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蕉价格波动直接关系到蕉农的收入,影响我国香蕉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现阐述我国香蕉近几年价格波动的情况,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供求定理对我国香蕉价格波动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香蕉谣言的传播、质量情况、同期上市的水果竞争等因素使香蕉市场的需求情况发生变化.香蕉种植面积扩大、集中上市和运输流通等因素使香蕉市场的供给情况发生变化.需求和供给的共同作用影响了香蕉的市场价格.造成了香蕉价格的波动。应从建立预警机制、强化信息体系建设、发展香蕉精深加工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人手.促进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簇是养蚕的最后阶段的重要工作,上簇及簇中管理做的好,蚕茧质量好,蚕茧价格高,丰产丰收,反之,茧质差,价格低,效益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上簇及簇中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受国际经济形势好转、需求加大、促进出口等多种因素拉动,2010年蚕桑业生产回暖,蚕茧丝产量和价格同步恢复性增长.2010年广东蚕茧产量7.91 t,比2009年增长48.41%,占全国总产量的12.07%.广东桑蚕茧单位面积产量和综合效益较高,但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68.48%.针对广东蚕桑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品牌和文化战略、强化技术创新、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1,(24):16-16
12月以来.国内小麦市场现货价格整体平稳.局部价格仍显偏弱。从当前市场来看.市场各主体对小麦后市看涨预期减弱,观望心理加重。分析认为,尽管小麦市场供给充足。但后期受元旦、春节需求趋旺的提振,节前市场回暖行情仍然可期.但小麦价格波动的幅度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5.
新的一年,农资行业何去何从,发展趋势如何?这个问题成了广大农资厂商、经销商关心的活题。 在经历之年的价格剧烈变化之后,化肥市场更加趋于理性。目前市场上的价格虽有涨势,因为价格支撑的因素比较多,这也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蔬菜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蔬菜生产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供应持续增加;蔬菜消费总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在外就餐的蔬菜消费量增加较为迅速;蔬菜进出口量均持续增加,且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受蔬菜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推动,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呈上涨趋势;由于季节性波动、灾害性天气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个别蔬菜品种的价格波动较为频繁。预期未来,中国蔬菜供需将继续保持稳定,但产量增速趋缓,需求继续增长;出口优势有所下降,贸易顺差趋于缩小;价格继续维持高位且波动频繁。  相似文献   

7.
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商品的市场价格从长期来看是趋于均衡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存在着非均衡和相对均衡两种状态。市场非均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由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产品成本刚性所引起的价格刚性。而我国的乡镇企业价格行为的特点恰好能满足这种需要。  相似文献   

8.
蛋壳质量是决定鸡蛋品质的一个关键指标,优良的鸡蛋品质可以带来较高的市场价格,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影响蛋壳质量有多个因素,在生产中要合理地调控这些因素,改善蛋壳质量,提高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9.
贾文华 《农业科技通讯》2022,(12):28-30+202
小麦是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粮食作物之一,国家将小麦审定品种在同一适宜生态区划分为9个分区,黄淮冬麦南片区是其中之一。本文作者在市场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域所包括的行政区域、气候特点作了简单介绍,结合气候特点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小麦生产种植面积、品种利用现状和单位面积播种量分析了用种需求,又对种子生产、种子质量、商品种子供给、市场平衡情况及种子价格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黄淮冬麦南片区种子供给有余、质量合格、品种对路、价格合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14年-2019年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猪肉价格的每日报价,采用日级数据对猪肉价格周期的多频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猪肉价格存在4种主要周期的叠加,分别为53个月(4.2年)、10.8个月、149天(5个月)、83天(2.8个月),4种周期分别为长、中、短、微周期,其中,长周期能够反映生猪生产周期对猪肉价格周期的影响,主要受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影响,中周期能够反映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调整,年内猪肉需求的淡旺季特征即是供给对需求的调整结果,短周期主要反映节假日、短期需求冲击等短期消费需求对价格影响,微周期则表现为市场随机因素等短期复杂因素影响下的周期变动。  相似文献   

11.
双重约束下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双重约束,在分析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对影响中国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研究。从对原料奶价格波动的影响看,历史价格、进口替代、货币供应、生产成本和国际价格都对原料奶价格形成具有正向且长期的作用,而国内供给对原料奶价格形成存在负向的作用并逐期减弱变为正向;从对原料奶价格波动的贡献度看,价格形成的主要动力来源是历史价格、进口替代、成本因素和国际价格。因此,加强对奶业发展需求与供给趋势研判、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奶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原料奶质量,有助于稳定原料奶价格波动,改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4~2003年,蚕茧价格每3年出现1次从高峰到低谷的周期变化。2003年晚秋茧最高价卖到24元/kg。看着茧价的攀升,一些农民又想在冬、春动手扩桑。这样,到2005年秋又可能陷入新一轮蚕价的低潮。因此,每当蚕茧价格攀升之时,蚕农们应慎重行事。做到科学拓桑。  相似文献   

13.
《饲料博览》2007,(6):51-51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价格振荡回落,主要是受到四方面的压力:一是豆粕供给充足;二是需求相对低迷,当前养殖业相对趋淡,需求量有所降低;三是价格上涨导致市场采购进货谨慎,部分地区连续雨雪降温天气影响运输销售;四是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出现振荡盘整,压制厂商提升价格。而国内、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较高,豆油价格继续下跌,仍然使得豆粕行情相对稳定,不再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05,(4):19-19
国际市场 2004年国际市场在牛肉产量增加、贸易量下降的同时,价格却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这不仅与北美洲疯牛病导致的市场限制有关,也说明世界市场上牛肉有效供给并不充足。考虑到2005年这种供给的约束,再加上产量升幅的限制,预计牛肉价格仍会保持在高价位运行,贸易量将会增加,竞争也会增强。羊肉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小,但受市场供需状况影响较大。一些羊肉生产大国存栏恢复性增加,产量可能下降,而主要进口市场的需求相对保持稳定,预计羊肉市场仍将保持紧俏状态。  相似文献   

15.
玉米供需将基本平衡。价格稳中有变2009年玉米总产较上年略有下降,同时国内饲料行业和工业加工行业玉米需求有望继续平稳上升.2009—2010年度国内玉米供需将趋于平衡。国储的操作仍将成为左右国内玉米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新一轮国储敞开收购政策托市信号强烈,并明确了市场价格低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蚕茧价格持续上升.大大提高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养蚕效益高低取决于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蚕茧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供广大养蚕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养殖业什么时候能够恢复一再被市场关注。而恢复的时间也从4月被推迟到了5月,甚至是6月。养殖户期待的一个结果是:随着养殖业的恢复、豆粕和玉水的需求及价格也从下跌转为上涨。然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的观点是:不要对恢复后的市场需求给予过高的期望。养殖业的恢复速度将远低于市场的预期,并且养殖业需求恢复增长的时间可能和供给增量出现的时间交织在一起,从而削弱需求对价格的拉动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外部因素对我国肉类价格波动造成的冲击,基于2006-01—2016-12的月度数据,采用SVAR模型从供给、需求和货币3方面研究了外部冲击因素对我国主要肉类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肉类自身价格影响外,汇率对各肉类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余外部冲击因素对各肉类品种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供给因素方面,国际肉类价格对国内肉类价格的影响已不容忽视,尤其是对国内猪肉及牛肉价格影响最为明显;需求因素方面,宏观经济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增加对国内肉类价格,特别是国内羊肉及牛肉价格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因素方面,国内外货币流动性水平对国内羊肉和牛肉价格均有明显冲击。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形式,搜集2005~2014年10年来有关河南洛阳、济源、商丘、驻马店、周口5个地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数据资料,运用经济学中供给、需求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河南农产品价格波动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市场价格传导机制,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形成的具体原因,结合河南省的现实情况,提出缓解河南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林风 《农家致富》2007,(13):14-14
据江苏省农业系统物价网点县调查.5月份,全省桑蚕茧价格为1211元/50公斤,环比跌9.9%,同比涨22.8%。临近春蚕茧收购期,蚕茧价格略有回落,长远来看,蚕茧价格仍将维持在较高价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