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升石漠化调查成果数据共享应用水平,通过深度挖掘第四次石漠化调查数据,分析了截至2021年底我国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岩溶地区,涉及10个省(市)的508个县(市、区),该区域是长江和珠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珠江发源地和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石漠化程度以中度、轻度为主;(3)石漠化区林草植被中灌草覆盖占比高,林草植被质量不高,巩固治理成果压力大;(4)石漠化分布区的人地矛盾突出,巩固脱贫成果压力大;(5)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大,潜在风险高。以上分析结果可为石漠化防治政策制定与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工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滇东典型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问题是土地退化的三大问题之一,亦是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石漠化导致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资源短缺、土地生产力低下,加快了区域贫困进程。掌握石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科学认识石漠化及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师宗县1995,2005,2015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决策树方法提取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数据(包括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6个等级),采用石漠化时空动态模型和转移概率矩阵,分析研究区近20年来石漠化在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上: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面积大幅减少;无石漠化呈增加趋势;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减少,但变化幅度均较小;潜在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动态度变化较为显著;综合石漠化动态度变化呈增大趋势。2)在空间维度上:石漠化发生的严重区域主要分布于龙庆乡、五龙乡、竹基镇等地。这些区域:石漠化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明显,石漠化分布范围广,等级齐全;中部石漠化集中连片分布等级较弱;西、东部地区中度、强度和极强度石漠化连片分布。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云南省岩溶面积位居中国第二,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生态问题最突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岩溶地貌典型,广泛分布有不同类型、各具特点的石漠化草原,近年来通过对石漠化草原开展工程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具体成效如何,不同区域治理成效有何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还不是很清楚。通过开展草原石漠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启示,旨在为今后我国岩溶区生态修复、石漠化草原治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采用遥感影像和GPS实地勾绘图斑、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和GIS技术对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进行监测,描述了全省石漠化面积和程度分布,分析了石漠化的分布特性与动态变化,提出了石漠化防治相应对策,为全省石漠化防治提供可供参考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遥感影像和GPS实地勾绘图斑、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和GIS技术对广东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进行监测,描述了全省石漠化面积和程度分布,分析了石漠化的分布特性与动态变化,提出了石漠化防治相应对策,为全省石漠化防治提供可供参考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岩溶地区生态特征与石漠化危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石漠化分布的自然地理区域与生态区位,剖析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发生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区域社会经济特征以及相互关系,论述了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生态特征,并从区域生存空间、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其主要危害状况,并提出应继续加强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7.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首要的生态问题,严重的土地石漠化,加剧了水土流失,恶化生态环境,引发自然灾害,压缩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区域国土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云南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岩溶面积达  相似文献   

8.
竹类资源在我国石漠化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漠化问题是岩溶地区首要生态问题, 严重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石漠化土地具有双层水文结构、缺土少水、富钙(镁)、偏碱性的特性, 物种选择受限; 而岩溶地区竹类种质资源丰富, 其生态与经济效益俱佳, 是实现治"石"与致富的有效物种, 推广意义重大。文中介绍了我国石漠化土地现状和生态特征、我国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及主要特性, 分析了竹类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可行性, 阐述了石漠化治理中竹类品种选择要求以及石漠化治理中主要丛生竹品种和主要特性, 并提出石漠化治理中竹类栽培与抚育管理的关键技术与要点, 以期为我国在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中加强竹类资源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自2008年以来,云南省在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陆续开展了石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各治理县多年来石漠化防治方面的资料,结合石漠化土地分区,从中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典型石漠化治理模式,希望对今后的石漠化防治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滇中岩溶区石漠化在不同影响因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对影响因子定量归因,基于Landsat、DEM等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结合RS-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Geodetector)获取石漠化信息和各影响因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滇中岩溶区石漠化总面积为3015.04 km2,占研究区总土地面积的5%,占岩溶面积的13.36%。(2)在不同岩性中,石漠化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中,占总石漠化面积的62%;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草地,占总石漠化面积的48.62%;在不同坡度下,石漠化主要分布在8°-15°范围内,占总石漠化面积的32.01%;从人口密度和第一生产总值看,石漠化主要分布在100-200人/km2和>40×108元范围内,占总石漠化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4.77%和44.33%。(3)地理探测器揭示了滇中岩溶区石漠化驱动因子的权重大小为:土地利用(q=0.42)>坡度(q=0.29)>岩性(q=0.17)>第一生产总值(q=0.14)>人口密度(q=0.14);交互探测器揭示了2个因子共同作用时,对石漠化形成的贡献率最大的是土地利用和坡度(q=0.58),其次是土地利用和岩性(q=0.50)。研究区石漠化在不同影响因子上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人为和自然因素中最显著的影响因子分别是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