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五"期间江西林业投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期间江西林业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都有一定的变化,总投资较“九五”时期增长2.86倍,投资效果显著。文章分析“十五”期间江西林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拓展生态林业建设的投融资渠道,整合各类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完善商品林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投融资风险约束机制,以提高林业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林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建国以来林业发展的成败经验,认为我国林业要走生态林业与产业林业并重的发展道路,对森林实施“生态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的经营模式。要正确实践这个模式,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森林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是制定和实施21 世纪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论基础。林业建设困难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对林业的投资要逐渐形成以中央财政预算拨款、生态效益补偿费为主,政策性投入、育林基金、各类贷款及其它专项项目经费为辅的投资新格局,逐年提高社会公益性林业建设投资比重和信贷资金融资比重,逐步理顺投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加强林权抵押贷款管理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投资林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为了破解林业发展资金“瓶颈”,解决林农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但是由于林权抵押贷款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林业资金是林业建设的重要支柱,它对林业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或制约的作用。随着社会对林产品和林副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多,随着社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增强,林业资金不足与大力发展林业不相适应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如何合理解决资金困难,建立起相对稳定而独立的资金渠道,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一、林业资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建国以来,随着对林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认识的逐步提高,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森工采育企业、营林事业单位和管理机构。资金来源有三项:(1)国家投资。  相似文献   

5.
于强  李良 《安徽林业》2010,(1):20-20
阜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在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的同时,市政府决定今年市财政拿出不少于300万元、8个县市区财政各拿出不少于100万元的资金用于奖励林业工作,并要求从2010年开始,逐年增加财政支持林业资金的额度。同时,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办法,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社会造林的发展。由于领导重视,  相似文献   

6.
凌云 《新疆林业》2005,(4):18-19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林业重点生态工程资金,自治区相继启动了“五大”林业重点工程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我区林业建设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管理好国家和自治区投资项目资金以及资金使用后产生的大量会计档案资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林业会计档案资料全面真实地记录各项投资使用情况,它是反映本单位经营业务活动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部门和单位日后查考工作和审计、检查验收工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全国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地方,也是全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省份。如何有效加快山西林业生态建设步伐,构建山川秀美的新山西,是山西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山西适时启动实施了以“身边增绿”为重点的省级“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全省林业计资系统坚持“争取资金与用好资金两手齐抓,生态建设与队伍建设两手过硬”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争取资金,严格认真管理资金,2007年全省林业投融资总量达到59.56亿元,其中:省级造林绿化投资9.69亿元,比上年的3.55亿元增长173%;市县投资32.83亿元,比上年的13.74亿元增长139%,有效助推了山西林业生态建设大投入、大发展的新高潮。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8.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着林业投资不足、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林业投资关系不协调、林业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多样化筹资、调整林业投资布局、协调中央与地方投资关系,加强资金的监管与控制等,可以提高林业投资效率,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林业资金问题,首先要对现阶段筹集和利用林业资金的状况作一个基本评估。我认为这个基本评估可概括为“三难”。第一,林业部门吸引资金难。林业生产周期特长,见效甚慢,难以象能源、交通那样,真正雄踞振兴国民经济的关键产业之地位,且投入林业生产的资金的绝大部分长期滞留在未成熟林分之中,资金周转极其缓慢。因此,在百业待兴,各部门竞相争投资,资金供给又严重不足的经济环境中,既无重要地位又无资金周转快之优势的林业生产,在吸引资金方面显得特别艰难。第二,林业资金在周转过程中收敛于新的生产始点难。我国的林业资金循环是一个发散过程,表现在两个  相似文献   

10.
本刊今年第一期登出组织关于“我国林业资金问题”专题讨论启事后,收到大量来稿,其中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对实践的总结和思考。现行林业资金管理体制已受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冲击。建立林业银行,实行青山商品化,生态效益商品化,建立以产品经济为特征林价制度等目前是否可行,如何筹集林业资金,如何使林业资金管理体制适合商品经济的发展,林业经济理论界人士对此进行了思考。从本期起,我们增开“林业资金问题”栏目,欢迎林业经济界同仁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建议,也可对刊出的文章提出不同的见解,以展开热烈讨论,使这块小小的园地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