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南方高温高湿地区玉米控温储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大平房仓进行隔热改造,在气温回升前压盖粮面,粮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利用谷物冷却机降低粮温,高温季节排除仓房空间积热控制表层粮温,低温季节利用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延缓粮食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2.
秋、冬低温季节,择机利用仓墙轴流风机对高大平房仓储粮进行机械通风降低基础粮温,气温上升季节对仓房实施密封隔热、仓顶喷淋等一系列控温措施,在低能耗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粮温,延缓稻谷品质劣变,降低储粮保管费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大平房仓夏季储粮过程中上层粮温升高较中下层快,表层粮温难以控制等问题,我库充分利用当地储粮气候条件,增添了膜下环流通风系统。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仓内膜下环流通风,使粮堆内部形成向上运动的气流,从而实现上层粮温可控性和实现全仓粮温的相对均衡。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隔绝仓房空间与粮堆的湿热传递,减少仓温对粮温尤其是粮堆表层温度的影响。结合我库所处区域位置特点,主要是利用冬季机械通风降低粮温,待夏季高温时利用环流风机进行仓内环流,将粮堆中央"冷心"的冷源带到粮堆表层和四周,使粮堆表层和四周的粮温降低,通过环流调节粮堆内温度因子,使储粮处于低温或准低温状态,可以有效抑制高温季节仓内上层粮温上升,实现低温储藏。该技术确保了整仓粮食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藏条件,避免储粮夏季生虫和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粮仓新型保温隔热吊顶材料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艾全龙 《粮食储藏》2006,35(4):30-32
采用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对仓房进行吊顶,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新型吊顶材料对仓房吊顶后,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在储粮度夏期间能有效降低仓温和表层粮温上升幅度;与对照仓相比仓温平均低5℃,表层粮温平均低3℃,有效降低了仓内温度,达到了准低温储粮效果,能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的孳生,保持储粮品质,实现了绿色储粮;取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对老房式仓机械通风设备系统进行改造,利用冬季低温天气进行机械通风降温。并对仓房门窗及通风口进行密闭隔热处理,可使粮温常年保持在准低温状态。对保持粮食品质,实现粮食的安全保管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旧仓改造,提高仓房密闭隔热性能,再结合本地气候特点、粮情状况,优化低碳储粮技术组合,以利用冬季自然冷源实施自然通风与轴流风机通风降温为主,加强压盖密闭、轴流风机散热、环流熏蒸、仓顶喷水等低碳储粮技术的科学运用,节能减排,常年平均粮温保持在18℃以内,实现了准低温安全储粮。  相似文献   

7.
在仓房维修改造的基础上,通过冬季通风降温、夏季空调控温,能将稻谷表层粮温控制在20℃以下,全仓平均粮温控制在15℃以下,基本实现了稻谷的准低温储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普通房式仓仓房气密性的改造处理,仓房的气密性显著提高,达到了气调仓标准,改造后的仓房粮温上升缓慢,有利于低温或准低温、气调等绿色储粮方式的实施。良好的仓房气密性也有利于抑制储粮害虫的孳生和繁殖,降低化学药剂对粮食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粮面薄膜密闭的延伸--整仓密闭储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密闭储粮技术,可以保持储粮环境相对稳定,有效防止外界温湿度、害虫对粮堆的影响,降低保管工作难度,减轻工作量。而粮面薄膜密闭是许多粮库采取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密闭粮堆内空间小,取样检查存在局限,为了进一步延伸薄膜密闭方法,我库把仓房作为一个密闭的整体,改造仓房的隔热密闭性能、辅助通风等技术进行低温储粮试验,同时与粮面薄膜密闭仓对照,为低温隔热储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大平房仓综合控温储粮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大平房仓的门窗、通风口、环流熏蒸管道等易导热部位用PVC发泡塑料作隔热保温处理,以提高仓房的隔热性能,进一步改善仓房的储粮条件;地坪用糠壳铺垫,防止底层结露;秋冬季节进行机械通风降温;春季对粮面进行薄膜密闭、泡沫板压盖保冷;在膜下铺设环流熏蒸回流管网,并均匀预留若干个风口,可进行膜下环流熏蒸和全仓不揭膜通风,还可利用环流风机平衡堆内粮温;高温季节,在环流熏蒸管道上串接小功率制冷机组对粮堆进行辅助制冷,使粮堆长期保持在低温状态;夜间合理利用轴流风机适时排除仓内空间积热,降低仓温,延缓粮温上升。实践证明,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储粮技术,减少了外界环境因素对粮堆的影响,可达到明显的控温效果,使高大平房仓储粮度夏时,平均粮温控制在15℃,表层最高粮温不超过23℃,确保了粮食储存安全,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降低了保管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浅圆仓仓顶自动喷水降温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缓解夏季高温对仓温及粮温的影响,对浅圆仓仓顶进行自动喷水降温试验,利用水的蒸发带走仓顶热量,以减少外热向仓内热传递,减缓仓温和粮温上升,从而延缓粮食陈化速度,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确保储粮安全度夏,为最终实现绿色储粮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现浇拱板平房仓最大的问题是仓房隔热性能较差、上下弦板间积热严重,导致夏季仓内温度高、储粮出现"热皮冷芯"。持续高温会加速储粮品质劣变,不利于粮食品质保鲜及安全储藏。为此,采用改造平房仓的仓顶隔热层,加盖新型隔热材料、仓库周围种植绿色爬藤植物、利用自然冷源通风散热、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保粮等绿色储粮综合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盛夏仓顶曝晒后的积热,隔热控温,解决粮仓降温问题,延缓了粮温的上升速度,抑制了害虫的生长繁殖和储粮品质的劣变,保证了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13.
花后短暂高温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 研究花后短暂高温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开花至花后33 d,35℃以上高温处理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温度越高上升越显著;花后33 d以后遇高温胁迫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相对较轻。籽粒灌浆前期,花后6~8 d 35℃以上高温胁迫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最大,花后1~3 d处理影响次之;在灌浆中后期,花后19~21 d高温胁迫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花后36~38 d处理的影响较小,且灌浆前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受高温胁迫的影响较灌浆中后期大。剑叶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25℃处理较高,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高温胁迫导致粒重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对上升。花后短暂高温胁迫导致弱、中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14.
用PEF在高大平房仓粮堆表面进行压盖,经2001年过夏使用结果表明PEF材料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能有效地控制粮堆温度上升幅度,克服了高大平房仓屋面隔热性能差,上层粮温易升高的弊端,可有效控制虫霉危害,符合推广绿色储粮的技术要求,达到控温储存,延缓粮食陈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冷气囊隔热粮面保冷度夏,能有效阻止粮温受仓温的影响,延缓粮温上升的速度,隔热效果明显,同时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减少了害虫繁殖,确保储粮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6.
平房仓粮面采用双膜气囊密闭压盖,在冬季运用机械通风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粮温,储存冷源;高温季节,利用空调器制冷循环地给气囊补充冷气,同时适时开启排风扇通风换气,消除仓内积热,既可有效地降低仓温,又能阻止外界热量通过仓内上部空间向粮堆的传递,抑制和延缓粮温上升。试验表明:高温季节可使气囊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粮堆表层的最高温度可控制在25℃以内,粮堆年平均温度可控制在10℃左右,且保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苯乙烯泡沫板、腈纶棉被、稻壳、麻袋等压盖物 ,分别对高大平房仓粮堆表面进行压盖 ,经过度夏试验的结果表明 ,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压盖 ,能有效地控制粮温上升幅度 ,克服了高大房式仓屋面隔热性能差、上层粮温易升高的缺点 ,有效地控制了虫霉危害发生 ,达到控温储藏、延缓粮食品质陈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太阳热反射涂料对粮仓仓顶外表面和外墙进行涂刷处理,通过试验对比,该涂料具有抗腐蚀性、防渗透性和耐候性,对仓温能起到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在储粮度夏期间能有效降低仓温和表面粮温上升幅度,与对照仓相比分别能降低5℃以上,从而增加储粮稳定性、延缓粮食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通风隔热对立筒仓安全储粮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民 《粮食储藏》2005,34(2):25-27
根据立筒仓储粮粮情变化规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筒仓围护结构改造基础上,利用冬季低温天气,进行通风降温,并在气温回升之前对降温仓进行隔热密闭。通过两年多的筒仓储粮实践表明,通风降温、密闭隔热储藏技术对立筒仓长期安全储存小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粮食套筒快速降温装置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套筒对发热粮食进行通风快速降温,一次可处理发热粮30t,使粮温稳定,粮食安全过夏。与常规通风比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