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梨叶片营养诊断及施肥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精确把握黄金梨Pyrus pyrifolia‘Whangkeumbae’需肥规律,确定施肥标准,利用凯氏定氮法、钒钼黄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不同配方施肥条件下黄金梨叶营养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叶片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与梨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当叶片全氮质量分数为18.15-26.85 mg.g-1,全磷为1.11-2.59 mg.g-1,全钾为7.18-16.70 mg.g-1时,黄金梨产量随叶片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加;当叶片全氮质量分数为18.15-24.43 mg.g-1,全磷为1.07-2.75 mg.g-1,全钾为6.88-17.26 mg.g-1时,黄金梨果中可溶性固形物随元素质量分数的提高而显著上升;通过对叶片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与梨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其营养临界指标:全氮18.31-26.85 mg.g-1,全磷1.11-2.59 mg.g-1和全钾7.29-19.62 mg.g-1,最佳施肥量为:氮肥(尿素)225.31 g.m-2,磷肥(过磷酸钙)99.06 g.m-2,钾肥(硫酸钾)220.97 g.m-2。图2表3参10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无性系PR107不同树龄叶片养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种不同树龄的橡胶树无性系PR107为研究材料,在一年内不同月份采集叶片,分析叶片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百分含量,比较不同树龄PR107叶片养分含量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各年龄段橡胶无性系PR107树叶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百分含量随月份的变化波动比较大,在一年中的不同月份差异达极显著,叶片中N、P、K、Ca、Mg百分含量受叶龄影响明显;(2)在相同月份,各年龄段橡胶无性系PR107树叶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百分含量变化波动比较大,不同年龄树体之间差异达极显著,叶片中N、P、K、Ca、Mg百分含量受橡胶树年龄影响明显;(3)对橡胶无性系PR107树叶养分百分含量进行回归分析,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和全镁百分含量与叶龄、树龄二元线性回归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氮磷钾对秋玉米农艺性状和植株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南方秋玉米上配施氮磷钾肥,探讨其对秋玉米农艺性状和植株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极显著增加了秋玉米的株高、苞位高、茎粗、全氮量和全磷量,而极显著降低了植株的全钾量;施磷极显著增加秋玉米茎粗、全氮、全磷和全钾量,显著增加株高,而对苞位高无影响;施钾则极显著增加秋玉米植株全磷量,极显著降低株高、苞位高、全氮和全钾量,而对茎粗无影响。施氮和施磷能改善秋玉米的农艺性状,提高植株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福建武平烟区205个土壤样本的质地、pH值及土壤养分状况,并对不同质地土壤各肥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武平烟区植烟土壤砂土占37.07%,壤土占58.05%,黏土占4.88%.(2)不同质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全钾达到显著水平,并表现为黏土含量最高,砂土含量最低.壤土全磷含量最高,砂土最低,pH值表现为砂土最高,黏土最低.砂土pH值与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与全磷和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壤土pH值与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和全磷,有效磷与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黏土pH值与全氮呈显著负相关.砂土各肥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而壤土和黏土各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不同林龄巨尾桉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省漳州市1-6 a的巨尾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土壤(0-60 cm)养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土壤pH随林龄增加而升高,有效硼的变化规律与pH相反;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随林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相关关系分析发现, pH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钾、有效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林分土壤肥力得分依次为:1a>2a>3a>4a>6a。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是全钾、有机质、全磷、水解氮、有效硼。因此,在桉树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注重测土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施肥;注重无机肥、有机肥、菌肥的配施;注重对磷肥、硼肥的施用,控制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6.
焦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8-19,22
[目的]研究叶绿素仪在东北春播玉米营养诊断施肥中的应用。[方法]测定了叶片SPAD值,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及玉米相对产量。[结果]玉米SPAD值与玉米叶片全氮含量、施氮肥数量、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结论]通过测量玉米SPAD来分析玉米氮素营养、预测东北春播玉米产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雷州半岛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理解尾巨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随林龄(1、2、3、5、7年生)的变化,为研究尾巨桉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空间代时间的研究方法,选取立地条件相近的5个林龄的林分,在各林分内设置3块样地,采用5点法分层取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并计算不同元素之间的计量比。【结果】尾巨桉人工林表层土壤(0~20 cm)的有机碳含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林龄表层土壤的全氮含量差异不显著。5年生林地全磷与全钾含量均低于或显著低于(P0.05)其他各林龄;不同林龄林下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土壤全磷及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未产生显著差异;随林龄增加,表层土壤碳氮比、碳磷比有增加趋势,土壤磷钾比、碳钾比、氮钾比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不同林龄间土壤氮磷比未产生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全氮、全磷及全钾含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区尾巨桉中幼龄期林下土壤碳氮循环速率较低,随林龄增加,土壤有机质矿化速率有所下降。5个林龄土壤磷元素含量较充足,氮元素成为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槟榔叶片营养与土壤养分间关系,在海南槟榔种植园采集槟榔与相应土壤样品,包括槟榔不同生产管理水平、正常结果和黄化槟榔区,分析不同生产管理水平和正常结果与黄化槟榔叶片氮、磷、钾和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槟榔营养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与速效磷、全钾与速效钾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全钾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与叶片全N、P、K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槟榔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间存在彼此互相促进的关系;槟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对槟榔叶片N、P、N含量会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量水平苹果园氮磷钾营养特点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目的】获得不同产量水平苹果园土壤与植株叶片、果实氮磷钾营养特点。【方法】将10年生红富士/平邑甜茶苹果园按产量水平分为4类,1997~2000年连续4年定期采集土壤与植株样品进行测定分析,并从2001年开始对4类果园进行不同施肥量试验。【结果】随产量水平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均呈增高趋势,反映了增加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对提高产量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同一产量水平上,这3项指标测定值变化幅度大,且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低。高产园植株叶片一般表现出较高的全氮、全磷含量,较低的全钾含量,果实则表现为较高的全氮含量,较低的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变化不大,其中高产园叶片全钾含量下降最显著,在土壤有效钾含量较高的条件下,高产园叶片全钾含量并不高,并且叶钾与土壤速效钾的相关性较差,此时叶钾主要受产量的影响,随产量的上升而下降。不同产量水平果园施肥反应存在差异,各类果园增施磷肥均未表现出增产效果,增施钾肥均有增产效果,仅中低产园对增施氮肥表现出增产效果。【结论】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时,要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对施肥量进行调整;根据叶分析结果判断植株钾素营养状况时应考虑产量对钾素吸收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沼肥包括沼液和沼渣,沼液内含有水溶性氮、磷、钾、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沼渣中的主要养分含量有:30%~50%的有机质、10%~20%的腐植酸、0.8%~2.0%的全氮(N)、0.4%~1.2%的全磷以及0.6%~2.0%的全钾。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提供作物营养,刺激和调节作物生长,对某些病害和虫害具有防治作用,并能增强作物抗病性,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无机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玉米籽粒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施纯氮0~600 kg/hm2范围内,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增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玉米植株和籽粒的全氮含量,而对玉米籽粒的全钾、全磷含量影响不大,但降低了植株全磷的含量;氮肥施用量对各处理0~100 cm土壤层的硝态氮含量影响较大,表现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各土壤层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硝态氮含量基本上随土壤深度而减少;施氮量对0~100 cm土壤层铵态氮含量影响也较大,但各处理间、不同土壤层间的铵态氮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1989~1996年在广西典型红壤上进行了肥料定位试验,试验有2个木薯品种(SC201和SC205)、15个施肥处理(包括有机肥,氮磷钾化肥)。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品种的木薯鲜薯产量差异显著,茎叶重亦如此;SC201施用有机肥后3/8年有显著增产,而SC205有5/8年显著增产。NPK的施用显著增加鲜薯产量,SC201的概率6/8,SC205 7/8。且NPK施肥量能与SC201的产量在3/8年显著拟合,SC205则为6/8年。茎叶重随NPK的施用量增加呈抛物线上升趋势,淀粉含量随着NPK施用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在部分年份(SC201,5/8年;SC205 8/8年)显著提高产量,且产量与施氮量能在部分年份用抛物线显著拟合(SC201,5/8年;SC205 3/8年)。茎叶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用磷肥对SC201在3/8年有增产效果,对SC205在5/8年有显著增产。钾肥对2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仅2/8年有显著增产;但分别在3/4年显著提高了茎叶重。说明氮在大部分年份能显著增加鲜薯产量和茎叶重,氮是典型红壤木薯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钾肥能提高茎叶重,施磷比施钾对SC205在更多年份能显著增产;SC201茎叶重、鲜薯产量、淀粉产量比SC205高;SC205比SC201需要更多的肥料,但是获得更小的产量。因此,木薯施肥应考虑品种差异,推荐的施肥量为50%(50∶25∶50 kg/hm2N∶P2O5∶K2O)的推荐施肥量+5 t/hm2的有机肥(猪粪);纯施化肥时,推荐SC201和SC205的施肥量分别为124∶62∶124,161.6∶50∶100 kg/hm2N∶P2O5∶K2O。  相似文献   

13.
武夷岩茶不同产地土壤与茶树营养元素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夷岩茶名岩、丹岩产区不同产地茶园土壤、茶树鲜叶进行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土壤全氮、全磷、全锰、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交换性钙含量差异显著,全钾、全锌、交换性镁含量,pH差异极显著;鲜叶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硼含量差异不显著,全锰、全锌、全镁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对武夷岩茶名岩、丹岩产区不同产地茶园土壤、茶树鲜叶进行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土壤全氮、全磷、全锰、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交换性钙含量差异显著,全钾、全锌、交换性镁含量,pH差异极显著;鲜叶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硼含量差异不显著,全锰、全锌、全镁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油桐为供试植物,利用油桐+红薯、油桐+黄豆和油桐+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研究其对油桐幼林生长和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何种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生长,以及探明油桐枝和叶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对油桐幼林的树高、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等生长性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幼林生长,尤其是对油桐的树高及分枝长度2个生长性状影响更大;不同套种模式处理间油桐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油桐+黄豆套种模式油桐幼林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红薯套种模式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油桐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贮藏方式对木薯鲜薯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广西主要栽培木薯品种华南205鲜薯在常温、亚硫酸钠处理和沙藏3种处理方式下贮藏指标呼吸强度、失重率、淀粉含量和还原糖的变化。结果表明:沙藏效果最好,可显著降低鲜薯的呼吸作用,抑制其失重,减缓了淀粉的减少及还原糖的增加。呼吸强度与失重率相关系数为0.601,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含粉率与还原糖含量相关系数为-0.909,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在鲜薯贮藏中还原糖的增加是由于淀粉的降低。  相似文献   

17.
4个木薯优良品种在怒江干热河谷的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4个木薯品种[KU50(Ⅱ)(由泰国引进)、南植188、华南7号、华南205]在怒江干热河谷的适应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植188的多项地上部分生物量测定值是4个品种中最优的,地下部分的平均单株鲜薯重量及每667 m2理论产量比其他3品种更高。KU50(Ⅱ)的分枝数、鲜薯个数最多,干物率最大,鲜薯淀粉含量最高而且氢氰酸含量最低;而华南205的干片淀粉含量最高;华南7号理论产量居第2位。南植188最适合在怒江干热河谷种植,KU50(Ⅱ)与华南205深加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华南7号推广价值一般。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后不同覆膜模式及腐熟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合当地条件的覆膜方式和较好的腐熟剂。[方法]以玉米秸秆、腐熟剂、地膜和还田后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田间裂区试验,用方差分析法,分析玉米收获后,各处理因素对试验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p H、容重等指标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覆膜方式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玉米产量差异极显著,以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最佳,但2种覆膜方式之间土壤其他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在覆膜条件下,秸秆还田比不还田能够极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提高玉米产量,但对土壤p H影响不大。秸秆还田后,使用腐熟剂后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全钾含量显著提高,但对土壤全氮、速效钾、容重、玉米产量、p H无影响。2种腐熟剂之间土壤各种指标、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建议在该地区推广秸秆还田后使用腐熟剂,并推荐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汉源花椒主要生长在黄棕壤地带内,以棕色石灰土花椒产量最高,白浆化黄棕壤最低.花椒生长的土壤类型间在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锌和石砾含量等方面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准;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的差异达显著水准;全钾、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钼无显著差异;有效硼含量均低.  相似文献   

20.
姜荷花花茎氮磷钾含量与开花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姜荷花‘清迈粉’品种为材料,于7月中旬、8月下旬和10月上旬分别取样测定了株高、花茎长、花序长及花序展开直径,同时对其根系、花茎、叶、原种球及新生仔球的全氮(N)、全磷(P)和全钾(K)等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株高和花茎长均呈增高趋势,花序展开直径则持续下降,10月上旬花序直径为8.51cm,远小于7月中旬和8月下旬的花序直径(分别为9.81、9.59 cm).种球、根、叶和花茎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较小;花茎全磷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从7月中旬的0.42%下降到10月上旬的0.23%,同样,花茎全钾含量也随生育期的延长而下降,7月中旬为3.99%,10月上旬仅为2.45%.新生仔球全氮(N)、全磷(P)和全钾(K)含量成熟期(12月上旬)均高于发育初期(10月上旬).花茎长、花序长分别与N含量呈正相关,但均与P、K含量呈负相关;花序直径与P、K含量之间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其系数分别为0.901和0.8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