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不同迹地类型更新红松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与落叶松迹地更新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不足80%,幼树生长不良,土壤养分含量低,林木质量低劣,而次生林和荒山荒地迹地更新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0%以上,林木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林木质量优异.所以今后营造红松速生丰产林,应以次生林和荒山荒地迹地为宜.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临时标准地法,对赤松林采伐迹地更新的日本落叶松纯林和与五角枫的混交林进行了林木生长量和土壤调查,初步认为,更新是成功的。日本落叶松幼龄期生长表现良好,比赤松林生长量提高2~3倍。但纯林有酸化土壤的趋势。因此,建议生产单位营造落叶松与耐荫灌木的混交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省岫岩县4种不同迹地类型更新落叶松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迹地类型更新落叶松,应选择皆伐迹地,退耕地和荒山荒地,不能在涝洼地上造林.退耕地和皆伐迹地更新落叶松保存率达85%以上,10年后的各项生长指标优于荒地和涝洼地,退耕地、皆伐迹地、荒地林木形体变化,基本遵从正态分布,以健康木为主,占50%左右,优势木占30%,劣势木占20%.而涝洼地以劣势木居多,呈正态分布.退耕地和皆伐迹地林木离散度比较稳定,自然稀疏率不足20%,林分质量较好 ;而涝洼地离散度偏大,自然稀疏率达51 .8%,林木质量低劣.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境内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伐利用后形成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兴安落叶松林8块标准地每木定位数据,分析林木分布格局和样方(5 m×5 m)林木株数对枯立木株数影响,探讨了林分大树和更新幼树位置与枯立木位置的关系,阐明了枯立木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各树种枯立木比例,随树种组成成数增加而增大。枯立木主要在更新幼树阶段形成,径级分布集中在4径阶以下,其株数占总数的比例平均达82.2%。在更新幼树(含枯立木)中,生成枯立木的比例平均达8.8%。2)枯立木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木分布格局、样方林木株数和更新株数与枯立木株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林木分布格局对枯立木分布格局无显著影响。林木聚集度越大,形成枯立木的可能性越大,数量也就越多。3)枯立木位置与更新幼树和大树位置有显著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落叶松和白桦相互关系。枯立木出现位置主要在大树和更新幼树集聚区域。大树对枯立木形成影响较更新幼树大,而且均以落叶松较白桦明显。白桦更新幼树对落叶松枯立木的形成,无显著影响。受影响的枯立木主要是枯立木株数中所占比例和树种组成成数较高的树种。影响枯立木位置的林木主要取决于其样方内位置和林木株数。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材质好、用途广、耐腐朽、生长较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乌兰察布市次生林林区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引栽至今,现有6.9万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一、华北落叶松生长情况分析 林木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树种生物学特性及林木所处的生长环境(地形、气候、土壤等)与经营措施.笔者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厂汉脑包林区对华北落叶松、油松、樟子松的生长量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见表1). 表1表明:在各个龄阶,华北落叶松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均大于油松、樟子松,尤其是高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6.
我场自一九六二年以来,引种了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西伯利亚落叶松等进行了育苗。从一九六六年起,开展了落叶松人工更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说明落叶松在引种上有着很广阔的前途。但在工作中由于受到 .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致使落叶松人工更新未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截止目前,我场一部分落叶松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对人工落叶松林木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人工落叶松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是我省主要的针叶树造林树种,约占全省造林面积的60%。但因品种不同,其抗冻能力和生长速度都有明显差异。为选择良种,在四平地区伊通苗圃对不同种类落叶松做了种的比较试验。现将苗期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材料 1.种子来源供试种子有来自日本北海道的日本落叶松(L kaempferi (Lamb)Carr)、山西省五台山的华北落叶松(L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朝鲜北半部的朝鲜落叶松(L olgens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落叶松人工幼中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安落叶松是牙克石林区乡土树种。落叶松人工林郁闭成林后,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开始分化。据调查15—16年生落叶松人工林被压木占16%,中层木占65%,上层木占19%,林木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为了保证立木生长有适应的营养面积,合理调整立木密度,充分利用地力,改善林分环境条件,促进林木迅速生长,缩短培育周期,发挥森林的生产效能,尽快培育出材质好数量多的后备用材林基地。我们于一九七九年秋开展了对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960年起,我院自朝鲜引进日本落叶松、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和自山西省引进华北落叶松等种子,在我院教学试验林场进行育苗造林。其生长表现均良好,而以日本落叶松生长尤佳。1975年我们对定植的落叶松进行了优选、采种繁殖。由于种类混杂和天然杂交的影响,苗木分化很大。为了建立各种落叶松种子园,我们于1978年选用华北落叶松作砧木、日本落叶松作接穗进行嫁接繁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呼盟次生林区是我区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杨树等。但林木病虫害不断发生,并且迅速蔓延,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甚至大面积死亡。常见的主要林木病虫害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球蚜、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樟子松球果象甲、松梢螟、樟子松烂皮病和针锈病,阔叶树种的害虫有柳毒蛾、柞树潜叶蛾和山杨蛀干害虫。某些地区还发现了球果、种子以及苗圃害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选优     
一、前言 落叶松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是我省山地造林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目前我省营造的落叶松林主要有三个种一个变种: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朝鲜落叶松、日本落叶松。这几个品种各有不同的特点:日本落叶松生长快,但苗期贪青、顶枝木质化晚,往往发生冻梢、换头现象,树干基部多成弯曲状;长白、朝鲜落叶松干形通直,但在幼年时期容易感染早期落叶病;华北落叶松比较耐干旱,但在辽东地区上山后生长不如其他三个树种快。 目前我省落叶松种源缺乏,种子的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林业生产日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早期落叶病为我国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我省从一九六○年左右先后在长春、吉林、通化等地发现该病,以后发病面积逐年扩大,至今几乎全省所有落叶松人工林均有该病发生,影响着林木生长.历年发病严重的林分,林木树高、胸径、材积年生长量均减少50%左右,甚至有的死亡.所以对早落病进行防治是保证林木速生丰产,巩固现有造林成果的重要措施. 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从一九五八年开始,对该病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原:Mycosphaerella larici—leptolep is K.lto ct Ksato子囊菌。二、被害树种:落叶松、千岛落叶松、朝鲜松等。三、症状:被害林木,在8月下旬—9月,远望是一片红色。被害针叶从7月上旬由尖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人工林择伐林冠下更新红松生长及经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辽东山区现有长白落叶松生产力低的问题,从1969年开始在草河口30年生长白落叶松林中进行择伐林冠下更新红松试验。结果表明,林冠下更新红松10年时伐除上层木,林木生长加快,并能抑制结实与分权。23年间林分总蓄积为皆伐地的103.6%,为对照区的137.2%。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辽东山区现有长白落叶松生产力低的问题,从1969年开始在草河口30年生长白落叶松林中进行择伐林冠下更新红松试验。结果表明,林冠下更新红松10年时伐除上层木,林木生长加快,并能抑制结实与分权。23年间林分总蓄积为皆伐地的103.6%,为对照区的137.2%。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地类日本落叶松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地类更新日本落叶松效果差异较大,选择残次林皆伐迹地和退耕地更新日本落叶松效果较好,成活率在95%以上,保存率在85%以上,更新10年后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比落叶松皆伐迹地提高23%和31%.标准木达到73.8%,是更新造林较理想的迹地类型;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日本落叶松,其成活率、保存率、年均生长量、土壤的养分含量等均较低,所以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是辽宁东部山区用材林更新造林的重要树种,在辽宁省实验林场进行了不同种-种源落叶松的更新造林试验.方差分析和树干解析表明,不同种落叶松生长量差异明显,试验的4种落叶松,辽宁省实验林场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大孤家林场日本落叶松次之,但二者差异不明显,长白落叶松较日本落叶松生长量次之,日本落叶松嫁接苗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20.
辽西地区华北落叶松造林立地条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不同立地类型上营造的华北落叶松成活率生长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海拔高度、坡向和土层厚度对华北落叶松的生长有较大影响,选择海拔在800 m以上,基岩母质以微酸性的花岗岩、片麻岩、基性岩,坡向以北坡等立地营造华北落叶松,将有较大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林木生长量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