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疆海岛棉育种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新疆海岛棉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的品种更新演替情况及近10年自育海岛棉品种主要性状分析,总结了目前海岛棉科研育种现状,指出了海岛棉育种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不同海岛棉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5个海岛棉品种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岛棉品种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不同海岛棉品种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海21是节水型品种,能够较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灌溉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11个海岛棉品种及其杂交后代棉铃不同发育时期铃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铃数与产量有着各不相同的相关关系。有效铃数的提高,有利于高产、优质海岛棉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海岛棉品种土壤水份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岛棉品种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存在差异。所有品种的含水量在苗期最高,而在吐絮期最低。不同海岛棉品种0—100cm各层次的土壤水分状况也存在差异,含水量最高的土层是80—100cm,最低的是0~20cm。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棉花根系的发育特点、吸收特点有关。新海21是节水型品种,能够较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灌溉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海岛棉全生育期内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果枝部位蕾铃脱落动态变化及其差异,对4个品质和产量性状有差异的海岛棉品种蕾铃着生、脱落情况进行连续观察。结果表明:落蕾高峰期在6月下旬,以中部果枝落蕾较多;落铃高峰期在7月中下旬,以上部果枝落铃较多。所有品种的落铃率均高于落蕾率,蕾铃总脱落率与果枝数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丰产型海岛棉品种蕾铃脱落率低于优质型海岛棉品种。  相似文献   

6.
零式型与分枝型海岛棉光合色素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纸层析法对海岛棉两类株型9个品种的叶片光合色素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零式型海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层析迁移率、叶绿素—蛋白质复合体结合度、可见光谱均高于分枝型海岛棉。因此,零式型比分枝型海岛棉的光能利用率和光合速率高,同化产物积累较多,有利于早熟、丰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11个海岛棉品种及其杂交后代棉铃不同发育时期铃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铃数与产量有着各不相同的相关关系。有效铃数的提高,有利于高产、优质海岛棉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海岛棉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14份新疆海岛棉地方性品种的17个性状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6个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7.66%,基本能保持17个性状中绝大部分性状的信息量。以前6个因子为综合指标对14份海岛棉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4大类,而且每一类都表现出自己的特征。育种中可依据海岛棉群体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取有重点的逐步改良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9.
海岛棉生长发育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岛棉 1 0 7品系的生育进程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 ,表明现蕾开花期花的发育明显抑制蕾的发育 ,同时揭示了海岛棉的中段生长优势是丰产优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供试的4个陆地棉品种地上部分干物质累积速度和数量,从现蕾至吐絮始终高于4个海岛棉品种;陆地棉与海岛棉的所有品种干物质累积速率最快的时间均在初花(6月26日)至有效花期(8月10日)期间。但海岛棉干物质累积最大量到8月25日止,陆地棉则持续到9月9日;不同时期干物质分配率的特点是:苗期叶>茎,蕾期叶>茎>蕾,花蕾期叶>茎>铃>蕾>花,铃期铃>茎>叶;铃重累积的最快速率时间,陆地棉与海岛棉均在7月26日至8月25日之间。不同的是海岛棉茎秆干物质累积的最大量在8月10日,陆地棉在8月25日;海岛棉根系和花的干物质重均高于陆地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