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免耕山地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在低纬高原山区综合评价并推广免耕山地油菜最优的种植密度,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3—2015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10个种植密度的免耕山地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油菜种植密度的增加,倒伏指数增加,生育期、倒伏率、冻害率、冻害指数和白粉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有增加的趋势,而鸟害率和鸟害指数总体有下降的态势;(2)不同种植密度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单株生产力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角粒数和千粒重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不同种植密度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因子的关联度差异较大;(4)不同种植密度间的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推荐低纬高原山区免耕山地油菜最优种植密度为30万~36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综合评价并推荐免耕山地油菜最优的氮肥施用量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3—2015三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10个氮肥用量的免耕山地油菜产量及其农艺性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随着油菜苗期氮肥用量的增加,生育期、倒伏程度和白粉病发生有增加的趋势,而冻害程度和鸟害发生呈现下降的态势;(2)不同氮肥用量间油菜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生产力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和延长生育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3)不同氮肥用量间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综合分析丰产性和稳定性,低纬高原山区免耕山地油菜以苗期施用375~525kg/ hm2尿素为最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有效筛选并推荐丰产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好的免耕山地油菜化学除草技术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3-2015三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的9种化除处理进行杂草防效、丰产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免耕山地油菜杂草涉及3纲12目11科25属26种,其中以胜红蓟、辣子草、尼泊尔蓼和马唐4种居多,分别占杂草总数的43.80%、34.04%、10.40%和4.41%;(2)不同化学除草处理油菜主要农艺因子与产量的关联度有明显差异,其中,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关联度最大;(3)不同化学除草处理之间的防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药后30天防效在80%以上的有3个处理,其杂草防效分别为89.8%、89.6%和85.6%;(4)不同化学除草处理之间的油菜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产量居前2位的2个处理与对照清水、丙酯草醚、精奎禾灵、禾耐斯4个处理之间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两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52.25%和50.04%;(5)草甘膦+禾耐斯、草甘膦+禾耐斯+丙酯草醚+精奎禾灵2个处理在4个试点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均为很好,但前者比后者节省成本1065.0元/hm2。【结论】推荐低纬高原山区免耕油菜采用分段化学除草方法,即油菜播种前10-15天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4.5kg/hm2+油菜播后芽前用90%禾耐斯EC600ml/hm2对水600kg均匀喷施墒面和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不影响后作烤烟最佳移栽节令而获得大麦最高产量,确定不同播期下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以云南省主推多棱大麦品种‘保大麦8号’为供试材料,设6个播期,观察生育进程及产量情况,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不同播期烟后大麦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进程也相应顺延;播种至出苗所需天数随着播期推迟而增加;(2)烟后大麦最佳播期为9月30日—10月10日;(3)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有效穗和千粒重是影响烟后大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驻豆19为试验材料,设置6月14日、6月21日、6月28日、7月5日、7月12日及7月19日6个播期,分析不同播期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探讨夏播大豆驻豆19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播期不同,对大豆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影响也不同。不同播期对大豆出苗、开花及结荚所需天数影响不大,但对完熟期影响较大,7月19日播种大豆甚至未能正常成熟。就产量性状而言,随播期后移大豆产量逐渐下降,其中6月21日播种的大豆比6月14日播种的大豆有效荚数高,但不孕荚率也较高。生产上建议小麦收获后及时秸秆还田,采用免耕机械铁茬种肥异位方式播种大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远杂9307不同播期与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远杂9307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影响,荚果产量最大差异达21.8%,籽仁产量最大差异达29.77%;不同种植密度对远杂9307部分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远杂9307适宜播期范围为5月1—25日,适宜密度范围为18.0 ̄21.0万穴/hm2。  相似文献   

7.
利用奉贤1981—2019年逐旬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气象观测资料及1982—2019年黄桃产量数据,分析了黄桃产量的变化趋势及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并通过采用单要素指标及相关分析法着重分析2003—2019年黄桃全生育期各气象因子对产量的影响,构建了奉贤黄桃产量的气象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黄桃产量以2003年为界,由波动上升转为上下波动,2003—2019年产量变异系数为22.9%。黄桃果实膨大—成熟期气象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大,其次为花芽分化期、萌动—开花坐果期,落叶—休眠期较小。膨大成熟期气温(日照)在4—6月与产量呈正相关,而在7—8月为负相关,降水(湿度)影响与气温基本相反,其中7月下旬的最低气温、降水量、降水日数、日照均与产量呈显著相关;花芽分化期气温除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外均与产量呈正相关,且上年10℃终日及10、20℃有效积温与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花芽分化期各旬降水量(降水日数)与产量的相关性波动大;落叶—休眠期的干旱及暖冬带来的蓄冷量不足可能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建立的基于气象因子的黄桃产量最小二乘偏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可为黄桃生产及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8.
研究余庆县在海拔800m左右的生态条件下。同一施肥水平,不同播期对渝黄一号杂交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显著影响油菜产量.以第2播期(9月10日播种)产量最高.产量是164.7kg/667m^2;以第5播期(9月25日播种)产量最低,产量是136.3kg/667m^26。  相似文献   

9.
优质专用马铃薯不同播期、免耕与翻耕栽培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通过对脱毒马铃薯进行不同播期免耕覆草栽培与翻耕栽培对比试验,探索黔东南州低热地区(海拔500m以下)脱毒马铃薯在产量、生育期等方面的差异,并根据市场需求,以确定冬种脱毒马铃薯的最佳播期。试验表明:不同播期的免耕覆草栽培在产量上均高于不同播期的翻耕垄作栽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播期处理上,产量差异不显著,成熟期也基本一致,早播达不到早成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油菜新品系159GP10进行了不同播期(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与不同施氮量(N 0、90、180、240、360 kg/hm2)对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下,生育进程前期所经历天数相差较大,初花后,生育进程天数变化不大。不同氮肥处理下对油菜生育进程也有较大影响,不施氮处理成熟期最早,比360 kg/hm2处理的成熟期提前8天。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绿叶数、最大叶长和叶宽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但是植株根茎粗以180 kg/hm2最高。不同播期处理下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施氮的减少,油菜单株的株高、有效分枝数、主序长、全株角果数都相应减少,特别是全株总角果数减少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播期处理下,产量以10月10日处理最高(3315.84 kg/hm2),产量表现为10月10日9月30日10月20日10月30日;不同氮肥处理下产量以180 kg/hm2最高(3157.18 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评价并推荐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的山地油菜品种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采用灰色关联度、AMMI模型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典型的暖冬年(2012年)与冷冬年(2015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的7个参试油菜品种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暖冬年和冷冬年主要气象因子与油菜产量的关联度有明显差异;(2)AMMI模型中暖冬年的基因、基因与环境互作两者方差分量均显著高于冷冬年,而环境方差分量则明显低于冷冬年;(3)基因型与环境间的互作对暖冬年与冷冬年的主要农艺性状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低纬高原山区应主推‘云花油早熟1号’、‘花油6号’、‘玉红油1号’和‘花油5号’等优质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耐密植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播期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大豆主栽耐密植品种合丰51为试验材料,通过5个播期处理(S1为5月10日,S2为5月20日,S3为5月30日,S4为6月9日, S5为6月19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株高、主茎节数及百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大豆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S3处理达到最高值,为4214.3kg/hm2。因此,大豆品种合丰51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最佳播种时期为5月30日。  相似文献   

13.
赵彩霞  袁玉婷 《作物杂志》2023,39(2):51-110
为研究优质油菜大地95在西藏主要农区的适应性,在拉萨、堆龙、墨竹、贡嘎、扎囊、白朗、拉孜、昌都、林芝、阿里等10个县市进行试验示范,研究其农艺性状和产量,并分析了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大地95在西藏海拔3100~4000m农区种植可以正常成熟,2014-2020年在西藏10个示范点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总产量为1475.51t,总经济效益为1180.40万元,比对照品种增效明显。总之,大地95适宜西藏主要农区生态条件,其推广应用将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促进西藏优质油菜产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期对苦荞“黑丰1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播期对荞麦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合青海东部农区荞麦种植的时间,[方法]以苦荞黑丰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5个播种时间下生育期及其构成因素等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长,苦荞“黑丰1号”的产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A3处理时理论产量达到最高,为408.9kg/亩。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苦荞“黑丰1号”的生育期呈现出缩短的趋势,且各个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性;地上部农艺性状中的主茎分支数处理间差异显著;同时与产量相关的构成要素差异性明显,最终产量在A3处理时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红花在甘肃引黄灌区的适宜种植时间,以云红7号、YM18-6和大红袍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种植时间(3月16日、3月26日、4月6日、4月15日),研究不同种植时间对红花生育期、农艺性状、花丝和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时间的推迟,播种至出苗、出苗至现蕾阶段生育期显著缩短,全生育期也随之缩短;种植时间对红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均占主导地位,大多数性状随种植时间推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4月6日种植达到最高,3月26日达到次高,与其他种植时间差异显著;红花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适期种植可实现红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合理过渡,促使其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更加优质高产。甘肃引黄灌区红花适宜播种时间在3月26日至4月6日。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油菜新品种(组合)98P37-21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稻板田中开展不同播种量和移栽密度试验,研究其对油菜生长发育、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对直播和移栽油菜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直播油菜4.5~7.5 kg/hm2播种量范围内(密度27.3万株/hm2~38.7万株/hm2),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移栽油菜9.0万株/hm2~15.0万株/hm2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直播油菜以6.0 kg/hm2产量最高,移栽油菜以15.0万株/hm2产量最高,但高密度增产优势不明显,表明密度过大也不利于高产,甚至可能降低产量。随着播种量或移栽密度的增加,主茎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叶面积、一次有效分枝数、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地上部干重、单株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株高、分枝高度变高,叶面积指数变大。移栽油菜主要经济性状指标优于直播油菜,直播油菜产量和产值明显要低,但直播油菜节省劳力和减少投入,净收入却比移栽油菜多1735.7元/hm2,效益明显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