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澄城县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澄城县玉米增产模式的研究与探索过程及实践成果,提出了"技术攻关、行政推动、项目运作、整建制推进"的澄城县粮食增产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陕西省澄城县3镇2乡的地膜玉米种植户进行实地调研,探索分析了澄城县旱区地膜玉米高产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影响该县地膜玉米标准化生产的关键因子,并有所针对的提出了相应的初步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补充灌溉中包含了节水灌溉、小水细灌、适时灌溉、水肥一体化以及灌溉后管理等一系列关键内容,它能全面改善当前的玉米灌水制度,为地方玉米栽培种植减少生产成本,实现稳产高产。文中将主要围绕澄城县玉米种植为例展开论述,具体探讨当地的玉米补充灌溉既存问题与效益优化提高正确途径。1澄城县的农业产业发展基本概况澄城县位于陕西省的渭北旱原东部,其境内呈现北高南低的主要地势,整体来看地形地貌相当复杂,县内海拔高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正>陕西省澄城县地膜玉米播种面积18万亩,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43.9%。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从2010年县农技中心承担国家级旱作农业项目开始,推广了"七改"栽培法,使玉米产量达到682.6.kg/亩,比2010年提高189.5kg/亩,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益和经济效益。1改春播品种为春夏兼用品种2010年以后,改常规春播品种为春夏兼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4月27~28日,农业部在重庆召开西南西北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动员会,明确了西南西北地区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攻关试点县玉米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马铃薯平均亩产提高150公斤。继黄淮海小麦玉米、长江中下游水稻油菜和东北水稻玉米之后,西南西北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的启动,标志着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全  相似文献   

6.
对社旗县2013-2015年玉米"行穴植"新技术模式的增产实例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证明新技术模式比"行株植"传统种植模式亩增产124.42~200 kg,平均亩增产162.79 kg。"行穴植"新技术模式大幅度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通过穴播、扩大行距、株距,增加了种植密度,改善了群体内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发挥了边行生长优势和玉米植株参比生长的特性,为玉米增产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七改"栽培法是澄城县农技人员依托国家旱作农业项目,结合当地实际,探索总结、改进集成出来的高产高效玉米栽培技术,在当地及周边县区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通过探究保水剂替代地膜在环县旱塬地玉米种植生产上的效果,为减少地膜“白色污染”、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参考。试验结果表明:在应用海瑞达和应物所2种保水剂的玉米种植模式下,耕地保墒、蓄墒效果明显,且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玉米株高、穗粒数、百粒重,有效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使用海瑞达保水剂种植模式较露地(CK)种植模式增产14.25%,增产效果明显;使用应物所保水剂种植模式较露地(CK)增产10.75%,增产效果与海瑞达保水剂种植模式相比略差。虽然使用2种保水剂种植模式在玉米农艺性状、增产效果上不如全膜覆盖种植模式,但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保水剂种植模式下地膜污染明显降低、耕地墒情良好、玉米生产性能较好,因此建议在环县旱塬地推广应用保水剂产品,尽量减少地膜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秸秆还田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对比,研究了秸秆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的株高、干物质重、叶面积均高于常规种植模式;两种模式下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变化并无显著差异;在土壤养分方面,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的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高于玉米常规模式;在产量方面,大豆茬种植玉米轮作还田模式比玉米常规模式下的产量表现为增产,增产幅度为6.4%.  相似文献   

10.
玉米高光效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玉米密植后通风透光不好、群体郁闭的问题,提出了玉米高光效保护耕作栽培技术,重点分析了玉米高光效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特点、增产机理、增产效果及其技术操作要点,为玉米密植高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凯  孙君艳  方保停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39-2241
为了提高黄淮海平原粮食作物产量,对不同熟制种植模式的产量结果、产量形成基础、光能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春玉米、夏玉米一年三作两熟制间套作种植模式年产量19750.95kg/hm2,比小麦、夏玉米一年二熟制增产18.17%;比一年一熟制春玉米增产140.85%。因此,一年三作两熟制有显著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种不同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玉米抗旱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深松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较常规耕作技术均达到增产的效果,核心区增产达20%以上,示范区增产达15%,比较其综合效益,秸秆还田技术是最佳的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总结文山州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情况、主要技术模式、做法及经验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文山州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水平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生春  高军  李翠莲 《吉林农业》2010,(11):143-143
玉米是确保靖边县粮食安全的一项支柱产业。为了提升玉米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挖掘旱地玉米的增产潜力,增强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科学栽培技术模式,在旱地玉米露地、半覆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示范推广了旱地玉米全覆膜双垄沟集成栽培技术。2010年全县示范推广面积3.3186万亩。平均亩产749.2kg,比半覆膜玉米平均增产幅度达到40%以上,亩增产150kg以上,亩增收300元以上,其集成栽培技术概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澜沧县竹塘乡玉米生产还存在着传统的撒播种植方式,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突出,玉米单产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本文通过开展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项目,提出玉米绿色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河套平原灌区玉米种植模式传统单一和再增产潜力较大等实际问题,于2018年在五原县进行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田间小区试验,探究了一穴双株、一穴3株、无膜浅埋滴灌绿色种植、超高产种植和割苗种植5种种植模式对玉米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显著,无膜浅埋滴灌绿色种植模式下,玉米株高表现良好;一穴双株和超高产种植下,玉米植株叶片数和叶面积指数以及果穗性状表现最好。在产量方面,一穴双株种植模式增产效果最显著(P<0.05),与其他模式相比,分别增产22.7%、37.4%、28.8%和15.9%。综上所述,一穴双株种植模式可作为河套灌区高产栽培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总结文山州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情况、主要技术模式、做法及经验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文山州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水平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1,(15)
正玉米多品种混种栽培是指在玉米清种过程中,把普通玉米品种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玉米杂交种,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进行播种的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玉米田间群体结构,通过不同玉米品种间授粉而充分发挥F0代杂交优势,实现田间群体结构内玉米多品种间的优势互补,确保玉米稳产与增产。据调查统计,玉米多品种混种栽培可增产10%以上。由于这种技术不需要额外增加种植管理成本,操作相对简便易行,增产效果显著,应大面积推广这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章丘市夏玉米种植存在冬小麦套种玉米、夏玉米麦后机械直播两种栽培模式,文章就这两种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挖掘夏玉米的增产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农安县高度重视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农农发〔2015〕1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和省对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广泛征求各级、各行业专家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汲取几年来粮油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经验,科学组装增产技术模式,创新思路,全力做好2015年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把"绿色"内涵贯穿增产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