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树无根系嫁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桑树嫁接育苗采用有根系繁育技术,技术不易掌握、成本高、成活率低。为了解决常规育苗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出了桑树无根系嫁接育苗技术,即把优良品种接穗芽嫁接在山桑系砧木上,通过山桑系砧木发根生成桑苗的最新育苗技术。该技术方法简单、成本低、成活率高、推广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桑苗嫁接体移栽育苗的接穗条采集与贮藏、砧木选择与预处理、嫁接时间与方法、嫁接体贮存与移栽技术;比较了桑苗嫁接体移栽育苗的技术优势,其与传统火焙接育苗相比,能有效减轻桑苗嫁接对天气的依赖,降低作业劳动强度,可提高嫁接成活率2.99个百分点,减少劳动用工17.44%,每667 m2育苗面积节本增效914.35元,经济效益明显;并有利于无嫁接育苗条件的地区,采用嫁接体委托加工的形式,降低嫁接苗运输成本,加快桑树新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3.
桑树芽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浙蚕区传统的桑树育苗方法是采用袋接法,该方法对接穗的采集与贮藏、嫁接时间、气候及土壤壅土均有较严格的要求,每一个因素都制约着桑苗嫁接成活率.芽接也是桑树育苗的方法之一,为探索桑树芽接育苗的在本地区的可行性,我们在九华乡桥头村王炎土户进行了两年桑树芽接与袋接比较试验,现简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一种新的桑树嫁接体营养钵育苗快速成园技术,该技术建桑园成本低,成活率高、成园早、见效快、综合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桑树嫁接原理,对现行嫁接技术进行改革。研究表明,不同桑树品种间,育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桑8号、盛东1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荷叶白、海宁桑,分别为91.1%、89.4%、86.3%、84.6%、82.0%和80.5%:利用本技术,自行育苗,经济效益为3535元/667m^2;生产嫁接体出售,出售单位经济效益1000元/667m^2(2.5万株),种植农户经济效益2290元/667m^2。  相似文献   

6.
基于北方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从砧木的选择、实用品种的选择、嫁接与无纺布育苗袋嫁接愈合体栽植及温室栽培几方面介绍了桑树快速育苗新技术,该技术比传统桑树育苗缩短了一年的育苗周期,桑苗成活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桑树育苗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我县桑树育苗以有性繁殖为主,传统的桑树育苗方法比较费时费力,几年来我站一直在摸索桑树免耕法育苗,2005年,在象州镇沙兰村谢堂德的3亩早稻田里进行桑树免耕育苗试验,获得成功,后来又在象州镇沙兰、石磨等村建立近20亩免耕育苗示范基地,桑苗长势喜人,技术基本成熟,与传统的育苗方法相比,该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现将这一新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徐天跃  陈继久 《四川蚕业》2004,32(2):25-26,24
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桑树栽培技术除投产桑高产优质外,同时能够在桑树建园上将育苗、栽植、嫁接、养形综合配套,做到省工、省本、快速,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现结合生产实际,对快速建园技术各环节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9.
2016年夏季,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进行了桑树营养钵移栽育苗试验。调查发现,采取遮阳网技术措施,营养钵移栽育苗成活率可达96%以上,出圃率能达到89﹪以上,实生苗的成活率、出圃率、壮苗率好于嫁接苗。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市利用桑树嫁接体营养钵育苗快速成园技术,与传统的一步成园技术相比较,具有十分明显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是拓植新桑园、推广桑树新品种的最快捷有效途径。其优点一是成本低,每667m~2只需嫁接体1500株,比传统的一步成园减少50%,按每株4~5分计算,加上塑料薄膜、棚架材料,新拓 667m~2桑园投入不足80元,只有大苗栽植桑园成本的1/4;二是成活率高,桑树幼苗在温床内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床内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大田移栽后的成活率达到98%以上,解决了传统的一步成园田间夏…  相似文献   

11.
吴士平 《北方蚕业》2003,24(1):43-43
桑树回圃育苗又称广秧回圃,具有花钱少、节省劳力、节省土地、方法简便、出圃快、成活率高、生长旺盛、保苗率高等优点,是干旱地区桑树育苗的创新.具体技术是:  相似文献   

12.
王梅莲 《蚕桑通报》1992,23(1):40-41,44
桑树绿枝扦插育苗,是在春蚕5龄期结合采叶养蚕,利用伐条桑的新梢和秋条的新梢作插穗,育成桑苗的快速育苗法。此法育苗技术简单,取材容易,成本低,成苗率高,土地利用率高,育苗时间短,且能保存种质,是快速育苗的一种好方法。我站于1988至1990年进行边试验边推广近10万株,收到了较理想的成效,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的基础是桑树,栽桑之前必须先育苗。如何繁育数量多、质量好的桑苗,一直是蚕桑专业技术人员多年来苦苦追寻的目标,至今还未得到较好的解决。桑树育苗可分为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大类,有性繁殖就是用桑树种子来播种,繁育实生苗。无性繁殖是用桑枝、桑芽来繁殖桑苗,又可分为嫁接育苗、扦插育苗、压条育苗等几种方法。不同的育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来选择。  相似文献   

14.
桑树硬枝温床扦插技术的改进与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桑树硬枝温床扦插方式、幼苗移栽方式、生根剂研制和桑苗管理等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提高桑树硬枝扦插育苗发根率和一步建园成活率,达到育苗快、建园时间短、效果好、成本低、技术简易、便于推广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桑园建设都要经过桑苗培植,栽桑成林,一般需要3~4年方可成园,不仅成园慢而且投资成本大,一直制约蚕桑发展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蚕桑科技人员经过反复实践.总结了一套桑树快速成园的捷径——嫁接体营养钵温床育苗快速成园技术。桑树  相似文献   

16.
黄建坤 《四川蚕业》2009,37(3):36-36
<正>桑树锯桩枝接技术是重庆市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桑树嫁接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明显的优势。1桑树锯桩枝接法的优点1.1嫁接成活率高。由于锯桩枝接技术要求比冬季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蚕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养蚕与桑树栽培研究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苏中、苏北综合试验站联合承办的"秋末冬初桑树绿枝扦插技术"现场会,于4月11日至12日在江苏省如皋市召开,来自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云南、陕西、山西、湖北等11个省的国家蚕桑技术体系基地县、研究所、高校的50多名专家和技术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秋末冬初绿枝扦插育苗技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如皋市蚕桑技术指导站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操作方法是利用秋末桑树的再生机能将生长的绿枝剪成具有4个芽的插穗,在插穗下部离芽1 cm处左右各削一刀成楔形,上端留1/4片叶,用专用的生根剂和促根剂进行处理后,插入沙壤土(或其它基质)中,促使插穗越冬生根;试验结果显示育苗成活率可稳定在80%~90%。用该方法培育桑苗打破了传统的只能在夏秋季进行绿枝扦插育苗的历史,在技术上取得了创新。  相似文献   

18.
<正>植株繁育除扦插外,常采取嫁接方法,嫁接繁殖具有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增加苗木抗逆性和适应性、更新品种等其他育苗方法没有的优点。但是,嫁接繁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受亲缘关系的限制,技术复杂难掌握等缺点。各技术员在操作过程中成活率不会达到100%,那么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有哪些?嫁接是将准备繁殖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体营养器官,接在另一株有根植物的茎(或枝)、根上,使两者愈合生长,形成一新的独立植株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宁南山区桑苗嫁接成活率低,出圃率低,生产用苗主要靠外调的现状,2008年春,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蚕桑课题组进行了桑树桑树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生根剂GGR、ABT、GGR、吲哚丁酸处理桑树硬枝插条,能显著提高桑树硬枝愈合生根率,其中使用吲哚丁酸的愈合生根率达90%以上,解决了宁夏桑树育苗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桑树嫁接期是在5月上旬左右,提前或延后均会影响嫁接成活率.最佳嫁接期是砧木芽苞膨大、树液流动时开始嫁接,嫁接历期10 d左右.这种常规的嫁接时间,因受春季干旱、低温等因素的影响,嫁接成活率较低.本文所述寒地桑树嫁接技术措施,是采用地膜覆盖苗床砧木,增加地温有助于砧木生长发育,比常规嫁接时间提前10d以上,采用地膜覆盖砧木与不覆盖砧木相衔接,使嫁接历期达到20d以上,缓解了有限的嫁接时间.在苗床嫁接之后再覆盖地膜,可有效地保温保湿,促进嫁接口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嫁接成活率,现将此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