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瑞典位于北欧,领土西南东北走向,最北端伸入北极圈260公里,人口不到900万,90%集中在南部。它的4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水田、旱地仅各占9%,比重较大的是森林。森林面积3.5亿亩,其中私有林占75%。多集中在北部,覆盖率57%。蓄积量24亿立方米,年采伐量约6000万立方米,林业产值在国民总  相似文献   

2.
素有“森林之国”美称的瑞典,立木蓄积量已超过27亿立方米,年生长量9000万立方米,年采伐量仅6500万立方米,大大低于年生长量。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是与他们林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加拿大是世界林业强国。森林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国家财富。全国森林总蓄积量190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的7%。蓄积量,采伐量和加工量仅次于苏联,而林业和木  相似文献   

4.
瑞典的森林面积占国土的57%,为2370万公顷;蓄积量26亿立方米,年生长量850万立方米,1984年的采伐量560万立方米,主要树种为欧洲云杉、欧洲赤松,这两个树种超过了全部树木的80%。瑞典的制材产量为110—120万立方米。由于欧洲各国的制材产量的增加,预计今后其产量将要减少。制材产品约有30%为国内所消费,建筑业使用最多,其次用于隔板和加工,约70%供出口。1986年制材产品的出口量,加拿大为386万立方米,苏联是80万立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两国间的经济贸易、开发建设、技术交流等日益加强。森林工业如何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值得研究与思考。苏联最大的林区分布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森林蓄积量600多亿立方米,占苏联森林总面积的70%以上,但年采伐量仅占可采伐蓄积的20%以下。因缺少劳力,每年将有4000~5000万立方米的过熟林  相似文献   

6.
<正> 印度森林面积7,2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2%。总蓄积量35亿立方米。每公顷蓄积69立方米。从热带雨林到亚寒带林,具有多种森林,其中热带雨林占绝大多数。年采伐量约1.1亿立方米。薪炭材占94%,工业用材占6%。对薪炭材的采伐使森林遭受破坏和退化,但包括灌木林和休闲林的森林总面积在增加。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森林日益减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而瑞典近百年来林木资源反倒增加了两倍。现在,瑞典国土已有57%被森林覆盖,每人平均占有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数的两倍,木材资源已达二十五亿立方米。每年林木的生长量为八千二百万立方米,采伐量为七千万立方米。丰富的森林资源使瑞典的森林经济高度发展,全国拥有锯木厂三千多家,锯木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0%。每年生产纸浆八百三十万吨,纸张七百万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重要比例。林业已成为瑞典外汇纯收入的最大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森林在世界处于什么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中国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五位;人均森林面积居第119位;中国森林每公顷生物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中国人均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 根据评估报告,中国土地面积占世界7.2%,森林面积1.34亿公顷,占世界3.9%,森林覆盖率14%,居世界第五位。目前森林面积领先于我国的有前苏联(7.55亿公顷)、巴西(5.66亿公顷)、加拿大(2.47亿公顷)和美国(2.1亿公顷)。 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6公顷,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0.5公顷,发达国家人均占有1.07公顷,在世界179个国家中中国占居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97.89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3840亿立方米的2.55%,中国森林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96立方米,远远低于平均每公顷蓄积量114立方米的世界平均水平。 目前,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人均森林蓄积量最高,达244立方米,北美193立方米、非洲87立方米、欧洲34立方米、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人均森林蓄积量最低,为19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报告提供的数字显示,中国人工林面积达3183.1万公顷,占发展中国家现有人工林总面积6844.5万公  相似文献   

9.
小资料点滴     
一、世界森林总面积约为38亿公顷,占世界土地面积的30%,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约为3400亿立方米,其中针叶树约为1350亿立方米。我国现有森林面积约7660公顷,木材蓄积量约为49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0.
台湾林业     
台湾省有林地面积186万公顷,占全省陆地面积358万公顷的52%。现有森林中阔叶林占62%,针叶林占22%,针阔混交林9%,竹林占7%。全省的蓄积量约3.26亿立方米,其中针叶林1.37亿立方米,占42%,阔叶林1.89亿立方米,占58%,平均每公顷的蓄积量为175立方米。按林权划分,台湾的森林分为国有林、公用林和私有林三种。国有林面积157万公  相似文献   

11.
瑞典私有林经营管理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王国,国土面积44.99万km2,森林面积2700万hm2,森林覆盖率约为60%,林木总蓄积量近30亿m3,人均320m3。全国年林木生长量为1亿m3,采伐量为7500万m3。现在的森林蓄积量比1920年增长了60%,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均居世界前列。瑞典林业已经步入生长量大于采伐量、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一瑞典现有的森林资源,按所有制划分,可分为公有林和私有林。公有林包括国有林、教堂和地方社团所有林,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4%;私有林分为公司所有林和私人所有林,又称公司林和非工业私有林,占76%。瑞典全国共有…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木材的需要与日俱增。而木材的采伐量超过其生长量,将使森林资源日趋减少.因而木材产品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特别贵州是少林地区,人均森林蓄积量仅5.7立方米,年人均商品材消费量仅0.028立方米,只及全国人均水平0.05立方米的56%、世界人均木材消费水平的4.3%。按现代工业化水平的标准,人均木材消费量不应低于0.4立方米.从贵州实际情况看今后10—20年内木材采伐量不可能有很大  相似文献   

13.
瑞典堪称“森林之国”,森林覆被率57%,人均森林面积3公顷,是一个几乎没有水旱灾害的国家。这与它的森林资源丰富、植被保护好密切相关。瑞典气候寒冷,森林成材时间相对较长,20年代每年砍伐4500万立方米,到现在每年砍伐7000万立方米,但总蓄积量比20年代时增加了50%。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疆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是我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其面积约占山区森林面积的40%,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山区,其次是天山东部的巴尔库山和哈尔雷克山。据已有资料,阿山山区新疆落叶松(下称阿山落叶松),占该地区森林总蓄积量8076万立方米的79%,是我区木材供应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几年来,年采伐量为自治区木材生产的20—25%。正在重点开发的阿山林区的落叶松,对缓和木材供需矛盾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如何合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森林和林业赵劼截至1986年,韩国的林地面积为653.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6%,其中针叶林占46%,阔叶林和混交林占27%。木材总蓄积量为1.793亿立方米,每公顷平均蓄积量27立方米,针叶林蓄积量占全部蓄积的45%,混交林占27%,阔叶林...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点滴     
一、世界森林总面积约为38亿公顷,占世界土地面积的30%。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约为3400亿立方米,其中针叶树约为1350亿立方米。我国现有森林面积约7660公顷。木材蓄积量约为49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17.
日本位于东亚,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及其相毗邻的许多小岛屿组成。国土面积37.70万平方公里,森林总面积2,5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7%,人均森林面积0.25公顷。森林总蓄积量为21.85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量为13.87亿立方米,人工林蓄积量为7.98亿立方米。该国森林中,针叶林占50%,阔叶林占49.6%,竹林占0.4%。人工林约占40%,其中针叶人工林924万公顷,阔叶人工林38万公顷。在人工林的林龄结构中,幼龄林和中龄林占多数。日本为湿润的季风气候,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主要有南部的暖温带常绿阔叶林和山地针阔混交林、中部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北部的寒温带针叶林和山地森林等三大类型。全国有水源  相似文献   

18.
资料     
全世界现有森林总面积为2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平均为22%,森林蓄积量为3100亿立方米,平均每人蓄积量83立方米。有关先进国家森林覆盖率比较见表:  相似文献   

19.
小资料     
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有森林面积8.14亿公顷,森林蓄积达860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5和1/4。俄罗斯森林大部分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如西伯利亚有森林面积2.8亿公顷,森林蓄积量为38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4.9%。  相似文献   

20.
《国际木业》2008,(10):48-48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全市林业施业区8950km^3,森林覆盖率71.3%,活立木蓄积量1.6亿m^3,年采伐量50万m^3。周边150km半径内有12个国有森工局和6个地方林业局,活立木蓄积量6.2亿m^3,占黑龙江省总蓄积量的41.3%,年采伐量190万m^3,枝、r材等剩余物50万m^3,是我国重点林区和重要木材生产加工基地,是黑龙江省十强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