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杨树溃疡病是中国杨树人工林重大生物灾害之一,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杨树溃疡病是持续有效的手段。本研究旨在从杨树林地土壤中分离出对杨树溃疡病菌有良好生防效果的拮抗微生物。【方法】以杨树溃疡病病原菌葡萄座腔菌为靶标,进行土壤中生防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和鉴定。土壤微生物的分离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法;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分为初筛、发酵液复筛和拮抗菌株离体复筛3步,初筛采用平板对峙法,拮抗菌发酵液复筛选择三明治法和改良琼脂扩散法相结合的方法,最终通过离体组织防治效果测定确定目的生防菌株;生防菌株的鉴定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河北省廊坊市和河南省原阳县的杨树林地中按上、中、下3层共采集48份土样,从土样中共分离得到微生物259株,其中细菌122株;放线菌106株;真菌31株,各土层微生物数量规律整体符合上层>中层>下层;通过平板对峙法初筛选择出8株抑菌带直径>4 mm的细菌和放线菌以及8株拮抗菌菌落直径>40 mm的真菌;再通过发酵液三明治法和改良琼脂扩散法复筛,筛选出8株对杨树溃疡病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分别是细菌TYZ1B3和YX5B1,真菌LS10F1,LX5F1,LZ10F1,LS6F1,LX6F2和 TLZ2F2;最终通过离体组织防治效果测定,从这8株拮抗菌株中筛选出1株土壤生防真菌LX6F2,其对杨树离体组织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可达76.04%;经过形态学观察,菌株LX6F2的菌落、菌丝及孢子形态符合镰刀菌的特征,通过 rDNA-ITS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测得生防菌株 LX6F2的序列长度为563 bp,序列登录号为 FR872729.1,其与编号为 JN038467的木贼镰刀菌相似度高达100%,从而鉴定该菌株为木贼镰刀菌。【结论】该菌株的发现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原材料,对杨树溃疡病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可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对其抑菌机理、有效拮抗成分及菌剂研制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引发牡丹根腐病的镰刀菌属真菌种类繁多,且病害症状类似,难以判断。为了探明引发湖南地区牡丹根腐病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并为牡丹根腐病的诊断与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湖南农业大学园林花卉基地采集患病牡丹植株,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采用柯赫氏法则检验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分别以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对14株前期从健康牡丹根茎部分离获得的内生细菌菌株进行抑菌性筛选。【结果】在对分离所获12株病原真菌分离物的致病性的检测中发现,其中的5株在PDA平板上的侧根变黑腐烂且其周围菌丝生长旺盛,其致病性均强;将此5株致病菌置于PDA平板上培养7 d后观察发现,其菌落呈圆形,颜色呈灰白色,气生菌丝较密集且呈革质胶状;致病菌菌丝中含有大量的大、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具有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形或肾形,具有0~1个隔膜;厚垣孢子呈球形且多为间生状。结合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基于ITS序列分析,构建了5株致病菌的系统发育树,5株分离物全部被鉴定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14株内生细菌菌株中有9株能拮抗茄...  相似文献   

3.
蓝莓根腐病生防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控制蓝莓根腐病的发生与流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从蓝莓根围土壤中分离的纯化菌株对蓝莓根腐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n oxysporun的抑菌活性。筛选出10株有拮抗作用的细菌;B6,B7,B9菌株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依次为83.89%,82.44%,79.39%;选择抑菌率较高的B6,B7,B10菌株在温室内盆栽蓝莓幼苗上测定其抑菌作用,B6菌株抑菌效果最好,发病率仅为13.3%;结合形态特征和16S r DNA序列分析进行拮抗细菌的鉴定,10株拮抗细菌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B2、B10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B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亚种B.amyloliquefaciens subsp.,B4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B5、B6为暹罗芽孢杆菌B.siamensis,B7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velezensis,B8为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B9为枯草芽孢杆菌亚种B.subtilis subsp.。  相似文献   

4.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平板法对西南桦猝倒病发生区健康苗木组织、根际土壤及咖啡壳堆肥化基质进行菌种分离和分子鉴定。将分离获得的17株菌株与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平板对峙实验,筛选病原拮抗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真菌5#、7#及细菌BJ、JCl对西南桦苗木猝倒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其中真菌5#和7#的抑菌率分别为91.30%和90.12%;细菌BJ和JCl抑菌带较宽,对峙4天分别达0.4cm和0.5cm,抑菌率分别为80.4%和78.6%,且BJ抑菌效果更好;真菌与细菌比较,拈抗真菌5#和7#比拮抗细菌BJ和JCl抑制热区西南桦苗木猝倒病菌效果更好。通过对峙实验筛选出的5#、7#、BJ和JCl拮抗菌,对热区防治苗木猝倒病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杨树枝条中分离到56株内生细菌,其中23株为内生拮抗细菌。通过室内对峙培养、内生拮抗细菌发酵液对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抑菌作用以及室内离体枝条防病试验,证明杨树内生拮抗细菌Y-S-Y12菌株对杨树腐烂病的抑菌防病作用最显著,其次为Y-S-Y 2菌株。对Y-S-Y12菌株采用16S rDNA的序列分析方法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对杧果重要病害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选用前期得到的7种生防菌和市售11种生防菌剂对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孢属Fusarium的27个病菌菌株进行室内抑菌研究,并引入热图对抑菌效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对刺盘孢属病菌,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S3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36. 77%,其次是生防菌剂巨大芽孢杆菌S6和枯草芽孢杆菌FCK;对链格孢属病菌,生防菌6a-3抑菌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28. 63%,其次是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S3和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FCK;对镰孢属病菌,生防菌剂枯草芽孢杆菌S3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50. 95%,其次是枯草芽孢杆菌FCK。  相似文献   

7.
为给梨干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稀释涂布法,从武威梨园土壤中分离梨干枯病拮抗菌,并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测定其对梨干枯病菌丝的抑制作用及其田间防治效果,揭示其生防潜力。分离出1株对梨干枯病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拮抗菌,命名为LKYHC-4,鉴定为萎缩芽孢杆菌;该菌株对梨干枯病菌丝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为85.37%;使用拮抗菌株LKYHC-4对梨干枯病病菌进行预防及治疗处理后,其防效分别为66.7%和57.14%。故拮抗菌株LKYHC-4对梨干枯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可为梨干枯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类资源。  相似文献   

8.
油茶根际硅酸盐细菌拮抗菌筛选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提取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由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引起的油茶根腐病,导致植株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干枯死亡,给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硅酸盐细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肥料菌种,同时具有一定的生防功效。从油茶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硅酸盐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对油茶根腐病原菌层生镰刀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的73株硅酸盐细菌,有7株具有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K56抑制效果最好,平板对峙抑制率达到85.9%;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该菌抑菌活性物质经过热处理以后,基本失去生物活性;在pH值5.0~8.0时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pH值6.0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到8.8 mm;紫外线照射60 min后,抑菌圈直径为8.6 mm。抗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的生防效果较专性。  相似文献   

9.
《林业实用技术》2021,(8):14-18
为寻找对梨腐烂病具有防控效果的生防菌,从梨韧皮组织分离获得一株潜在的生防菌菌株。基于形态和16S rDNA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以BG培养基为基础,筛选了最佳培养条件:碳源、氮源、无机盐、温度和pH值。经鉴定,该生防菌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命名为BsP-003(保存编号:ACCC60383)。平板对峙试验显示其对梨腐烂病菌(Valsa pyri)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最佳培养条件为蔗糖0.5%、胰蛋白胨1%、硫酸二氢钾或氯化钠0.1%、温度36℃、pH值6.0~8.0。  相似文献   

10.
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是香荚兰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本实验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对尖镰孢菌香荚兰专化型进行实验室的拮抗作用测定,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霉对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的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78.57%,枯草芽孢杆菌对尖镰孢香荚兰专化型的的抑制作用较强,抑制率可达78.12%,而荧光假单孢菌Ph002对该菌抑制效果则很弱,最高才有39.13%。总之,三种生防菌的抑制效果是:木霉>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菌。  相似文献   

11.
根腐病作为一种土传病害,主要侵染植物根部,影响植株正常生理过程,发病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死亡,在草本、林木等植物中均有发生,大大降低了植物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根腐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室内、田间防治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主要针对林木根腐病的病原菌、发生症状进行概述,并综述利用林业技术、化学药剂、生防真菌、生防细菌和放线菌防治林木根腐病的研究进展,还对根腐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讨论,以为今后植物根腐病的系统研究及其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田间持水量和纯氮施用量对毛白杨人工林单位面积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确定毛白杨无性系最佳水氮组合方案。【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在河北威县林地研究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不同无性系(BT17,B331,S86,1316)毛白杨林分蓄积量影响。【结果】1)无性系在不同纯氮施用量和田间持水量灌溉条件下单位面积上林分生长量有差异,S86无性系对高水肥处理响应较好,1316无性系响应较差。2)对杨树人工林进行水分灌溉管理措施时,应该设置田间持水量75%以上作为灌溉临界值同时灌溉临界值应考虑造林地区的环境条件、造林密度、林龄等因素。3)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上纯氮施肥量范围是在100~400kg·hm^-2,且施肥量应当根据实验地区肥力等级状况进行酌量加减。【结论】在河北威县S86无性系是在田间持水量75%以上和每株施氮量160g的管理措施下能实现速生丰产的毛白杨无性系,建议在相近地区进行杨树人工林速生丰产林培育时候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解决我国生态林业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平衡林业资源环境与林业绿色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升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方法】基于绿色发展背景,以我国生态林业生产为研究对象,挖掘整理2013—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林业生产数据,建立包含绿色生态指标的DEA模型,全面评价我国林业生态效率。选取影响林业生产的关键性因素,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找到提升林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切入点。【结果】我国在节约资源投入、提升期望产出、限制非期望产出方面有所改善,大部分地区呈现规模效率递增状态,反映出区域内林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略快于资源、能源的消耗速度,在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并保证林业产量的前提下,可适当扩大林业生产规模,以规模效益带动林业经济效益发展。回归结果显示:林业旅游休闲对我国林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在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结论】政策建议如下:1)控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旅游规模化生产协同发展;2)加快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3)严格控制监测林业生态建设保护、森林生态补偿、林业防治方面的投入,为我国乃至世界生态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树树栖细菌种群”的构成成员之中有引起树木病害的病原细菌。而病原细菌在引起杨树病害时,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是有与其他伴生微生物发生着种群演替、协同或排斥等过程,也可能长期潜伏而不致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Landsat8 OLI数据和KNN算法在森林蓄积量估测中的潜力。【方法】以湖南省湘潭县为研究区,采用Landsat8 OLI数据和同时期的二类调查数据,通过距离相关系数筛选特征,分别采用线性回归模型(MLR)、K-近邻模型(KNN)、距离加权KNN模型(DW-KNN)和优化欧式KNN模型(FW-KNN)对森林蓄积量进行估测。使用十折交叉方法进行精度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种KNN模型的估测结果均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并且在3种KNN模型中,FW-KNN算法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到0.69,为3种模型中最高;3种KNN模型中,本研究优化欧氏距离KNN模型的估测精度最高,其均方根误差为30.3%,相比于传统KNN模型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5.1%,相比于DW-KNN模型降低了3.3%。【结论】采用DW-KNN蓄积量估测结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模型,说明通过特征与蓄积量的相关性优化样本间的距离是一种可行的KNN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容器育苗技术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林场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林场的紫斑牡丹种子,种子重319.16 g·cm^-3,实验于2018年8月开始。为了更好的对比目前容器育苗技术的先进性,本次研究选取了传统林木穴盘(A)、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B)、新型林木穴盘(C)。三种穴盘规格分别为:45 cm×55 cm×10 cm、45 cm×55 cm×8 cm、45 cm×55 cm×11 cm、21.5 cm×35.5 cm×11 cm。基质为珍珠岩、进口草炭。【结果】不同穴盘容器对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影响来看,B容器、C穴盘的生根时间、生根率、根长>5 cm比例、种子腐烂率均优于A穴盘的生根时间、生根率、根长>5 cm比例、种子腐烂率,而C穴盘的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其它两种育苗容器,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30天低温处理时:A穴盘与B容器相比萌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容器与C穴盘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40天低温处理时:A穴盘与C穴盘相比萌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容器与B容器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50天低温处理时:A穴盘与C穴盘相比萌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种容器与B容器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而50天的B容器与40天的B容器相比萌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故B容器40天低温处理是紫斑牡丹种子的最佳条件。【结论】通过实验得到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新型林木穴盘是林业育苗中最佳的容器育苗技术,并且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的侧根萌发率高于新型林木穴盘技术,因此,最终明确平衡根系轻基质无纺布容器适用于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滩歌林场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6种生防真菌、细菌防治牡丹根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生防菌对牡丹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的室内抑菌测定表明,6种生防菌均有一定抑菌效果,以康宁木霉菌Trichoderma koningii(TK1)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两个菌株(BA31、BXN)抑菌效果最好,均达80%以上;6种生防菌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BA31和TK1效果最好,每株2g,一个生长季节施药4次,防治效果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帽儿山人工林地表可燃物中的木质素降解真菌,探究木质素降解菌对不同森林地表可燃物的分解效果,以期找到能够有效降解森林可燃物的真菌菌种,为应用生物降解方法降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降低森林火灾发生概率与森林火险指数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方法】采集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的落叶松、胡桃楸、水曲柳纯林与胡桃楸-落叶松、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内的凋落叶,采用添加抗生素的麦芽浸粉(MEA)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培养,之后采用愈创木酚平板显色法进行初筛,根据测定菌株的显色情况及菌落圈与显色圈比值筛选高活性木质素降解酶菌株,复筛利用苯胺蓝平板脱色法对菌株木质素氧化酶系进行定性测定,对2次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及分子鉴定,然后以胡桃楸、水曲柳、落叶松3种可燃物样品作为分解基质,接入木质素降解菌单一及混合菌液,于28℃恒温培养7 d,分别测定经培养后基质中的木质素含量,分析木质素分解规律。【结果】由MEA培养基筛选出的9株真菌有5株在PDA-愈创木酚培养基上发生了显色反应,且菌株B6和Y3的R/r <1,即该2株菌能优先降解木质素;苯胺蓝平板脱色试验结果显示菌株B6和Y3均可使培养基蓝色褪去,即均具有LiP与MnP酶活性;经形态学及分子鉴定,菌株B6为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菌株Y3为桦褶孔菌Lenzites betulinus;地表可燃物样品降解试验结果显示,经单一菌液与两者混合菌液培养后,样品中木质素含量均有下降,且经混合菌液处理后的3种可燃物基质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降解效果;3种基质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水曲柳>胡桃楸>落叶松;菌种Y3对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较菌种B6好。【结论】混合菌液对可燃物中木质素的分解能力较单一菌液强;菌株B6和Y3之间无拮抗作用,混合后产生协同效应,使木质素降解酶系活力提高,从而可提高木质素降解率;菌种Y3降解能力强于B6;可燃物样品中木质素降解效果因基质不同而存在差异,阔叶可燃物比针叶可燃物易分解。经筛选出的木质素降解菌能有效降解可燃物中的木质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从而降低森林火灾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杨树烂皮病菌颉颃菌株的初步筛选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杨树烂皮病菌的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6种颉颃真菌中木霉的抑菌率最高为51%,而颉颃细菌4个菌株的抑菌率均在60%左右,说明颉颃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颉颃真菌;对B137等4株颉颃细菌的分子鉴定认为,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还有1株为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对杨树烂皮病菌有较好的颉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