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笔者在野外工作和群众救护过程中记录到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各类鸟类实体124种,通过对比发现其中有鹰雕、白腰文鸟为甘肃省新纪录,灰斑鸠、蓝鵐、大鵟、游隼、黑鹳、黄颈拟蜡嘴雀、秃鹫、白骨顶鸡、红嘴鸥、褐冠山雀等10种为保护区新纪录,并见到兀鹫实体,为保护区文献记载物种。  相似文献   

2.
对内蒙古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两栖类1目1科2种;爬行类2目3科5种;鸟类14目28科62种.其中有大鸨、波斑鸨、白鹤、黑鹳、金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蓑羽鹤、灰鹤、大天鹅、疣鼻天鹅、鸢、秃鹫、大鵟、草原雕、红隼、纵纹腹小鸮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哺乳类6目11科27种.其中有北山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羊、鹅喉羚、青羊、盘羊、荒漠猫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3.
<正>沙湖自然保护区是1997年1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治区级保护区。总面积4247.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134.37公顷,缓冲区面积692.77公顷,实验区面积2420.77公顷。保护区内沙湖湿地有各种脊椎动物144种,植物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国家二  相似文献   

4.
雾灵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境内,为燕山山脉的主峰,海拔2118米,森林覆盖率93%。保护区内山势雄伟,峡谷纵横,幽潭飞瀑,林海茫茫,被誉为“燕山明珠”。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68科665属187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人参,二级保护植物有核桃;有陆生脊椎动物173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雕、金钱豹二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秃鹫、猕猴、斑羚等20种。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景观为雾灵山开展生态旅游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本文从植物、动物、昆虫、资源保护与监测几方面分析了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显著增加,新发现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6.
3月22日,35只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鸟类在秦皇岛七里海湿地重返蓝天。此次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组织放飞的这些鸟类包括丹顶鹤、金雕、黑鹳3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只,灰鹤、秃鹫、大天鹅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32只,这是我国开展动物放飞活动以来,放飞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一次。此次放飞活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河北省林业局、秦皇岛市林业局共同协办。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马福、原林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沈茂成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在放飞现场…  相似文献   

7.
尕海则岔保护区是199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47431公顷,其中核心区39095公顷、缓冲区81157公顷、实验区127179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黑颈鹤、灰鹤、黑鹳、大天鹅及雁鸭类为主的候鸟及其栖息的湿地生态系统,以紫  相似文献   

8.
<正>陕西屋梁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凤县东南部,是以保护林麝及其栖息地为主要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主要有林麝、羚牛、云豹、金雕、白肩雕和黑鹳等;国家Ⅰ、Ⅱ级保护植物主要有红豆杉、秦岭冷杉、连香树、野大豆、水青树、水曲柳等。该保护区具有明显的秦岭古剥蚀面地质特  相似文献   

9.
经整理鉴定,宝天曼保护区动物资源201种(不含昆虫),隶属24目64科。其中鸟类116种14目34科;兽类48种6目18科;两栖类11种2目4科;爬行类26种2目8科。并对该区动物资源的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经济评价和保护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6~2017年,对贵州省德江县楠杆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基本掌握了保护区内兽类资源状况。调查共记录兽类41种,隶属8目19科。区系上,以东洋界物种和广布种居多,其中,古北界物种5种(12.20%)、广布物种17种(41.46%)、东洋界物种19种(46.34%);分布型上,东洋型物种较多,共23种(56.10%),古北型8种(19.51%),南中国型7种(17.07%),全北型、季风型和不易归类型物种均为1种(2.44%);生态型方面,以地面生活型最多(18种),其次为半地下生活型(11种);国家I、II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占保护区兽类总数的24.39%;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3种,近危物种8种,易危物种7种。贵州楠杆保护区与梵净山保护区(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2)和宽阔水保护区(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46)兽类物种均表现为中等不相似;与麻阳河保护区的兽类群落相似性则表现出中等相似的现象(C=0.53)。楠杆自然保护区内兽类物种主要体现东洋界亚热带物种为主的区系特征,保护物种较丰富,但受人为干扰较严重,管理机构应加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并完善相应的管理法规,为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包头地区复杂多变的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物类群和野生动物。据农业资源区划部门组织的专项调研,初步查明全市共有脊椎动物5纲31目61科250种,其中鱼纲4目5科22种;两栖纲1目2科4种;爬行纲3目4科7种;鸟纲16目35科168种;哺乳纲7目15科49种。包头市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8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有黑鹳、金(周鸟)、大鸨、雪豹、蒙古野驴等5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它们是茑、苍鹰、雀鹰、松雀鹰、大鵟、普通鵟、毛脚鵟、秃鹫、白尾鹞、白头鹞、猎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黄爪隼、红隼、红角鸮、(周鸟)鸮、雪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  相似文献   

12.
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抚顺地区新宾县境内,保护区位于辽宁、吉林两省交界龙岗山脉北坡。区内森林茂密,有原始林561.6hm~2,全区平均森林覆被率69.0%;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呈物种多样性,是辽宁省动、植物分布较典型地区。区域内有木本植物32科153种,草本植物60科242种,野生动物53科176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40余种。保护区区系组成上隶属古北界东北区系。经过多年调查、研究,野生动物种类分布与森林植被类型、气候、人为活动的密切关系及该区域具有保护、科研、开发、利用的野生动物。提出加强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两年来,襄樊市林业公安部门先后20多次将查获的国家、省级保护动物放生在森林公园内。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1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秃鹫2只、雕鴞190多只、其他鹰类73只及省级保护动物蛇类1500公  相似文献   

14.
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抚顺地区新宾县境内,保护区位于辽宁、吉林两省交界龙岗山脉北坡.区内森林茂密,有原始林561.6hm2,全区平均森林覆被率69.0%;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呈物种多样性,是辽宁省动、植物分布较典型地区.区域内有木本植物32科153种,草本植物60科242种,野生动物53科176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40余种.保护区区系组成上隶属古北界东北区系.经过多年调查、研究,野生动物种类分布与森林植被类型、气候、人为活动的密切关系及该区域具有保护、科研、开发、利用的野生动物.提出加强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朝阳市有两栖爬行类动物25种,隶属4目8科,其中两栖动物1目3科5种,种数占辽宁省两栖动物总种数38.5%;爬行动物3目5科20种,种数占辽宁省爬行动物总种数71.4%。动物地理区系位于古北界华北区、东北区和蒙新区的交汇地带,区系间过渡特征明显。朝阳市两栖爬行类动物保护存在管理与技术薄弱环节,资源破坏严重,亟待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6.
对甘肃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调查:共记录鸟类199种、亚种,隶属16目39科,占甘肃省鸟类总数的35.28%;在199种鸟类中,广布种74种、古北种69种、东洋种56种,分别占该保护区鸟类总数的37.19%,34.67%,28.14%;在保护区内繁殖的179种鸟类(留鸟和夏候鸟)中,广布种72种、古北种53种、东洋种54种,分别占在该保护区繁殖鸟类总数的40.22%,29.61%,30.17%,东洋种和古北种比例接近1:1,表明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在动物地理区系上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地带.在保护区鸟类资源中,国家Ⅰ级保护物种1种,Ⅱ级保护物种18种,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143种.  相似文献   

17.
据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对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调查,在保护区共记录到16目39科共156种鸟类.鸟类组成以啄木鸟科、鸫亚科和画眉亚科的种类居多,没有该保护区特有鸟类.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保护区鸟类以留鸟类为主,有116种,另有夏候鸟10种,冬候鸟26种,旅鸟4种.留鸟和夏季在当地繁殖的鸟共127种,其中属于东洋区的种类共68种,跨东洋区和古北区2动物界的广布种有59种.保护区鸟类主要分布在针叶林和阔叶林生境,其次是稀树灌草丛、农田村庄和溪流水域生境.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较为脆弱,且物种边缘分布明显.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0月、2003年5月和2005年7月,对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8目26科81种;其中,东洋界种类有61种,古北界种类有15种,广布种5种。保护区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林麝、马麝、扭角羚和豹等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保护区有我国特有或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特有兽类34种。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伊勒呼里山南麓,属低山丘陵地貌,总面积229523公顷。目前已发现植物61科800余种,包括樟子松、黄菠萝、钻天柳、草苁蓉、黄芪、五味子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保护区有野生动物300多种,包括紫貂、熊貂、东方白鹳、黑鹳、黑嘴松鸡、丹顶鹤、白鹤、金雕、白尾海雕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驼鹿、棕熊、鸳鸯、大天鹅等4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东北小鲵、极北小鲵、花背蟾蜍、蝮蛇、哲罗鱼、细鳞鱼、黑斑狗鱼等44种  相似文献   

20.
广西澄碧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5年4月~2007年8月对广西澄碧河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表明:澄碧河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56种,隶属2纲4目15科,其中两栖纲2目5科20种,爬行纲2目10科36种;其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种类明显占优势,占总物种数的92.9%;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滇桂山地丘陵省。并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