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讲种子的贮藏一、重要性种源、食品、工业原料种子都要贮藏。二、安全贮藏条件(一) 低温低湿(温寒带种子) 含水量6—12%,温度-20℃~10℃最适合贮藏,禾本科的稻米、大麦、小麦;豆科;松柏科的杨、  相似文献   

2.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种子实验室的邹德曼T、M、Ching)教授,于今年3、4、5月期间,应邀到我国广州植物所和浙江农业大学讲授种子生理学。这对提高我国种子科学知识,促进种子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邹教授的讲课,内容广泛而新颖,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结合普及,并注意针对种子从理论到生产上的具体应用问题,寻求对策。这无论对从事种子教学、种子科研或是种子生产、种子推广的部门和有关人员,均有很大帮助。邹教授的讲课内容,由华南植物所罗广华、李应兰等根据听课录音和教授的部份英文讲课提纲进行整理,由于篇幅较长,本刊将分期刊载。全文共分六讲:第一讲,种子的发育;第二讲,种子的贮藏;第三讲,种子的休眠;第四讲,种子的萌发;第五讲,种子成苗;第六讲,种子活力。本刊预计分三期刊载。本期先刊载第一讲1985年第二期刊登第二、三讲,第三期刊栽第四、五、六讲。  相似文献   

3.
蔬菜的种子生理与种子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的种子生理与种子生产中国种子公司张孟玉对种子生产和销售者来说,如何生产和销售高质量的种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题。种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始终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或群体的循环。加强种子生理与种子生产关系的研究,有利于种子生产从单一的经验型向科学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5.
药用植物种子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植物种子生理学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初始阶段。它主要是以药用植物为对象,来研究种子生长发育、贮藏与寿命规律。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据报道,约有5136种其中裸子植物、被子植物4421种,广布于全国各地,生长于高寒山区、平原、沙漠等不同生态环境中。大部分为野生种或野生变家种,只有一小部分为栽培种。  相似文献   

6.
芥兰种子贮藏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供试中花芥兰种子贮藏试验表明,运用适当的各子起始含水量,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可经济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生活力与电导率呈负相关,与超氧物歧化酶,酸性磷酸酶呈相关,电导率,SOD和酸性磷酸可作为芥兰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金丝桃种子发芽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丝桃(Hypericum ehinensis L.)为藤黄科金丝桃属常绿、半常绿或落叶灌木、亚灌木,在寒冷地区成多年生草本。植株高约1米;叶无柄,长椭圆形,长4~8厘米;花鲜黄色,花径约5~8厘米,单生或3~7朵成聚伞花序。株态、花叶秀丽,是庭院中的一种普通的观赏花卉(图1)。原产我国,分布广泛;性健壮,耐寒,适应性极强。可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实生苗第二年开花。  相似文献   

8.
黄秋葵种子萌发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禅友  童莉 《种子》2004,23(11):14-17
本文探讨了黄秋葵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等指标的形成与应用,并测定了黄秋葵种子萌发期间的吸水量、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及其种子活力.结果表明,黄秋葵种子属快速发芽种子,这可能与其吸水快,代谢启动快以及呼吸、酶活性等生理生化变化等有关.吸水速度很快、量大且持续时间较长,24h后吸水量上升到77.8%,6d后达196%;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曲线均较平稳,24h后呼吸速率上升到较高水平(5.31 μmol·g-1·min-1),随后3d内呼吸速率略有下降,第5天达到小高峰(5.98μmol·g-1·min-1),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在24h后达到较高水平(31.00mg·g-1·min-1),2~4d内其活性平稳上升,高峰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NO)是一种重要的活性分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O对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有一定作用.本文就种子萌发过程中NO的来源,以及NO促进种子萌发可能存在的生理机制进行概述,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种子的活力及其生理生化基础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1950年国际种子会议决议,把种子活力(Vigor)和发芽力(Viability)明确区分,并把活力确定为种子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1953年,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成立种子检验委员会,推动有关种子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1971年通过向专家征求意见后,审定了种子技术的10大项研究,其中活力排列第3位。在这三十年间,种子活力的研究工作发展迅速,曾举行多次国际会议,刊出多种专著。  相似文献   

11.
种子贮藏物质变化及其贮藏生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徐亮  包维楷  何永华 《种子》2003,(5):60-63
本文综述了种子贮藏过程中,可溶性糖、贮藏蛋白、脂肪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种子贮藏物质与种子活力和种子寿命的相互关系,并对种子劣变的机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
种子萌发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的播种品质,是决定作物产量的第一个因素;发芽势与发芽率高的种子,不仅在齐苗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作物对杂草的竞争,和对日光、土壤、水分和营养条件的利用,并且减少由于缺株而引起的产量损失,以及与之有关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种子》1987,(5)
题目单位五角枫种子生物膜结构对温度的感应‘河南林业大学林学系低温层积对日本五针松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效应的研究.中南林学院劣变的马尾松种子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浙江省林科所应用胚胎培养测定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浙江省林科所脱氢酶活性与衫木种子活力的关系。浙江省林科所杉木种子大小影响幼苗生长的生理生化基础.浙江省林科所冷处理提高柠条萌发种子抗回干能力的研究.内蒙古林学院籽篙种皮粘物质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内蒙古林学院红松种子去皮发芽育苗实验研究初报。东北林业大学紫楠种子休眠生理的研究。杭州植物园…  相似文献   

14.
微量元素对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秋菊 《种子》2004,23(10):45-47
植物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种类很多,包括铁、锰、锌、铜、氯、钼、硼等,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虽属痕量,但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数微量元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种子萌发,而在较高浓度时却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甚至毒害作用.微量元素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机理在于影响了酶的活性及代谢作用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人工草地建设、退化草地改良和植被恢复等牧草生产和生态环境改良过程中,牧草种子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对草地建植和牧草生产具有直接影响。主要针对牧草种子老化生理和修复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种子老化现象,分析了老化所引起的各种牧草种子生理变化,并对修复和提升牧草种子活力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麦种子衰老的生理生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剑平  唐玉林 《种子》1995,(2):13-14
测定了人工老化小麦种子的多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衰老种胚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种胚,而种子重量,α-淀粉酶活性、电导值、MDA及TTC还原量等在老与正常种子中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小麦种子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H2O2积累,从而造成了细胞毒害。  相似文献   

17.
种子萌发生理研究进展(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杨文钰  关华 《种子》2002,(5):31-3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种子萌发生理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种子萌发的生理基础-种子活力以及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的动员,贮存mRNA,植物激素,呼吸作用对萌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种子生理是研究种子活力的产生、静止和复苏的.本文按照种子活力程序分为种子的发育、种子的休眠、种子的活力和催芽的新法四部分来概述。这与新近Khan主编的种子发育、休眠和发芽的生理生化相吻合.我国古代对种子生理研究的成果和应用,是甲于世界各国之上的;虽然现代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可喜的成就. 一、种子的发育:种胚具备了发育成为植株所需要的遗传信息雏型,种胚发育过程中的微细变化可以引起植株形态的显著差异。种胚在母株上发育时,  相似文献   

19.
李颖  毛培胜 《种子》2013,32(1):48-52
牧草种子作为人工草地建设、退化草地改良以及植被恢复等牧草生产和生态环境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状况是关系到草地建植和牧草生产成败的首要因素。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的研究一直是种子科学关注的热点与难点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老化现象概述,分别从酶活性、贮藏物质、细胞膜完整性、合成能力、内源激素及有毒物质等方面就牧草种子老化的生理变化进行了分析阐述。围绕化学药剂处理、渗透调节、超干处理、吸湿-回干处理等修复和提高牧草种子活力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另外,根据牧草种子老化生理和修复研究的发展和现状,提出未来牧草种子活力与老化生理机制的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种子是农、林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种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种子的生活历程是植物个体发育的一个特定阶段,又可以单独地进行整个生活史,从种子生理成熟开始经历活力逐步下降、衰老以至死亡。这样在实际教学和生产实践中我们常用到下列术语:发芽率、发芽力、生活力、发芽指数、活力、活力指数、寿命、衰老、老化及劣变等,不仅是学生,很多专业人员也常常混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