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2,(34):54
<正>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历经10年,成功培育出的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是以体形特征标准、健康无病的长江水系原种中华绒螯蟹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经连续5代群体选育而成。该品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试选育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的生长性能,于2009-2010年通过在相同养殖环境、相同饲养管理、相同养殖密度的条件下,采用现实生产中先进的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技术主导模式,进行‘长江一号’中华绒螯蟹生产性对比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龄蟹种培育的平均规格、存活率,选育系与对照系无显著差异;性早熟比例,选育系分比对照系降低5%;2龄成蟹养殖,‘长江一号’选育系比对照系生长快,平均体重增长快21.64%,呈极其显著差异(P<0.01),单产平均提高21.22%。选育系的平均日增重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2.73%,平均体重变异系数比对照组降低19.14%。连续2周年的生产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长江一号’生长快、群体规格整齐、养殖存活率高、增产效果明显,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市场应用和产业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正"长江2号"是以引进的莱茵河水系中华绒螯蟹群体为定向选育基础群体,经4个世代选育而获得经济性状优良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系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选育,于2013年通过全国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4-2013)。一、生物学特征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属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其头胸甲明显隆起,额缘有4个尖  相似文献   

4.
中华巨葱 103号是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介卿先生和山东省曹县飞机场动植物开发基地在中华巨葱 1号、 2号基础上,采用优系选育而成。 特征特点: 1抗热耐寒,七、八月份高温季节,不缓苗, 0℃左右绿叶不衰,均能正常生长。秋播、春播产量差别不大,四季均可上市。 2葱白长 5  相似文献   

5.
鄂猕猴桃3号(金阳)是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选育的优良早熟黄肉型中华猕猴桃新品种,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长江1号"以体形特征标准、健康无病的长江水系原种中华绒螯蟹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经连续5代群体选育而成,是我国第一个长江水系河蟹新品种. "长江1号"形态特征显著,背甲宽大于背甲长,呈椭圆形,规格整齐,雌、雄体重变异系数均小于10%.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平均规格7.69克蟹种经210天的养殖,平均规格可达170克以上的优质商品蟹,生长速度比普通河蟹提高16.70%.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科学》2005,(6):76-76
神棉 1号 (地神 4 1) ,河南省黄泛区地神种业农科所选育 ;百棉 2号 ,河南科技学院选育 ;中棉所 5 0 (SGK中 394 )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 ;奥棉 4号 (奥试棉 4 10 1) ,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 ;鲁棉研 2 6号 (鲁 815 9)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 ;同舟棉 1号 ,新乡县七里营新植原种场、河南同舟缘科技有限公司选育 ;同舟棉 2号 ,新乡县七里营新植原种场、河南同舟缘科技有限公司选育 ;快丰 86 8(邯棉 10 2 )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扶沟县银丰种子有限公司选育 ;华杂棉 2号 (华杂 310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华竹鼠父系肉用性能的选育进展,选取0世代和1世代的1日龄中华竹鼠父系各300只,每个世代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统计两个世代中华竹鼠的成活率、均匀度和体重3个肉用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选育后,1世代的断奶鼠成活率、成年鼠成活率、断奶鼠均匀度、成年鼠均匀度较0世代提高4.7%,2.2%,2.9%和2.2%;断奶公鼠体重、断奶母鼠体重、成年公鼠体重、成年母鼠体重分别比0世代提高17.3、15.9、96.4和52.1 g·只-1,差异显著(P0.05),表明中华竹鼠父系1世代的肉用生产性能的选育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华竹鼠母系的种用性能的选育进展,选取0世代和1世代的1日龄中华竹鼠母系各300只,每个世代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统计两个世代的繁殖性能和后代生产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选育后,1世代的种用生产性能均比0世代有所提高,其中年胎次数、年总产仔数、年总产活仔数、断奶成活率、子代健康上市率、断奶重和体成熟重显著提高(P0.05),表明中华竹鼠母系1世代的种用生产性能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华竹鼠的圈养应激反应的选育进展,采用家系选育法降低中华竹鼠的圈养应激反应。经过两个世代的选育,2世代的各种圈养应激均比0世代明显降低(P0.05),说明中华竹鼠降低圈养应激反应的选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宜红壤旱地种植的耐连作花生新品种。[方法]对13个引进的花生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中花16号适应性强,在进贤温圳、新建石埠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和高产、稳产性,折合产量分别是3 181.59和3 371.57 kg/hm2,与CK相比增幅均在10%以上;中花12号属红皮花生种,有良好的抗病性和丰产、稳产性,在进贤温圳、新建石埠的产量均多达3 000 kg/hm2;中花9号对青枯病和白绢病的抗性差,但属黑皮花生种,且当病害发生不严重时,可获得3 300 kg/hm2以上的高产;5602-1、9311-801、赣花8号和粤优116等4个品种抗病性和稳产性表现一般,但可获得比CK更高的产量。[结论]中花16号和中花12号适合在红壤旱地广泛种植、推广;5602-1、9311-801、赣花8号和粤优116有利于改善目前花生品种落后、单一、老化的问题,也比较适宜在红壤旱地推广;中花9号适宜打造成地方特色,同时也增加了红壤旱地花生品种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南昌地区花生适宜性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西省南昌市花生连作障碍及栽培品种老化问题,对13个花生良种生态适宜性、产量及其抗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中花9号(黑皮花生)和中花12号(红皮花生)的产量高、抗病性强,具有色彩和保健特色,可作为特色产业链发展;中花15号和中花16号大粒品种的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在南昌市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粤优116和玉珠1号优势不明显,但仍可作为粤油256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筛选出适应四川生态环境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发掘优质的高油酸资源,进而促进四川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以16份本地及引进的高油酸花生品种为材料,用调查取样及数据分析法比较以上品种在经济学性状、产量、生长特点、抗性及单株产量等方面的表现.'中花415'、'冀花13'、'豫花37'、'开农1760'和'冀花16'在荚果大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自然条件下不同生长期怀集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中花11的农艺性状及叶茎根中抗氧化酶活性差异,为进一步挖掘药用野生稻的有利抗性基因及培育抗性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饱满的怀集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中花11种子进行常规催芽及营养液种植培养,培养至3叶期时进行移栽定植,测定农艺性状指标;继续用木村B营养液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分别于移栽后第30 d和抽穗期后第10 d对叶茎根取样,测定叶茎根中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怀集药用野生稻的发芽率(45.83%)显著低于栽培稻中花11(97.65%)(P< 0.05,下同),且生长至3叶期的时间显著长于栽培稻中花11;怀集药用野生稻的株高和地上高显著高于栽培稻中花11,但其根长、地上重和根重显著低于栽培稻中花11。不同生长期怀集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中花11的植株生长表型差异明显,表现为怀集药用野生稻叶面宽大、叶长较长、叶倾角大,植株分蘖数少、根系欠发达,植株穗数少、穗上着粒少、籽粒灌浆慢。在抗氧化酶活性方面,怀集药用野生稻叶片和茎的SOD活性显著低于栽培稻中花11,而根SOD活性在移栽后第30 d显著高于栽培稻中花11;叶片和茎的POD活性均在移栽后第30 d显著高于栽培稻中花11,抽穗后第10 d显著低于栽培稻中花11,根POD活性在2个不同生长期均显著低于栽培稻中花11;叶片CAT活性在移栽后第30 d显著高于栽培稻中花11,茎CAT活性在2个不同生长期均显著低于栽培稻中花11,根CAT活性则显著高于栽培稻中花11。【结论】怀集药用野生稻的种子存在深休眠性,萌发困难,其植株农艺性状及生长表型与栽培稻中花11差异显著,且在关键营养生长期具有较高的POD和CAT活性,即怀集药用野生稻具备高光效叶片生长特点及优良抗氧化特性,可作为今后有利抗性基因高效筛选和利用的优质野生稻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屯昌地区种植的苦瓜优良新品种,通过引进全国8 个优良苦瓜新品种对其农艺性 状、抗病性抗逆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院中华一号和桂农科1 号苦瓜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小 区产量分别为43.30,43.23 kg折合每公顷产量33 324.30 kg 和33 270.45 kg比枫木苦瓜CK分别增产16.43%和 16.24%其他参试品种也表现较好产量均极显著高于枫木苦瓜CK因此,中华一号和桂农科1 号苦瓜在农艺性 状抗性和产量等方面均表现较佳较适合海南冬季种植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唐向民  金刚  周琼  周瑞阳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660-1663
[目的]观察水稻MS5同源基因OsMS5-1/OsMS5-2双突变体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水稻MS5同源基因OsMS5-1、OsMS5-2在水稻雄性育性中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前期通过RNAi干扰技术创制的两个水稻MS5同源基因OsMS5-1、OsMS5-2的粳稻中花1 1干扰单突变体T1代为亲本,将其进行正反杂交以创制双突变体,以野生型粳稻中花11成熟花粉粒为参照,对双突变体的花粉粒进行碘—碘化钾染色及电镜扫描观察.[结果]正反交双突变体的花粉粒均未被染色,呈细小、不规则、透明状,其不育度可达100%,而正常可育的野生型花粉粒被染为深蓝色,呈较大而规则的正圆形.双突变体的花粉粒存在发育缺陷,其外形、萌发孔和花粉粒外壁均明显不同于正常可育的野生型中花11的花粉粒.[结论]水稻OsMS5-1及OsMS5-2基因双突变体花粉粒形态特征与野生型可育花粉粒存在一定差异,但两种双突变体不育花粉粒总体上差别不明显,可作为鉴别早期不育与可育花粉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赣中稻田土花生品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合赣中地区稻田土栽培的花生(Arachis hypogaca L.)品种。[方法]2013年对远杂9012、远杂005、湘花2008、虔油03-5、虔油99、虔粤1号、泉花551、泉花2197、中花16、粤油256(CK1)、汕油523(CK2)等11个花生品种进行稻田土栽培试验,对其出苗率、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从产量角度来看,各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泉花551、虔油03-5、中花16表现较好,其中虔油03-5在决定产量的重要因子(如总分枝数、结荚枝数、单株总果数、百果重、百仁重)方面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粤油256、汕油523)。从抗病性来看,泉花551、泉花2197、中花16抗叶斑病能力较强;但是,泉花551、泉花2197在稻田土栽培条件下,易于感染青枯病,而虔油03-5对青枯病的抗性较强,且叶斑病极少,无锈病。[结论]虔油03-5比较适宜在赣中地区稻田土栽培。  相似文献   

18.
OsVIP1 RNAi转基因水稻植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阐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分子机制,进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提高农杆菌转化水稻效率,以水稻品种中花11为遗传转化受体材料,利用RNAi技术对水稻中拟南芥AtVIP1蛋白的同源蛋白进行了功能研究。通过同源性比对得到水稻中拟南芥AtVIP1蛋白的同源蛋白序列,命名为OsVIP1,构建了该蛋白基因2个片段(R1和R2)的RNAi表达载体pDS1301-2-R1和pDS1301-2-R2,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分别转化水稻中花11。对转基因抗性愈伤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由携带pDS1301-2-R1和pDS1301-2-R2载体转化的抗性愈伤的形成受到一定程度抑制。经PCR检测,证明2个片段R1和R2均成功整合到再生水稻植株基因组中;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部分RNAi转基因植株中OsVIP1基因表达被成功抑制。  相似文献   

19.
为预防高温天气对超级稻的影响,通过灌水深度和灌水时期试验,研究了超级稻产量和结实率对不同灌水深度和不同灌水时期的响应及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深度处理产量及结实率存在显著差异,灌水能提高产量和结实率,灌深水的效果比灌浅水好。不同灌水时期处理,灌水提高产量和结实率的幅度不同,效果最好的是在幼穗分化五期 ̄齐穗。不同灌水处理影响产量和结实率的原因是灌水能降低田间温度、减少日平均温度≥30℃或最高温度≥35℃天数以及灌水时超级稻发育对温度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0.
农杆菌转化花粉愈伤组织获取纯合的转基因水稻植株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玉米转座子Ds导入粳稻(OryzasattvaI.subsp.japontca)中花11的花粉愈伤组织中,基因转化以对除草剂PPT有抗性的Bar基因和潮霉素抗性基因Hpt为选择标记.共获得了18个独立的转基因绿苗,其中单倍体11株,二倍体7株.转基因植株均抗除草剂BASTA.考查了二倍体植株种子后代(T1)对BASTA的抗性,7个株系的所有植株均抗BASTA,而未发生感抗分离,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是纯合的.PCR和Southernblotting的研究支持上述结果.对获得纯合转基因株系的各种方法做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