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养殖环境恶化,泥鳅疾病的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即泥鳅肝胆综合症,给泥鳅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泥鳅肝胆综合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流行病学、预防方法和治疗方法五个方面对泥鳅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肝胆系统血清生化分析是评价肝胆系统状态、评估肝胆系统功能的重要诊断方法,犬猫肝胆系统生化检查指标主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清白蛋白、胆红素、胆汁酸、胆固醇、葡萄糖、血氨等。就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从1984 ̄1997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牛肝胆超声显像的29篇文献中,综述了有其扫描图像及解剖生理指标值、牛胆培植牛黄活体监测、超声显像引导穿刺与肝胆疾病诊断。包含肝胆体表可扫查位置与图像表现及门静脉、肝静脉、胆管、胆囊图像形态特点。对186头乳牛、93头黄牛、28头水牛的肝胆及脉管测定了30多项解剖生理指标值。胆囊培植牛黄活体监测可显示牛黄生成数量但不能判定其质量。引导作门静脉、肝静脉插管与胆管穿  相似文献   

4.
1鱼类肝胆综合症 1.1特征及诱发原因 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普遍流行的一种疾病,其最主要的危害对象是鲫鱼、鲤鱼和青鱼,主要分布在浙江和江苏地区,死亡率达到50%以上.是一种常见并且危害极大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李杰  刘玉梅 《北方牧业》2006,(20):27-27
<正>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用龙胆泻肝散治疗奶牛各种疾病171例,有效158例,显效8例,无效5例,治愈率97%。1 方药龙胆泻肝散源自《医宗金鉴》,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地组成。本方专为肝胆实火或湿热下注而设。方中龙胆草泻肝经实火,除下焦湿热为主药;辅以栀子、黄芩泻火清热,助龙胆草清肝胆实火;泽泻、木通、车前子利尿,引湿热从尿而出,从而可助龙胆草清利肝胆湿热;方中主、辅药皆为苦寒之品。为使其不致苦燥伤阴,并防止肝胆火盛,耗伤阴气,故加当归、生地养血益阴以和肝;甘草调和诸药;柴胡疏肝胆之气,诸药合用,有泻肝火、利湿热之效。2 病案举例2.1 奶牛黄疸2003年7月26日,阿镇红海子村徐黄毛1头5岁  相似文献   

6.
<正>在淡水经济鱼类中,草鱼是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养殖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养殖向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发展,造成草鱼肝胆病频繁发生,笔者对草鱼肝胆病诊治技术简单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及原因草鱼肝胆综合症种鱼和成鱼均可发生,该病流行季节主要是5-10月,死亡率可高达50%~60%。草鱼肝胆病从病理上来分析,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发性  相似文献   

7.
兔肝胆管内发现肝片形吸虫一例肝片形吸虫(Fasciolahepatica)主要寄生于牛、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胆管中,引起严重疾病。其它一些动物虽可寄生,但较为少见。近来我们在一只家兔的肝胆管中发现一条吸虫,确诊为肝片形吸虫,兹报告如下。因作...  相似文献   

8.
<正>胃肠道功能障碍。养殖中通常可遇到由于饲料脂肪氧化,黄曲霉毒素、饲料投喂量过大,拌料药物刺激引起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现象。易出现白便、稀黏便或粪便不成型、粪便恶臭等症状。肝胆或肝胰腺功能障碍。因胃肠道功能紊乱、饲料投喂量过大、有害藻类中毒、拌料药物中毒,水质有害物质中毒等原因,引起肝脏、肝胰腺生化指标出现异常,肝胆代谢功能紊乱。表现症状为厌食不长,体型发黑消瘦、肝胆  相似文献   

9.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1,41(2):43-43
胁痛是以肋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表现的病症。主要因情志不舒、饮食不节、久病耗伤、劳倦过度、或外感湿热等病因,累及于肝胆,导致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胆疏泄不利,或肝阴不足,经络失养,引起胁痛。验方:山楂15 g,布渣叶20 g,蜂蜜少量。  相似文献   

10.
宫颈糜烂是子宫颈炎最常见的病变,若不及时治疗病程长易诱发子宫颈癌。龙胆泻肝汤是李东垣《兰室秘藏》之方,后世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入黄芩、栀子、甘草三味,用于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是治肝胆实火或湿热下焦的常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犬的肝胆疾病发病率较高,治愈率相对较低。作者运用望、闻、问、切等临床检查方法、实验室检验及影像诊断技术,对门诊上患肝胆疾病的犬进行诊断,并以保肝退黄,消炎止吐为原则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对3个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摸清本地区肉牛肝胆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寄生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由寄生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作者们于2009年6~7月份和11月份分别对肉牛肝胆内寄生吸虫进行了区系调查,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营养失衡导致的代谢疾病,主要症状是肝脏脂肪性病变.引起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有饲料、应激、环境、管理、抗生素及霉菌毒素等,其中主要原因是笼养模式限制鸡只运动,并且鸡只采食高能量、低蛋白饲料导致脂肪过渡沉积.脂肪肝综合征导致鸡只产蛋率下降、产蛋高峰缩短及死亡率升高,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筛选有效防治脂肪肝综合征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肝胆颗粒由茵陈、板蓝根及辅料制备而成,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功效.临床中肝胆颗粒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变性、肿大及坏死等.本试验选取诊断为脂肪肝综合征的蛋鸡,分为对照组和肝胆颗粒组,通过临床症状、产蛋率及血清指标、脂肪率判定肝胆颗粒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asis sinensis)寄生于终末宿主人、哺乳动物肝胆系统内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一般表现为消瘦、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畜牧业的发展。该病是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已被卫生部列为我国重点防  相似文献   

15.
杨松  刘欣  刘孝刚 《畜牧与兽医》2012,44(6):105-106
<正>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人和猪、狗、猫、貂等多种动物的胆囊及肝胆管内,主要引起肝胆病变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在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都有报道;在我国的华中、华北和东北  相似文献   

16.
华支睾吸虫病(Clonorchiasis)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人和动物肝胆管内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病原体为中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病[1].  相似文献   

17.
用中药制剂肝胆利康散、L-肉毒碱、胆汁酸对患脂肪肝的1龄草鱼进行治疗,比较3者的疗效,筛选出防治草鱼脂肪肝的有效药物.不同用药阶段的用药结果表明,添加0.5%肝胆利康散、0.02%L-肉毒碱和0.02%胆汁酸,在用药7、14d和21d测定肝胰体比(肝胰脏重和体重比值)、体脂含量和肝脂含量,用药组内在不同用药阶段相比、各试验组在不同用药阶段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组间在不同用药时间相比,对降低和改善各项测定指标有显著效果.作用效果从高到低分别是L-肉毒碱、胆汁酸和肝胆利康散制剂.  相似文献   

18.
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和犬、猫等动物的肝胆管内,造成肝胆的一系列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选择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防制该病十分重要,ELISA现已广泛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又相继发展出多种改进的ELISA方法,作者就现有的华支睾吸虫病ELISA检测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组成:龙胆草(酒炒)、黄芩(酒炒)、栀子、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酒炒)、当归(酒炒)、柴胡、甘草。为泻肝胆实火、利下焦湿热的良方,主治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所致诸病。笔者用此方加减用于临床辨证治疗疑难杂症,皆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用活血化瘀、疏通肝胆经脉气血、利胆退黄之法治疗黄牛劳伤黄疸10例,治愈9例,死亡1例,现报道如下,以飨读者。1病因病机多因使役不当,劳役繁重,加之饲管不善,致肝胆经脉气血瘀滞。祖国医学认为胆液受肝之余气而成,源于肝。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