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藿香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及激动素(Kinetin)对藿香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GA3和6-BA均可提高藿香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的早期生长;浓度为300 mg/L的GA3的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地提高发芽率及促进幼苗生长,但是最终发芽率不到50%,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打破藿香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GA3和6-BA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调控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谷丹  王建华 《种子》2004,23(11):3-6
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GA3、6-BA对柠条锦鸡儿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两种生长调节剂对柠条种子及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GA3可以提高柠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对柠条的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可大大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活力指数;6-BA对柠条的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可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罗勒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实验研究不同浓度NAA、GA3、IBA和6-BA对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A、GA3、IBA和6-BA浸种24 h,通过浸种后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以及幼苗各项指标的不同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提高26.6%,总叶绿素含量增加30%,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加70%;25 mg/L的I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提高26.6%,总叶绿素含量增加25%,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加60%,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明显增加,因此,100 mg/L的GA3和25 mg/L的IBA浸种能够促进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决明子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正律 《种子》2009,28(12)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6-苄氨基嘌呤(6-BA)及激动素(Kinetin)处理决明子种子.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A_3和6-BA均可显著地提高决明子种子的发芽率,并且对幼苗的早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5 mg/L的6-BA处理效果最佳.Kinetin对发芽率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D,6-BA浸种处理苦瓜种子,观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苗高.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浸种对苦瓜种子的萌发及苗势均有影响.赤霉素浸种对苦瓜种子萌芽及苗势促进效果显著,其中以300 mg/L的赤霉素最佳;低浓度的6-BA和适当浓度的2,4-D对苦瓜种子的萌芽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均表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GA3、6-BA、Mn2+对楸树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寻适宜楸树种子萌发的条件,提高楸树种子发芽率,以楸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浸种时间以及GA3、6-BA、Mn2+浓度等因素处理对楸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楸树种子发芽影响显著,以28℃处理为好;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可加快发芽;一定浓度的GA3处理可有效提高楸树种子的发芽速度及发芽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茎节间拉长,以100 mg/L较为适宜;6-BA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明显提高,但随着浓度增加,幼苗的茎变短变粗,过高浓度的6-BA抑制了幼苗根的发育,以20 mg/L处理较为适宜。0.01%浓度的Mn2+溶液处理后,发芽时间缩短,但随着浓度增加,Mn2+对根的毒害作用也呈现出来。楸树种子小、种皮薄,无需浸种但萌发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可采用低浓度的GA3、6-BA、Mn2+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7.
外源激素处理对贵州毛葡萄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潘学军  张文娥  樊卫国 《种子》2007,26(1):25-27
用GA、6-BA处理原产贵州的毛葡萄种子,以自来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6.BA对毛葡萄种子活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其中用150mg/L的6-BA处理效果最好,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最高,平均发芽天数最短;但GA处理的整体效果好,发芽整齐,幼苗生长健壮,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效果明显加强,因此需在以后的试验中继续探索其最佳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8.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决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GA3、6-BA和NAA处理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种子,结果表明:GA3、6-BA、NAA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还可增加幼苗的根数、全株鲜重和干重,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能够调节决明幼苗的生长发育,其中100mg/L对决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几种外源激素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几种外源激素处理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刺槐两个无性系及红花槐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6-B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4种外源激素对刺槐和红花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起始萌发时间、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0 mg/L-50 mg/L时,随着浓度的增大,GA、6-BA和IBA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逐渐增大,而IAA处理的种子先增大后减小;当浓度为40 mg/L时,IAA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大。随着激素浓度的升高,3种材料都表现出起始萌发时间缩短,萌发时间延长。红花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最低,低浓度的激素处理对红花槐种子的萌发效果不明显,有些低浓度激素还会有抑制作用,但高浓度的激素可以明显加快红花槐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浓度的GA3、6-BA和IAA浸种24 h,通过比较浸种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金荞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15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鲜重、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POD活力分别提高37.7%、39.6%、68.3%、75.6%、17.7%、20.5%、18.7%、68%.而用0.1 mg/L 6-BA和25 mg/L IAA浸种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综合比较表明,150 mg/L的GA3对金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牡丹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开展对牡丹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细胞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可以研究不同物种遗传的变异。因此,综述了中国牡丹的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中国牡丹野生种及栽培种的染色体数目、核型、Giemsa C带、银染带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牡丹种及品种的核型相当稳定,很难作为鉴别种类的依据。但核型分析结果可为确定野生种分类地位、演化关系及为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细胞学依据。染色体C带及银染带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鉴别牡丹种及品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于紫外扫描,通过对氯化铝显色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法和直接测定法3种比色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的对比和方法评价的研究,确定了直接测定法(测定波长为350 nm)是一种操作简单、结果较准确的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可用于中原牡丹花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3.
牡丹SCoT分子标记正交优化及引物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牡丹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SCoT-PCR)的五因素(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优化的牡丹SCoT-PCR反应体系:Mg2+ 2.50 mmol/L、dNTPs 0.25 mmol...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探讨MADS-box基因家族在牡丹花器官发育和开花时间调控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培育早花品种提供候选基因。以RACE扩增获得Ps AP1基因的全长c DNA为基础,分析了其表达模式和功能,以牡丹课题组利用454测序得到的类AP1基因的部分c DNA序列为基础,利用RACE扩增方法获得1 130 bp牡丹Ps AP1基因全长c DNA,同源性分析表明,牡丹Ps AP1与葡萄Vv AP1的相似性最高,为80.4%。实时定量PCR分析了其初花期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s AP1基因在萼片中转录量最高,其次为花瓣,在雄蕊中表达量最低。将Ps AP1基因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分析鉴定了3个转基因株系的表型,结果发现异源表达Ps AP1拟南芥开花时间较野生型提前了约3 d。  相似文献   

15.
SPL(SQUAMOSA promoter-binding protein-like)转录因子在植物多个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为了研究其在牡丹花芽休眠进程中的作用机理,采用RACE方法,从牡丹花芽中克隆得到了一个SPL基因。该基因全长cDNA 1 057 bp,完整开放阅读框为549 bp,编码182个氨基酸,Blast分析表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具有SBP-box基因家族所特有的SBP-box保守结构域。与拟南芥已知SPLs蛋白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牡丹SPL蛋白与At SPL3聚为一支,该基因被命名为PsSPL3。生物软件预测PsSPL3蛋白分子量为20.349 4 kDa,理论等电点为9.62。同源性分析了牡丹PsSPL3与其他已知植物的SPL3,相似性为47.98%~69.46%,其中与白桦的SPL3蛋白相似性最高,为69.46%。实时定量PCR分析PsSPL3基因在初花期牡丹不同组织中和花芽休眠过程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sSPL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较大,其中在根中转录水平最高,在茎和花瓣中次之;PsSPL3基因在休眠进程中的转录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低温处理14 d时,PsSPL3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低温7 d结合外源施加GA3的牡丹花芽中PsSPL3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推测PsSPL3基因的转录受GA3诱导来促进牡丹花芽内休眠解除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TCP(Teosinte branched1/Cincinnata/proliferating cell factor)家族基因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牡丹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出18个TCP基因,分子量在18978.32~51789.56 Da之间,等电点在5.81~9.45之间,TCP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在细胞核中。牡丹TCP结构域中保守氨基酸的分类与拟南芥相似,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牡丹TCP蛋白分为两大类,ClassⅠ包含10个TCP成员,ClassⅡ包含8个TCP成员。MEME分析结果显示,在牡丹TCP蛋白中发现了15个保守结构域,其中motif 1为TCP结构域,在所有TCP成员中都存在。同时,对牡丹TCP基因在芽、叶、花瓣、花斑、雄蕊、雌蕊和种子7个组织中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对牡丹TCP家族基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牡丹功能基因研究及分子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同花型牡丹品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牡丹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用SRAP-PCR技术对20个牡丹品种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并用UPGMA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20对引物扩增出131条清晰、稳定的DNA条带,其中90条谱带表现多态性,多态性检测率为68.7%,表明受试牡丹品种之间含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UPGMA聚类结果表明,部分花型相同的品种相聚,但部分花型不同的品种亦相聚。说明聚类结果与牡丹品种的花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未有完全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CIRA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大田栽培的胡红、肉芙蓉、乌龙捧盛和银红巧对四种常用于冬季温室催花牡丹植株光合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牡丹牡丹植株在大田条件下花前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早上7:00就开始下降。气孔因素是限制牡丹花前净光合速率提高的原因之一。乌龙捧盛有相对较低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具有较强的对较低光强的利用能力,银红巧对具有较高的羧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牡丹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盆栽牡丹朱砂垒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牡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加大;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85%到55%间,含量略有增加,后逐渐下降;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O2产生速率都明显增加;SOD酶活性降低;POD酶活性则增加。  相似文献   

20.
以牡丹品种赵粉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雄蕊中获得了一个牡丹苹果酸脱氢酶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PsMDH,GenBank登录号为HQ449567.其cDNA全长1283 bp,包含80 bp的5′非编码区、203 bp的3′非编码区和一个长度为999 bp编码332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序列比对和系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