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揭示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8个不结球白菜品系的单株产量和8个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性状间的关联度排序为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最大叶叶柄厚>叶片数>最大叶叶长>株高>最大叶叶柄长。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对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影响最大。在不结球白菜育种过程中,注重株幅、最大叶叶宽、最大叶叶柄宽性状的选择,同时兼顾其他性状的选择,可以获得单株产量较高的不结球白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藜麦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作用,对10个藜麦新品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分枝数、千粒重)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和茎粗与藜麦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7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51.60%藜麦单株产量的变异,株高(X2)和茎粗(X3)可以解释48.20%藜麦单株产量的变异,最优回归方程为Y=-102.340+1.040X2+3.257X3;株高和茎粗对藜麦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因此,在适宜种植密度基础上,将适当提高株高和茎粗作为云南昆明及周边地区高产藜麦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指标筛选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28个大豆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大豆产量进行综合评价及鉴定指标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0个产量相关单项指标转换为4个独立综合指标,性状累计贡献率为79.083%;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产量综合评价值(Y),对参试品种进行产量综合评价,筛选出了产量较高的大豆品种合农71、合农85、绥农26、合农75、黑农61及合农76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大豆产量评价数学模型,Y=0.122+0.736X1+0.465X2+0.168X3+2.527X4+0.326X5+0.289X6-0.313X8,平均估计精度为92.16%;筛选了7个核心产量评价性状,分别为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及4粒荚数,该模型可作为大豆育种材料产量评价及品种产量鉴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索东北半干旱区春玉米的最佳水溶肥管理措施是实现节肥增产的有效途径。试验在覆膜滴灌大田条件下,以‘迪卡159’为试验对象,研究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春玉米农艺性状及养分积累动态对水溶肥管理的响应。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产量(Y)与各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由强到弱依次为行粒数(X4)>穗粗(X1)>穗行数(X3)>穗长(X2)>百粒重(X5)。产量与穗行数和行粒数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4878.79+465.886X4+855.646X3(R2=0.863,F=18.92)。同时,氮、磷、钾肥均追施4次不仅有利于春玉米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还能促进出苗63天后氮、磷、钾养分的积累与分配。在水溶肥用量与施肥方式相同的基础上,分次追施氮、磷、钾肥对春玉米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谈佳玉  倪锦  沈建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31-135
通过研究影响南极磷虾虾肉质量的主要形态特性,丰富南极磷虾生物学资料,同时为南极磷虾脱壳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随机选取南极磷虾100尾,测定体长(X1)、头胸甲长(X2)、腹部长(X3)、尾扇长(X4)、头胸甲宽(X5)、腹部宽(X6)及虾肉质量(Y)7个形态特征,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形态特征对虾肉质量的影响效应。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的形态特征与虾肉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经通径分析和回归显著性检验,建立腹部长(X3)、腹部宽(X6)对虾肉质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Y=-0.187+0.008X3+0.032X6,回归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显示,腹部长与腹部宽对虾肉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是影响虾肉质量的重要形态特征指标,其中腹部长对虾肉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通过间接作用影响虾肉质量。  相似文献   

6.
乌塌菜主要植物学性状的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3个乌塌菜品种的株高、最大展幅、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最大叶柄长、最大叶柄宽、单株鲜重、单株叶片重、单株叶柄重、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内叶色泽、外叶色泽、叶片茸毛、叶柄色泽、叶柄凹平等16个植物学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乌塌菜的主要植物学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变异潜力,其中单株叶片数、单株叶片重、最大叶片面积、单株叶柄重、最大叶柄长、单株鲜重、最大叶柄宽和株高变异幅度较大,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最大展幅变异幅度较小;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最大展幅、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和最大叶柄长5个植物学性状累积贡献率为85.100 7%,可反映出乌塌菜主要植物学特征性状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7.
夏播绿豆不同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选用16份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产量与单株芙数和单芙拉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生育期、株高和芙长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单株芙数和百拉重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通径分析显示,主茎节数、百粒重和单株芙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高产育种选择中,应考虑到绿豆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各性状之间最佳关系,达到产量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羊茅种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吴佳海  尚以顺  牟琼 《种子》2000,(5):64-65
对高羊茅的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穗长>千粒重>茎重>株高》叶片重.7个性状与单椿种子产量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叶片重>株高>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茎重>穗长.叶片重、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对种子产量的贡献较大,茎重和穗长的效应较小,提高单株种子产量,要增加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并兼顾千粒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海岛棉新海系列的棉花品种(系)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株高、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单株铃数与株高、果枝数呈显著正相关;果枝节位与强度、衣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其它各性状均呈一定程度的正或负弱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单株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衣分与单株铃数、单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度、细度、强度与各品质性状呈一定程度的不显著正或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对单株皮棉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单铃重和衣分的贡献率较大.其它各性状对单株皮棉产量产生的正向或负向效应都不大.但是株高、果枝数、比强度通过单株铃数产生的间接效应的正向作用较大。研究各性状的相关关系可以指导我们对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
双低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小丽  王通强 《种子》2005,24(1):70-72
用35个双低油菜品种,进行株高、角果长、分枝高度等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一次有效分枝、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得与千粒重达极显著正相关(r=0.548 9**);而角果长、分枝高度和二次有效分枝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株高、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千粒重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0.679 0),其次是每角粒数(0.396 6)、单株角果数(0.377 3)和株高(0.309 5),而角果长等其它4个农艺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因此,在油菜高产育种中,应加强对这些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特别应注重对千粒重、角粒数、单株角果数和株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利用好小麦资源材料,对19份绵麦系列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等15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1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有23对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偏相关。产量与8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基本苗>千粒重>穗粒数>容重>株高>最高苗>生育期>有效穗;产量与6个品质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稳定时间>最大阻力>籽粒蛋白>面积>吸水率>湿面筋;蛋白质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最高苗>有效穗>基本苗>穗粒数>产量>容重>千粒重>株高>生育期;稳定时间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容重>最高苗>产量>生育期>有效穗>千粒重>株高>基本苗>穗粒数;面积与9个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的序次为:基本苗>穗粒数>千粒重>产量>株高>最高苗>有效穗>生育期>容重。供试材料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可被聚为三类,第Ⅰ2、3、4类育种时可以作为高产材料加以应用,同时Ⅰ3和Ⅰ4类群育种时可以作矮杆材料加以运用;Ⅰ1和Ⅰ4类群育种时可以作为优质品质材料加以运用。第Ⅱ类育种时可从粒重方面加以应用;第Ⅲ类从优质矮杆材料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遗传模型预测的方法,探究玉米轴部性状的遗传机理,以期为育种家指明育种方向,提高育种效率。以FBHJ和MBUB两亲本组配的含390个家系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植物数量分离分析软件包中的F2单世代分析方法,对其穗轴长、粒长、穗轴粗、粒宽、穗轴重、百粒重、粒厚等7个轴部相关性状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穗轴粗、粒长、粒宽3个性状最适遗传模型为A-0,即无主基因遗传;穗轴重和粒厚受2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存在加性-显性-上位性,符合B-1模型;穗轴长和百粒重由1对主效基因控制,最适模型分别为A-1、A-3,各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介于28.37%~59.11%,其中百粒重性状的遗传率最大。各性状均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Y)对其他农艺性状的回归方程为Y=-57.126+0.176X1+3.069X2+2.890X3+5.108X4,拟合度为0.723。通径分析中粒宽的间接作用和粒长的直接作用表现最大。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轴部性状的遗...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脊尾白虾低盐种群亲本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随机选取上海奉贤地区的脊尾白虾低盐种群亲本100尾(40尾抱卵和60尾未抱卵),分别测量体长(X1)、头胸甲长(X2)、头胸甲宽(X3)、头胸甲高(X4)、第一腹高(X5)、第一腹宽(X6)、腹部长(X7)、额剑长(X8)、尾节长(X9)、体质量(Y)等10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低盐种群亲本主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脊尾白虾低盐抱卵亲本的形态性状普遍高于未抱卵亲本,除体质量外,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抱卵亲本和非抱卵亲本的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低盐抱卵亲本的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尾节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尾节长的作用最大(0.900),在未抱卵亲本中,所有保留性状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头胸甲长的作用最大(0.747);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抱卵亲本和非抱卵亲本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开展杧果种质资源筛选工作,对杧果种质资源进行评价。以86份红河流域杧果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对9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及概率分级。结果表明,9个性状变异系数范围是4.7%~28.8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最小的是果实宽度。K-S检验显示,叶长、叶宽、叶柄长、可溶性固形物等4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单果重、果长、果宽、果厚、可食率等5个性状呈偏态分布,去除拖尾部分,也近似看作正态分布。9个数量性状均采用(X-1.2818S)、(X-0.5246S)、(X+0.5246S)、(X+1.2818S)4个点分为5级,使性状1~5级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0%、20%、40%、20%和10%。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单果重与果长、果宽、果厚、可食率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的开展可为杧果种质资源的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豇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给豇豆育种中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41份豇豆品种资源15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枯萎病发生程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与豇豆产量关系密切的单荚重和单株嫩荚数2个农艺性状,与株型、嫩荚长、单株花序数和单荚种子粒数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单株嫩荚数与开花期、叶宽和单株分枝数呈现显著负相关。15个主要农艺性状可以归纳为5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包括株型、初花节位、嫩荚长、单荚重、单荚种子粒数、单株花序数、单株嫩荚数和单株分枝数;第2主成分包括开花期、叶长和叶宽;第3主成分包括种皮颜色和嫩荚宽;第4主成分包括嫩荚颜色;第5主成分包括枯萎病发生程度。41份豇豆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25处分为2大类,在遗传距离为15处分为Ⅰ、Ⅱ、Ⅲ类,其中第Ⅰ类的品种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