2019年发现于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为毛竹变异植株,其秆黄色且具绿色纵条纹,节间变形,有明显长节与短节之分,短节一侧相连,另一侧肿胀,呈现关节状半球形。  相似文献   

9.
‘紫斑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 ‘Zibanxiaoshunzhu’为孝顺竹品种‘银丝竹’Bambusa multiplex ‘Silverstripe’的变异植株经进一步分离、移栽、培育而成的竹类新品种。2001年发现于广西林科院竹园的‘银丝竹’竹丛中。‘紫斑孝顺竹’与‘银丝竹’的关键区别在于其秆和枝具有大小不一的紫色斑块,因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浙江省安吉县刚竹属一个新变型-金沟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 C. Y. Yao et S. Y. Chen f. luteosulcata P. X. Zhang,不同于原变型在于竹秆和枝条绿色,沟槽部位为黄色。  相似文献   

11.
在雷竹笋覆盖栽培过程中,覆盖与收集砻糠是非常关键的作业环节,其人工费用占整个生产过程人工费的41.3%。砻糠吸放机的试制成功,为雷竹林覆盖栽培机械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设备初步应用结果显示:一台机器2人操作,667m2竹林覆盖与收集砻糠2项作业可节省9个人工,且只要3h就完成砻糠覆盖,5h完成收集和堆放作业,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但设备的完善和推广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3年生勃氏甜龙竹、龙竹、麻竹、泰竹、小叶龙竹与黄皮绿筋竹的竹叶与竹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个竹种竹秆及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表明:6种竹材间无论是竹叶还是竹秆,其灰分含量及二氧化硅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为竹种及生长环境的差异所致;同一竹种竹叶中的灰分含量和二氧化硅含量大于竹秆中的含量;竹秆不同部位二氧化硅含量表现为自顶部至基部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雷竹是早竹的变种,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笋用竹种,作为食物资源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长期的自然演化和人工栽培中,产生了若干变异类型。文章对雷竹10个不同栽培类型/种源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雷竹其母竹存活率、发笋率及发笋数均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笋用类型雷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是中国重点产竹省份,竹笋产业一直是典型山区浙江临安的一大支柱产业,雷竹笋特色产业是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冬季地表覆盖技术的推广,雷竹笋产业成为林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过度施肥、竹林覆盖不当等原因,雷竹林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影响了林农的收入,迫切需要为退化雷竹林寻找出路。临安於潜镇光明村初步探索出了一种改造退化雷竹林的可行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文章详细介绍了光明村改造退化雷竹林的具体做法,包括流转土地、选择替代作物、成立村级企业、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等,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他类似情况的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雷竹笋期早、笋味鲜甜,是我国重要的笋用竹种。雷竹原产于浙江,近年来,江西省大面积引种成功,得到了林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2016年的7年间,江西雷竹种植面积从不足1 333 hm2飙升至1万hm2,平均产值超3万元/667 m2,经济效益凸显。文章在阐述江西雷竹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雷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浙江安吉毛竹二新变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毛竹的2个新变型,即紫筋毛竹和安吉紫毛竹.前者不同于毛竹在于秆分枝一侧纵沟槽紫褐色,节间或有紫色或淡黄色纵条纹;后者不同于毛竹在于新秆从基部开始逐渐出现紫色斑点,以后整个节间变成淡紫色.  相似文献   

17.
根据雷竹林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能,选用碱性的肥料原料,研究配制了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料。土壤酸化的雷竹林施用该肥料后,自然出笋林和覆盖出笋林的土壤pH值分别平均增加0.53和0.18;有机质分别提高9.76%和7.69%;土壤速效氮、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降低;专用配方肥的施肥量较常规肥料减少42%以上,但产笋量平均增加10%以上,笋品质明显提升。碱性竹笋专用配方肥可以起到一肥多效的效果,对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雷竹林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该变型秆之节间实心,与原变种不同.它产于重庆市梁平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