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MIKE FLOOD软件,通过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对大陆泽及宁晋泊蓄滞洪区现状条件下发生50年一遇洪水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并采用"96.8"洪水淹没资料对大陆泽环水村和宁晋泊艾辛庄洪水演进模型参数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报告基本吻合,模拟成果合理。此模型可以作为洪水风险图编制中洪水分析的依据,为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规划及防洪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累计地面沉降量的增加,蓄滞洪区内的洪水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以贾口洼蓄滞洪区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地面沉降分析,构建基于两种不同地面高程资料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对大清河百年一遇设计洪水进行演进模拟。通过比较地面沉降前后洪水演进过程、淹没水位和洪水淹没面积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在入流过程和蓄水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地面沉降会引起贾口洼蓄滞洪区前期洪水演进速度变缓,淹没水位降低,最大淹没范围增大。该结论可为滞洪区的防洪减灾及大清河防洪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二维非恒定流基本控制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根据蓄滞洪区内不同地形条件及洪水调度方案,以相应的水动力学方法,对模型区域的通量、蓄水量和洪水实时淹没水位进行计算,并考虑了公路建设中路基体积、涵洞尺度、取土方量对蓄滞洪区洪水演进的影响。采用小清河蓄滞洪区的历史洪水淹没资料进行模型验证,模拟了自然滞洪和分区滞洪两种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过程,模拟结果与历史统计淹没范围基本吻合,为蓄滞洪区中的工程建设和防洪影响评价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部地区暴雨融雪混合型洪水突发性强、流速大,严重威胁下游山前平原河段防洪保护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提高避洪应急转移工作效率,将洪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以典型的山前平原河流精河为例,基于MIKE 21建立河道及防洪保护区内的整体二维水动力学模型,模拟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的风险情况,在分析防洪保护区淹没水深、流速和洪水到达时间的基础上,给出了防洪保护区内的需转移单元、可安置区域和转移人口等信息,为防汛指挥部门在实际避洪转移安置工作中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历城区柳埠镇所在3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选用MIKE11模拟软件建立了一维河道沿程洪水演进模型[1],完成了不同量级洪水的演进过程模拟与分析。拟定了五种不同的洪水模拟方案,并对不同设计方案下的洪水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不同量级洪水沿程水面线动态结果、各断面洪峰流量及淹没水位结果和各断面淹没水深结果。结果表明:模型对山丘区小流域洪水演进过程整体模拟效果可信,可应用于实际山丘区小流域的预警指标的计算分析中;模型模拟结果符合河道洪水演进规律,可为该地区防洪评价及预警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天津市淀北蓄滞洪区为例,采用有限体积法剖分网格、建立泛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模拟塔基工程建设前后泛区的洪水演进进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建设对蓄洪过程的影响;构建工程局部加密网格模型,计算工程建设前后水力条件的变化量,分析电塔基础桩柱对局部行洪的影响,并采用局部冲刷公式估算局部加密模型冲刷深度。结果显示塔基工程建设后,不会明显影响淀北蓄滞洪区的总体洪水演进过程,对局部行洪影响也较小,所以在此蓄滞洪区建立塔基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淮河流域洪灾频发,情势越发严峻,时刻威胁淮河流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蓄滞洪区调蓄作用对洪水演进有重要控制作用,故研究蓄滞洪区对淮河干流防洪影响尤为必要。采用水动力学方法对淮河干流蚌埠至花园咀段进行水流演算,构建河网水流的数学模拟模型。在建模的基础上,用其模拟淮河水流变化规律,并与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相对一致,该模型具有适用性。同时,以花园湖蓄滞洪区为例,应用模型分析加入蓄滞洪区调蓄作用后蓄滞洪区几个重要参数对其干流防洪的影响,可实现对洪水演进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为淮河干流防汛调度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料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五泄江及其防洪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ike flood软件构建侧向连接的一二维动态耦合水动力模型。详细叙述河网及防洪保护区概化、水工建筑物设置、模型参数选取。模拟超标准洪水下,漫堤洪水在防洪保护区的演进情况,得到具体的洪水到达时间、淹没范围、淹没水深等信息。研究成果可为五泄江的洪水风险分析、防洪调度、避灾转移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饮马河(石头口门水库坝址以下)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 11、MIKE21以及MIKE FLOOD模型耦合进行了洪水演进数值模拟。通过对历史洪水进行模拟,以及对模型中参数的率定和验证,进而分析饮马河防洪保护区各溃口洪水演进及淹没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洪水分区空间合理,采用MIKE软件模拟精度高、效果好,成果可为防汛部门的风险评估、避险转移以及洪水风险图的绘制等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0.
沂沭泗流域沭西片防洪保护区外河洪水有山区性洪水特征,其特点是洪峰水位高、历时短、总洪量小,溃堤洪水过程的精确计算是保护区洪水分析的关键和难点。为了精确模拟溃堤洪水过程及其在保护区演进规律,构建了一二维实时动态耦合水动力学模型。河网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1993年、2003年和2012年的实测洪水资料进行了率定与验证;防洪保护区和骆马湖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区域调研和查勘测量等方式对模型进行了校正和优化;河道与保护区采用溃口进行耦合计算,实现河道与保护区水量实时交互过程的模拟,模型可以作为洪水淹没要素的计算平台。以沂河50年一遇洪水马头溃口为例,溃口进洪历时13.2 h,洪峰流量537 m3/s,进洪量833万m3;保护区内洪水演进速度快,淹没区总面积107.7 km2。结果表明,沂河马头上、下游河段发生溃决,洪水将沿着白马河向下游演进,可以结合淹没水深、洪水路径和到达时间对人员和财产转移进行转移和安置。  相似文献   

11.
基于MIKE软件构建了潖江蓄滞洪区一维水动力模型,并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通过分析北江干流(横石站)和支流潖江(大庙峡站)洪水遭遇情况,分为潖江为主、北江相应和北江为主、潖江相应2种工况,进而列出模型上、下边界条件。其中潖江各支流设计洪水采用集水面积内插法和面积比例法进行计算比较,2种方法结果非常接近,20 a一遇平均差0.9 cm,最大只差4.0 cm,推荐采用面积比例法计算成果。依此分别计算潖江其他频率水面线。潖江水面线可为潖江蓄滞洪区运行调度管理,以及水闸、泵站、堤防等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快速城市化改变了城市的水循环,加剧了城市暴雨洪涝问题.对城市雨洪地面产汇流计算,城市暴雨集水模拟研究的水文学、水动力学方法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城市雨洪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适用性较好的SWMM、In-foWorks、MIKE等雨洪模型的应用现状,以此为现阶段城市洪水模拟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蓄滞洪区的有效蓄洪容积是蓄滞洪区在分洪运用时实际能够蓄纳洪水的容积,是制定蓄滞洪区调度预案、实时优化调度方案的重要依据,内河洪水的调度将会占用蓄滞洪区内湖泊、圩垸及洼地的蓄洪容积,从而使有效蓄洪容积减少。选取汉北河龙赛湖蓄滞洪区,计算分析了不同频率内河洪水调度占用湖泊、圩垸及洼地蓄洪容积的变化特点,调蓄内河洪水后蓄滞洪区有效蓄洪容积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同时包括湖泊、圩垸和洼地的蓄滞洪区,调蓄内河洪水占用湖泊蓄洪容积显著大于占用圩垸及洼地蓄洪容积,内河洪水越大,占用湖泊与圩垸及洼地蓄洪容积的差别就越大。龙赛湖蓄滞洪区内河发生5年至50年一遇洪水时,在被占用蓄洪容积总量中,占用湖泊容积的比例达到97.9%~98.1%。(2)调蓄内河洪水减小蓄滞洪区有效容积随内河洪水频率的不同而改变,内河洪水越大,蓄滞洪区有效蓄洪的减小就越显著,龙赛湖蓄滞洪区内河发生50年一遇洪水时,有效蓄洪容积减小了约13.5%,而在发生5年一遇洪水时,有效蓄洪容积仅减小了7.81%。(3)当内河发生洪水并可能遭遇干流洪水时,蓄滞洪区有效蓄洪容积的减小将对干流防洪调度产生较为明显影响,应根据来水情况实时...  相似文献   

14.
洪水风险图绘制是防洪减灾工程措施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但可以有效的减轻洪水带来的灾害损失,而且可以为及时掌握洪水灾情提供预测,本文运用GIS反演技术,建立水力学洪水演进模型进行洪水风险分析,对蓄滞洪区进行危险程度分区,并计算不同运用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范围,经过渲染后的图层叠加获得鄱阳湖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鄱阳湖蓄滞洪区风险图的绘制将为各级水利防汛指挥机构的抗洪抢险救灾行动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合理的制定和实施蓄滞洪区长效管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二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方程,根据地形、地物特点,采用不规则网格技术,构建了大型复杂条件下的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动态分析模型,并选用典型年洪水实测资料分别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获得了较高的模拟精度。在此模型基础上,采用面向服务的整体架构及基于SOA技术路线的多层分布式应用体系架构,研发了洪水风险动态模拟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任意条件和任意工况下实时洪水演进分析和动态模拟,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灵活性,可为洪水调度、防洪减灾、工程建设与规划等多个领域提供决策支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蓄滞洪区蓄水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大黄埔洼蓄滞洪区蓄洪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研究为例,阐述了利用ArcGIS开发蓄滞洪区三维蓄洪仿真模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求对于一般的三维地形地貌的模拟具有借鉴性。利用ArcGIS9.0为开发平台,采用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结合编程语言Visual Basic对ArcGIS9.0提供的Arcscene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了蓄洪三维演示模块。所建三维演示模块能够计算蓄滞洪区的蓄水量和淹没面积,对蓄滞洪区蓄洪调洪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弥补了传统的二维可视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乐家花园排水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SWMM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型。研究采用2011-2012年之间含"7·21"洪水在内的3场降水事件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设计了4种建模方案旨在分析不同精细程度的模型结构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方案的确定性系数在0.81~0.91之间,峰量、峰现时间误差均在许可范围之内,初步反映出SWMM在该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随着模型参数的增加,验证期的模型精度反而有所降低,表明模型率定时可能存在"过拟合"现象。在观测资料有限的情况下,研究选择结构较为简单的方案4作为最终雨洪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入库径流随机性的存在使得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面临一定的风险,针对梯级水库调度的各个目标建立了联合防洪调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洪水预报中偶然误差的正态量化为基础,提出了入库洪水过程的随机模拟方法,基于对洪水频率进行分级考虑的思想构建了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风险计算模型,并给出了基于模拟最大熵理论的求解方法。应用于溪洛渡和三峡水库的联合防洪调度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与模型合理可行,能够给出不同预报误差时的风险大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为调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库溃坝洪水影响。【方法】以辛庄水库为例,通过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不同溃决方案下溃坝洪水演进过程,计算了下游高速铁路处淹没水深、流速、冲刷深度等,分析了溃坝洪水对下游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影响。【结果】水库未溃决时,溢洪道最大下泄洪水能够正常通过铁路涵洞,对下游工程影响较小;水库大坝正面溃决的影响要比侧面溃决的影响大,下游部分铁路路基顶面过水,影响铁路正常运行;大坝溃决后最大流速是未溃决时的2.15~2.48倍,涵洞处最大冲刷深度是未溃决时的1.56倍。【结论】二维水动力模型可较好的模拟溃坝洪水演进过程和淹没范围,研究成果可为水库溃坝洪水灾害预防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丹麦DHI 公司开发的MIKE系列水力模型,是在20 多年来世界范围内大量工程应用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发展起来的,在水资源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碧流河水库下游为研究对象,针对流量资料缺乏的水库下游河道,采用多种工况组合,利用一维河网模型系统MIKE11模拟分析其现状行洪能力,为水库实时防洪调度提供决策依据。而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库汛期风险管理水平、积极实施库堤联调,借助软件Arc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利用二维非恒定流模型Mike21对超标准洪水引起的淹没状况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