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及其持续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调查发现,危害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有9种,其中针叶害虫有7种,枝梢害虫有2种。据此阐述了此9种虫害的危害特性及分类治理措施;通过对造成思茅松人工林大面积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从营林措施及防治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茅松人工林虫害的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影响雾灵山森林虫害发生的因素,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威胁、周边人工林面积增加的情况,提出了森林虫害的防治对策和办法。森林虫害的防治要坚持生态控制,走持续治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经调查发现,危害江城县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有4种,分别是松梢螟、松小蠹虫、云南松毛虫、松叶蜂。阐述虫害的危害症状、程度等情况,提出了防治方法和措施。分析认为,造林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虫害防治技术和手段落后是虫害发生严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的虫害问题将是长期的客观存在,促进人工林生态丰度的提高与经济可行是建立有效的防治技术体系必须遵守的2个基本前提。文中提出了人工林害虫“精确防治”的概念,阐述了实施“精确防治”的林业科学基础,建立了从造林(林分改造)设计到化学农药精确闪击初步完整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在辽宁省红松人工林中4种主要害虫的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同时,提出了防治红松人工林主要虫害的营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红松人工林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松人工林主要病害和虫害的种类、病害症状、危害程度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西北部,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林林场,人工林以华北落叶松为主。林场虫害以食叶害虫为主,严重受害林分像火烧一样枯黄,当年材积生长量几乎为零。该文通过对这些食叶害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探索出其预测预报方法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研了山东鲁南地区栽培的杨树人工林内常见、发生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和虫害。对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识别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详细论述,为广大林农在发展杨树人工林生产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榛实象甲是危害榛子人工林的主要虫害之一,往往对榛子种实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本文阐述了榛实象甲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塞罕坝机械林场人工林主要树种是华北落叶松。林场虫害以腮扁叶蜂等食叶害虫为主,严重受害林分像火烧一样枯黄,当年材积生长量几乎为零。该文综述了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春季、秋季虫情测报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又名杨褐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是江苏省杨树人工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治理较为困难。本文通过研究杨小舟蛾的发生规律,建立虫害监测系统,了解并掌握治理虫害的关键时机,筛选出几种低毒安全高效的农药,建成有效的综合防治配套体系,在降低防治成本的同时减少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保障生产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研究取得的成果在昆山市甚至在苏州地区乃至苏南地区杨树栽培区内都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木麻黄无性系及实生苗间抗虫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茂瑾 《防护林科技》2010,(5):56-57,71
通过对木麻黄7个无性系和2个家系间的星天牛虫害率的调查,发现不同无性系和家系间的虫害率有极显著的差异,虫害率最高的是无性系"平潭2号",达36.3%,最低的是实生苗家系"F0602",虫害率为0。相关性分析表明,木麻黄的虫害率与胸径和树高生长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长速快的无性系或家系更易受到星天牛的侵袭。福建省沿海星天牛危害严重的地区除了选育抗星天牛的无性系外,还应营造一定比例的优良木麻黄实生苗人工林,提高木麻黄人工林的防护效益。  相似文献   

13.
应用赤眼蜂防治林木虫害,已成为当前林木害虫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探索赤眼蜂在我场林地的防治效果,我场从1972年以来开展了应用赤眼蜂防治二尾舟蛾、柳天蛾等食叶性害虫的试验。二尾舟蛾 (双尾天社蛾)、柳天蛾等曾于1972年在我场莲花山作业站林地大发生,虫口密度最高者达125条(粒)/株,将80垧杨树人工林叶子全部食光(据72年7月调查),而后逐年蔓延遍及该站全林区,严重的危害杨树人工林的生长。为了防止其蔓延和发展,曾对其生活  相似文献   

14.
探索科学经营模式是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云南热区具有优越的水热条件,是发展人工林的极佳区域,几代科技人员在云南热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文章从乡土树种选育、人工林群落特征、种植模式、土壤管理、采伐剩余物处理、虫害防控等方面对在云南热区人工林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概述与总结,以期为我国热区人工林乃至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油松毛虫是危害油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为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油松毛虫防治方法,选择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和阿维菌素4种生物杀虫剂,在推荐使用剂量的前提下,研究4种生物杀虫剂对油松毛虫进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苦参碱和阿维菌素4种生物杀虫剂对油松毛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以200亿孢子/g白僵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天牛虫灾的成因、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牛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林木害虫.虫灾的成因涉及天牛习性、环境条件和防治技术3个方面.目前的防治措施有一定的局限,对危害部位高和大面积防治还缺乏简便实用的措施.天牛研究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混交林在天牛治理中的地位与控灾机制;(2)人工林经营模式;(3)天牛成虫的化学生态学;(4)林木对天牛的抗性机制.天牛虫灾的治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人工林栽培制度和经营模式变革,合理利用林木抗虫性,营造生态防虫林.进而研究出配套的虫害管理模式和林分经营模式,实现天牛虫灾可持续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杨莉  王小纪 《湖南林业》2009,(11):30-30
近年来,城市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城市周边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城市周边人工林健康持续生长,选择一套尽量减少对环境污染,又能有效控制虫害发生的综合控制技术,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是解决化学药剂防治"3R"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林木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意义,从营林、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和综合治理等方面介绍了林木虫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北方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杨树人工林栽培有了很大发展。过去,在这些地区栽植杨树主要用作民用建筑材,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杨树工业利用的比重将逐步增加。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从现在起就应注意按工业用材标准来培养杨树人工林。 杨木在工业利用中价值最高的是胶合板材。要培育胶合板材,除选用速生优质良种,选择适宜立地条件,确定适宜栽植密度和采取细致整地、灌溉、施肥、虫害防治等一系列集约栽培措施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及时和正确的修枝抚育。杨树人工林修枝抚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桉树人工纯林的快速发展,广西桉树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表现为病虫害种类增多,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目前,广西桉树病害已发现30余种,虫害种类223种,分别隶属于9目55科,比1980年广西森林病虫害普查时的64种增长了5倍多,给桉树人工林造成了严重威胁。根据广西桉树人工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危害情况,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并据此提出了病虫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