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技术研发团队建设是当今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剖析和归纳了企业技术研发团队的主要职能与特点,探讨了技术团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团队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速冻果蔬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分析了中国速冻果蔬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企业研发团队建设意识不强,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加工技术与设备制造水平低,高端品牌产品少等。提出了全面提升速冻果蔬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速冻果蔬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推进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促进速冻果蔬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后抗生素时代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状况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饲用酶制剂、饲用肽、饲用微生态制剂及植物提取物4类重要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研发技术和国内外生产应用现状,提出了我国主要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的目标与对策:重视微生物和基因资源研究,鼓励源头创新性研究;重点支持以生物技术为主的饲料添加剂研制平台建设,扶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团队;主攻关键产品研制技术,引导生物饲料添加剂技术与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是由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开展的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延伸和补充的科技支撑建设项目,是我省2009年第一批建立的创新团队之一。团队主要依托我省蔬菜产业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立足我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目标,研究领域涵盖蔬菜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新产品的研发、引进、改良和示范推广工作。通过8年多的研发,蔬菜创新团队育成的新品种、集成的新技术、创制的标准化加工工艺等成果,在全省蔬菜产业由2009年的112.95万hm~2发展到2016年137.24万hm~2,产业地位在全国得到提高的过程中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于2015年6月,是相对独立运作、服务企业、结构松散、任务紧密的科研团队。团队建设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玉米品种培育为核心,整合全院玉米资源研究、抗病虫鉴定、玉米育种技术(分子育种、单倍体技术等)、制种(种子加工)技术、单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和新品种测试示范等方面的优势科技资源,建立商业化育种模式。团队按"首席专家、核心决策专家、技术研发组"三级结构进行设计,形成"金字塔"组织模式,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团队成员来自院玉米研究所、作物资源研究所、植  相似文献   

6.
基于新产品研发团队这一临时性组织情境,探讨团队断裂带对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尤其是团队快速信任和知识转移渠道在其中的情境机制。通过选取本土企业内98个新产品研发团队的团队领导-团队成员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断裂带与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字型关系,团队快速信任和知识转移渠道均显著调节这一非线性关系。即在团队快速信任水平越高或知识转移渠道越丰富的情况下,团队断裂带与新产品研发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倒“U”字型关系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观赏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成立于2009年4月21日。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不打破农科教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建设以观赏鱼为单元,以观赏鱼产业为主线,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观赏鱼产业技术体系,为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都市型现代渔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计算机专业是培养"互联网+"时代下主要技术力量的核心专业,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团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的一项重要途径。文章主要阐述了教学团队基本概念、"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和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及其他省市创新团队引导下,天津于2017年初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工作。过去2年来,创新团队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新品种引进培育、技术指导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各项工作。实践表明,创新团队运行增强了成员间科研协作意识,加快了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拓展了农业科技培训范围和方式,促进了产学研融合,这些均有助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与产业化水平提升。针对性提出了促进天津创新团队运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观赏鱼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成立于2009年4月21日。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不打破农科教现有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建设以观赏鱼为单元,以观赏鱼产业为主线,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观赏鱼产业技术体系,为北京市观赏鱼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升都市型现代渔业的整体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为解决农林废弃物特别是秸秆废弃污染等问题,沈阳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于2005年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理念与技术体系,从2006年起,陈温福带领研发团队与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协作。经过多年研发与应用,企业利用炭化炉将农民田间地头的大量秸秆和废弃物制备成为生物炭,把其作为土  相似文献   

12.
四川是畜牧大省,以猪肉为主导的生产和加工成为引领产业的关键,但加工规模化程度低及加工量的不足,以及现代设备和技术应用滞后,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未来的目标,是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凝聚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和聚集产业企业集群,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技术攻关与产品开发,重点在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传统产品的现代技术和装备,特色川味预调理方便产品开发,以及屠宰副产物联产节能、高效环保利用等上取得创新性技术突破。本文以分析生猪产业及加工现状为基础,围绕产业发展目标与创新需求,重点研发技术与产品开发等进行了发展技术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设施园艺智能化装备技术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江苏大学设施农业装备研发团队在设施园艺智能种植装备、水肥药智能管理装备、智能化收获与运输装备、作物生长和环境信息监测装备与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4.
团队简介团队长期从事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有机污染物降解机理研究工作。研究针对土壤有机污染中的关键问题,以防护、修复和治理有机污染土地为主要目标,以功能植物内生菌为特色,构建植物-功能内生菌体系,探究微生物-植物-有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展植物内生菌防护有机污染的关键性原理研究、土壤有机污染生物治理产品和技术研发、功能内生菌资源库构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山东农业大学崔治中教授团队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一支由广西富凤农牧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取经团",来此学习原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技术。据介绍,该团队的实验室里几乎每周都有这样的"取经团"。而团队的科研成果之所以吸引种鸡养殖企业,是因其研发的防控技术能够从源头上切断禽白血病的传播,且技术实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种子产业科技进步的基本力量和决定性因素。制约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科研机制滞后于产业的发展,种子科研与开发长期脱节,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种子企业高素质人才缺乏。加快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主要对策是营造有利于种子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快种子科研体制改革,确立种子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种子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方式增强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种子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一研究团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橡胶林生态科研团队由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橡胶园生态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吴志祥博士作为学术带头人,主要围绕橡胶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植胶环境效应评估、生态遥感技术研发、中国宜胶地种植区划及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划定、多功能生态胶园建设研究与橡胶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等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一研究团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橡胶林生态科研团队由国家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橡胶园生态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吴志祥博士作为学术带头人,主要围绕橡胶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植胶环境效应评估、生态遥感技术研发、中国宜胶地种植区划及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划定、多功能生态胶园建设研究与橡胶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等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专业技术教学团队的建设在畜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能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职业教育工作,主要论述了畜牧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与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天津市淡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开始于2019年底,2020年组建了首席专家团队,团队有科研技术骨干11名,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团队主要承担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天津市淡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任务和其他科技计划项目。2020年,首席专家团队主要开展了大口黑鲈池塘养殖模式优化技术研究、稻田扣蟹培育模式构建技术研究和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应用示范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