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华 《花卉》2014,(10):31-31
细裂玉凤兰(Habenaria leptoloba)仅分布于我国广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多生于低海拔的林缘湿地草丛中,地生兰,地下有肉质长圆形块茎,近基部有3-6片叶,叶片披针形或线形。  相似文献   

2.
<正>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又名苇草兰、禾叶兰,为兰科竹叶兰属多年生草本。株高40~8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地下根状茎常在连接茎基部处呈卵球形膨大,貌似假鳞茎。茎直立,常数个丛生或成片生长,圆柱形,细竹秆状,具多枚叶。叶线状披针形,薄革质或坚纸质,先端渐尖,基部具圆筒状的鞘。花序总状或基部有1~2个分枝而成圆锥状,具2~10朵花,但每次仅开1朵花。花粉红色或略带紫色或白色,萼片狭  相似文献   

3.
赵杰 《河北果树》2013,(6):55-56
<正>1沙棘的生态特征1)枝。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嫩枝褐绿色,密被银白色而带褐色鳞片或有时具白色星状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黄色或锈色。2)叶。单叶通常近对生,叶柄极短。叶片纸质,狭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8 cm,宽约1 cm,两端钝形或基部近圆形,上面绿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状毛,下面银白色或淡白色,被鳞片。3)花。花外银白色,内黄色,花瓣4瓣,花芯淡绿色,花苞球状,嫩绿色。花期4-5月。4)果。果实圆球形,直径48 cm,宽约1 cm,两端钝形或基部近圆形,上面绿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状毛,下面银白色或淡白色,被鳞片。3)花。花外银白色,内黄色,花瓣4瓣,花芯淡绿色,花苞球状,嫩绿色。花期4-5月。4)果。果实圆球形,直径46 mm,橙黄色或橘红色。果梗长16 mm,橙黄色或橘红色。果梗长12.5 mm。种子小,黑色或紫黑色,有光泽。沙棘属阳性树种,喜光,耐冷热,耐风沙及干旱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沙棘通常2年开  相似文献   

4.
<正>荠菜又称护生草,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山野菜的典型种类。它营养丰富,药食兼用,人工栽培价值高,开发潜力大。1生物学特性茎直立,单一或基部分枝,背单毛、分枝毛及星状毛。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或羽状分裂,顶端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圆形;茎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小,白色。短角果扁  相似文献   

5.
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 L.)为萝藦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60cm~100cm。茎基部木质化,全株含白色汁液。幼枝被白色柔毛。节明显,叶对生,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长6cm~10cm,先端渐尖。叶基部狭窄成柄,叶柄长约1cm。叶中脉及叶柄被细柔毛。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有梗,着花10余朵。朱红色或深橙红色花冠5深裂,呈下垂弯曲状,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副花冠裂片5枚,矗立呈兜状,金黄色,十分别致美丽。副花冠下部与雄蕊柱合生,雄  相似文献   

6.
马萱  岳瑾  徐践  李聪晓 《蔬菜》2003,(7):36-37
薄荷(Mentha haplocalyxBrip.),又名蕃荷菜、升阳菜。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株高10~100cm,全株具有浓烈的清凉香味。根状茎细长,白色或白绿色,具节。地上茎基部稍倾斜向上直立,四棱形,上部被倒向微柔毛及腺点。单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椭圆形,两面沿叶脉密生微毛或具腺点,叶缘基部以上具整齐或不整齐扁尖锯齿。轮伞花序腋生,常由多朵花密集而成;花萼管状钟形或钟形,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点;花冠淡紫色,外被微毛,冠檐4裂。小坚果长圆形,黄褐色,无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一、营养价值及食用方法薄荷的鲜嫩叶片多制成饮品,如与茶…  相似文献   

7.
蒲公英是一种菊科野生植物,蕴藏量大,没有污染,是民间颇受欢迎的大众山野菜之一。近年来大城市一些高雅的饭店也做为绿色食品,倍受消费者喜爱。蒲公英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高,疗效可靠,极有开发、利用的价值。1 形态特征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体内含有白色乳汁。根圆椎状。基生叶,莲座状,叶基部成狭叶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羽状深裂侧裂片4~5对;边缘羽状浅裂或波状齿裂;多有蛛丝状毛,也有少数无毛。冬未春初抽花茎,数个,顶生头状花序,上部密被蛛丝状细毛;…  相似文献   

8.
松华 《花卉》2013,(10):37-37
地旺兰(Cymbidium devonianum)又名福兰,是一种地生兰,叶生于假鳞茎上,倒卵状披针形,革质,具有突出的中脉,基部渐狭成叶柄状。  相似文献   

9.
‘紫韵’玉兰是由黄山木兰‘绿星’(母本)和多瓣紫玉兰(父本)杂交育成的玉兰新品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株形紧凑,叶形长椭圆形、倒卵状长椭圆形,花被片背面白色,基部1/2~2/3紫红色,具较粗紫红色中脉直达瓣顶;腹面白色。花期3月下旬—4月上中旬,果熟期8月。  相似文献   

10.
陈德华 《花卉》2016,(1):38-39
正流苏贝母兰(Coelogyne fimbriata)为兰科贝母兰属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匍匐。假鳞茎密集,狭卵形至近圆柱形,顶端生2枚小叶。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纸质。花葶从已长成的假鳞茎顶端发出;总状花序通常具1~2朵花,但同一时间只有1朵开放;花淡黄色或近白色,仅唇瓣上有红色斑纹;萼片长圆状披针形,远较花瓣宽;花瓣丝状或狭线形,与萼片近等长,唇瓣卵形,顶端具流苏。花期8~10月,果期  相似文献   

11.
正粉红章鱼兰(Psh.spondiadum),中等大小,产自哥斯达黎加、牙买加和巴拿马等地,生长在海拔900~2100m的热带雨林树上或岩石隙上,假鳞茎圆筒状或狭卵球形,基部由复瓦状的干膜质包围,上部顶生叶1枚,厚革质,椭圆状披针形;花序直立或弯曲,从假鳞茎基部抱茎叶中生出,花为粉红色,有花约12余朵,花径  相似文献   

12.
正太阳李又名中华太阳李,系蔷薇科李属植物,其树体优美,枝叶鲜红艳丽,全年红叶期可达260天以上,是优良的观花、观叶的彩叶树种。一、形态特征半落叶乔木,干皮紫灰色,小枝淡红褐色,整株树干光滑无毛;单叶互生,叶片红色而光滑,叶卵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或背面叶腋有毛;花单生或2朵簇生,花小,白色,花叶同放,花期3月-4月;核果扁球形,果  相似文献   

13.
9.白兰花:又叫杷兰。木兰科、含笑属,原产喜马拉雅山区,华南栽培较多,长江流域及华北多为盆栽。它是常绿乔术,可达15米高,小技有毛,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厚质有光泽,全缘,花单生叶  相似文献   

14.
正反瓣虾脊兰(Calanthe reflexa)又称紫虾脊兰、卷萼虾脊兰或反卷虾脊兰,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至东部、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越南、日本、韩国、中国南部至台湾,生于海拔1650m-2500m的常绿阔叶林下、山谷溪边或生有苔藓的湿石上。地生或附生于腐木或倾斜的粗枝上。属小中型常绿地生兰,茎很短,带有3-5枚叶片,最下部具鞘。叶片为狭长椭圆、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深绿色有光  相似文献   

15.
曾君 《花卉》2012,(2):24-26
天轮柱属(Cereus)约有34种,原产于南美洲.现世界各地栽培比较普遍。其株形高大。植株近乔木状.高15—25米,具灯台状分枝,5-8棱。由于幼株的茎干为蓝绿色,尖端有浓密的刺,十分漂亮。其刺座排列稀,大而具毡毛.刺少而硬。花漏斗状或钟状,长6~30厘米,夜晚开放,内瓣白色外瓣带红色,易纵裂。浆果,果实肉质.红色,紫色或白色的浆果可食用。  相似文献   

16.
正微爆鹤顶兰(Phai. Micro Burst)由鹤顶兰与美丽鹤顶兰杂交育成,其特点是花色艳丽,生长快,一年即可开花。花橙红色,唇瓣紫红色,基部深红并疏生白色细毛。中黄鹤顶兰(Phai.pulchellus var. sandrangatensis)属杂交异变种,植株中等大小,花紫色,唇瓣较短,红色,里面暗红褐色并疏生白色长毛。花期春夏季。病虫害防治鹤顶兰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蜗牛和蛞蝓等。介壳虫和红蜘蛛常寄  相似文献   

17.
《花卉》2015,(14)
<正>夜香花(Telosma cordata)别名夜来香,为萝藦科夜来香属多年生草质藤本,全株有乳汁,小枝被柔毛,叶对生,全缘,宽卵形,基部心形,花腋生,小枝每节均能长花,倒垂状聚伞花序稍被毛,花冠漏斗形5裂,黄绿色,花香,入夜香味更浓。花期5~9月,蓇葖果披针形,种子宽卵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果熟开裂,种子随风飘散。繁殖常用扦插和分株。扦插于春夏进行,选当年萌发的嫩枝1~3节,带顶芽剥离母体后,插入半荫沙质土苗床或育苗盆内,保持湿润,3周可生根成苗。分株  相似文献   

18.
正东风菜又名大耳毛、山白菜、盘龙草、白云草等,为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高1~1.5 m,茎直立,圆形,基部光滑,上部有毛,嫩枝顶端被毛较密。基部叶心形,头状花序集成疏松的伞房状,边缘的舌状花白色,中央的管状花两性,黄色。瘦果长椭圆形,冠毛棕黄  相似文献   

19.
《花卉》2020,(11)
正封面故事俄勒冈猪牙花(Erythronium oregonum)多年生草本,鳞茎狭卵形。叶卵形到宽披针形,长12~25厘米,叶片具不规则的棕色或白色条纹。花序1~3花,粉红色,基部带黄色,花丝白色,扁平,披针形。蒴果。花期春季。产美国的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华盛顿等地,生于海拔500米以下开阔的针叶林、橡树林、草地中。  相似文献   

20.
毛菍的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卉》2015,(7)
<正>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又名毛稔、甜娘、开口枣、雉头叶、鸡头木、射牙郎、黄狸胆等,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大灌木,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常见于海拔400米以下的坡脚、沟边,湿润的草丛或矮灌丛等酸性土壤中。毛菍是优良的观花和观果植物,可作庭园孤植树、群植或行道树。同时,毛菍的全株或叶入药,具解毒止痛、生肌止血等功效。一、形态特征毛菍高1.5~3.0米,全株被长粗毛,叶卵状披针形,坚纸质,开花期长,顶端长渐尖或渐尖,基部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