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江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天气和品种条件的制约,一直没有夏秋作西瓜栽培的习惯。但夏秋作西瓜,特别是小西瓜,品质优,价格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为了大力发展夏秋作小西瓜,我们于1996~1998年进行了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现将3年来的试验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市大棚西瓜由于采用了膜下软管微滴等新技术,西瓜收获期由原来的6月份延长到10月份,但夏秋季节西瓜上害虫危害十分严重,主要有瓜绢螟、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等,田间发生量很大,加之世代交替,给害虫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我们对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省平湖市夏秋季节气温高,雷阵雨天气多,空气湿热,对西瓜生长不利,抓好西瓜生产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并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才能取得优质、高产、高效。1品种推介根据近年来新品种引进和示范推广情况,适宜平湖市夏秋季大棚种植的西瓜品种主要有翠铃、花仙子、小富等。这些品种主要特点,一是耐热性好,  相似文献   

4.
西瓜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地区西瓜品种繁多,近年来,许多个体种子商受利益驱动盲目引进品种,导致西瓜种子质量参差不齐,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进一步丰富当地西瓜品种,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新品种,我们引进了  相似文献   

5.
早春小拱棚西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早春小拱棚西瓜种植在荆门市西瓜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是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为筛选出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抗逆性强和品质佳的早熟西瓜品种,为早熟西瓜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组织了6个早熟西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参试品种共6个。京欣1号(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特早花(北京北农西甜瓜育种中心)、郑艺4号(郑州西甜瓜研究所)、春光(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原8号(湖北省荆门市大农种业)、春秋蜜(湖北省  相似文献   

6.
杨俊 《吉林蔬菜》2003,(2):20-21
为错开西瓜大量上市的旺季,向后推迟以延长西瓜供应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我市连续两年(即1999年~2000年)在海拔1 000米的地方进行晚熟西瓜高产优质栽培试验示范。现将晚熟西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德泉 《蔬菜》2003,(12):38-38
近年,平阴县蔬菜局积极推广“拱圆棚早春西瓜—夏秋番茄”栽培模式,每667 m2产西瓜4 000 kg、番茄5 000 kg,总收入达9 000元。该模式充分利用拱圆棚设施,冬春季节覆盖薄膜种植西瓜,夏秋季节利用棚顶部旧薄膜,在棚裙处覆盖防虫网种植番茄,既保证了早春西瓜生产所需的棚内温度,又能够在夏季防雨防虫、降低棚温,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一、茬口安排早春西瓜进行嫁接育苗,1月上旬播种砧木,砧木苗真叶长至1 cm时进行接穗播种,砧木第1片真叶充分展开、接穗2片子叶平展时为嫁接适期。西瓜5月上中旬采收,6月中旬拉秧。番茄播种期为5月中下旬,9月中上…  相似文献   

8.
西瓜生产是我市近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但目前生产上种植的西瓜品种多是新红宝等老品种,虽然产量高,但存在皮厚,果实籽粒多,空洞,瓤色浅等缺陷,而抗病优质的黑皮瓜,花皮瓜,小型瓜深受消费者和瓜农的喜爱,而且市场开发前景看好,为了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我市于2002年引进了深圳市澳鑫利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非洲黑巨人”大型西瓜品种进行多点试种,示范,经过多年的种植表明:该品种具有少籽,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夏秋茬西瓜的栽培能充分利用大棚设施,热、光等自然条件,补充市场淡季供应,提高大棚种植效益。如品种选择和栽培措施得当,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1品种的选择夏秋茬栽培的西瓜,因全生育过程都处于高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气候和传统种植模式影响,长江流域西瓜上市主要集中在6月底至7月底,此后供应量急剧减少。正值炎热天气,生产上却只有少量夏播迟西瓜上市。由于大部分是自根西瓜,易受高温、暴雨等多种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生产风险极大,运用嫁接栽培能有效缓解此矛盾。特别在当前大、小麦面积逐步缩小,油菜面积逐步扩大的条件下,利用满幅油菜后作田,种植嫁接迟西瓜,西瓜收获后种植夏秋蔬菜的模式,667m2可净增收1800元左右。1品种选择油菜选择双低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如华杂3号、中双4号,西瓜选择生长势强、耐高温、坐果性好的中…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西瓜生产大国,西瓜已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从目前西瓜发展现状来看,随着西瓜品种的多样化,西瓜生产也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的趋势,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的过剩或不平衡,使西瓜种植效益下降。其主  相似文献   

12.
夏秋西瓜价格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但西瓜年年连作,造成枯萎病发生日益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近几年各地采用嫁接技术解决西瓜枯萎病,效果良好,但嫁接成活率低,特别是夏秋西瓜,嫁接季节天气高温、干燥,虫害频繁发生,增加了嫁接苗成活的难度。根据夏秋西瓜嫁接实践,将提高嫁接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综述如下。1 选用合适的西瓜嫁接砧木 嫁接西瓜砧木的选择应同时具备3个条件,第一抗枯萎病能力强,第二与接穗亲和力强,第三对西瓜果实的品质无不良反应。据报道,葫芦砧优于南瓜砧,葫芦品种间无较大的差异,可因地制宜利用当…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西瓜生产大国 ,西瓜已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从目前西瓜发展现状看 ,随着西瓜品种的多样化 ,西瓜生产也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的趋势 ,出现了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的过剩或不平衡 ,使西瓜种植效益下降。其主要问题在于普通西瓜品种面积过大、品质较低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消费国 ,市场需求很大 ,只要种植户能紧跟潮流 ,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 ,提高栽培技术 ,就一定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众多优良西瓜品种中 ,无籽西瓜以其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好而在各地市场销售中明显比普通西瓜畅销。…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小西瓜种植品种目前以黑美人类型为主,为扩大适合海南生产外销小果型西瓜品种类型,增加生产收益。2005年下半年海南省种子站和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组织征集国内外小果型西瓜品种20个进行了品种试验.2006年1月9日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鉴评,同时组织育种单位、西瓜产区市县农技推广部门、西瓜种植大户等现场观摩。  相似文献   

15.
夏秋作小西瓜,价格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但是夏秋季气温高、雨水多,种植小西瓜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品质差,而且农药残留严重,因此夏季成为小西瓜生产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特点,解决了平原地区夏秋季种小西瓜难问题。高山地区生态环境良好,有机肥充足,生产小西瓜有着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瓜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瓜菜》2016,(1):1-7
中国是西瓜生产与消费第1大国,2013年我国西瓜播种面积为182.82万hm~2。我国的西瓜育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西瓜品种已经实现了至少5次品种更新换代,经历了农家品种、固定品种、杂交1代、抗病育种、品种多元化等西瓜育种时期,采用引种、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利用、多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育种手段,育成了不同时期西瓜主栽品种,基本实现了我国西瓜良种杂交1代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西瓜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的西瓜育种进行回顾和展望,为提高我国的西瓜选育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实施“中国大豆振兴发展计划”,我市重点发展大豆种植,去年全市大豆种植达到667 hm2。笔者摸索出一套栽培管理简单易行的种植模式——西瓜大豆间作,比单种大豆效益明显提高。一、茬口安排3月底4月初种植西瓜,播后覆膜;4月中下旬在西瓜伸蔓的相反方向破膜种大豆;6月底西瓜开始上市,西瓜在田间覆盖面积达到最大值,此时西瓜叶高和大豆株高分别为29.8 cm和54.5 cm,田间分布为明显的上下两层,互不遮掩。7月中旬是大豆分枝形成最快最多的时期,正值西瓜拉秧的季节,收瓜后及时拉秧,为大豆增加分枝、形成扇面株型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二、品种选择西…  相似文献   

18.
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果品之一,产量和面积在世界10大水果仅次于葡萄、香蕉、柑橘、苹果,居第5位,同时又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夏令水果,占夏季上市水果总量的70%以上。河南省西瓜生产历史悠久,名扬天下,很早就有“开封西瓜甜到皮”的美称。在西瓜的育种及栽培水平方面河南也居全国前列,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西瓜已成为河南省农业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食品的追求向着精品高营养、高品质方面转变。特种小西瓜以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外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礼品西瓜、冰箱西瓜,现在风靡市场,加上生产周期短,管理容易,而且能在不同季节生产,成为西瓜生产发展的新趋势。为了寻找适合长春地区种植的高品质小西瓜品种,我公司 于2000年春季从台湾农友公司购入三种特 种小西瓜品种:小兰,金美人,黑美人。经过一 年的生产栽培,我们发现这三种小西瓜特别 早产、丰产、抗病力强,品质较当地品种好,因 此产品成为宾馆、酒店及其他…  相似文献   

20.
翠玲西瓜     
翠玲是宁波市种子公司1998年从台湾引进试种的小型西瓜,市场售价高,产量高,栽培效益好,深受广大农民及消费者欢迎。2000年扩大种植20hm^2,2001年继续扩大种植53.3hm^2,占当地同季同类面积的20%,成为宁波市夏作小西瓜主栽品种之一,并在嘉兴、台州、湖州等地区扩大种植,亦已成为当地夏秋作小西瓜的主栽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2005年栽培面积达200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