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技术生态的意义和作用陈清硕(江苏农学院杨州225001)农业技术是劳动人民在总结了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技术一旦产生,便对农业生产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部农业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方面对自然景观产生了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对自然景观进行有目的改造和修饰,将自然景观改造为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格局。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人类活动在景观演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农业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谈3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发展进步,3S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并对传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决策的科学性和定量化水平,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笔者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中3S技术的应用与进展,并分析了当前农业生产中3S技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业,首先要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科学农业的技术水平,使科学技术及时、快捷地转化为生产力在农业生产中实施,并形成产业,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培育一大批具有一定科学技术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和一大批贯彻落实科学技术实施的基层队伍是振兴农业的基本保  相似文献   

5.
龚荐 《江苏农业研究》1999,20(3):75-78,F003
本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打开了原子大门,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推进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原子核科学技术与农业科学技术相互交融,产生新的边缘学科--核农学。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对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核农学已成为现代农业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也是推动和“三高”农业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农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农民获得科学技术的渠道较有限。农业科技部门下乡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宣传、指导、培训和进行科技示范等,是逐渐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的主要途径,也是使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策略,为此。翠云区农技中心2000年以来加大了农村农业科技培训指导工作,对提高农民科技含量、农业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打开了原子大门,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推进了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原子核科学技术与农业科学技术相互交融,产生新的边缘学科——核农学。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对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核农学已成为现代农业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也是推动和发展“三高”农业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不断推广,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次科技上的变革,农业发展方式也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息息相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业产业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人力的节省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状况,讨论了其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农业由以往的靠天吃饭转变为目前的提前监测,尤其是自动气象站投入使用以来,气象观测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显著提升。然而由于自动气象站大都建立在广阔的田野当中,导致雷击概率显著增加,不仅影响了气象观测的准确性,还导致无法准确做好农业天气预防工作,严重威胁了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及农业生产。基于此,本文着重针对自动气象站防雷技术对农业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实现当地农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 ,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社会大分工进一步深化 ,将农业进一步细分为种植业、畜牧业 ,使农业进一步分化为多层次、多系统的产业结构 ,成为我国古代产业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分不同历史阶段论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我国古代农业进而了解我国古代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影响 ,古为今用 ,对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