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蔬菜》2012,(3):3
<正>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举办,长沙、海南综合试验站承办的"辣椒新品种展示及安全高产栽培技术现场观摩会"于2012年1月4~5日在海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研究员,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杜永臣研究员,海南省琼海  相似文献   

2.
专家羊杏平     
《长江蔬菜》2010,(6):F0002-F0002
羊杏平(1963.2-)男,江苏泰兴市人,中共党员,1983年江苏农学院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现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西甜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西瓜甜瓜育种研究室抗病育种岗位专家,  相似文献   

3.
<正>团队负责人邹学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部第八届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辣椒研究会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蔬菜栽培和育种技术研究,在辣椒杂种优势利用和雄性不育机理研究等方面有重要创新,突破了辣椒品种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推动了我国辣椒产业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先后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  相似文献   

4.
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有遗传育种、栽培与营养、设施环境控制与设施工程、病虫害综合防治、采后处理与加工、产业经济等6个功能研究室,43名岗位专家,还有51个综合试验站,分布于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各个省份. 大宗蔬菜产业体系根据产业的实际需求确定了“十二五”期间12项体系重点任务.4年多来,在资源与育种、栽培技术、设施环境调控与工程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后与加工技术,以及蔬菜产业经济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共引进、收集各种蔬菜资源材料9000余份,创新优良材料2000余份,筛选出优良组合300多个,推广各种技术100余项,在全国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逾133.3万hm2(2000万亩).《中国蔬菜》将从本期开始,陆续介绍体系取得的最新成果,希望这些成果尽快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编委风采     
《西南园艺》2009,(2):94-94
田时炳,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现任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茄子育种研究课题主持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蔬菜遗传与育种研究室岗位科学家,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茄子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会员,重庆市园艺学会理事,重庆市蔬菜产销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重庆市委委员。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26日,由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和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主持的“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功能试验站揭牌仪式”和“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工作会议”在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武湖基地举行。大宗蔬菜体系首席科学家杜永臣研究员、岗位科学家张宝玺研究员、顾兴芳研究员,来自湖北省的岗位科学家叶志彪教授、李崇光教授、邱正明研究员、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林处发研究员、黄石综合试验站站长高先爱研究员;农业部种植业司李建伟处长;湖北省农业厅蔬菜办公室肖长惜主任、武汉市农业局扬普社副总农艺师、武汉市农科院娄光新副院长,以及武汉综合试验站技术人员和新洲、黄陂、蔡甸、江夏四个示范区的负责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顾兴芳,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自1988年起,一直从事黄瓜遗传育种工作。2000-2015年任蔬菜花卉研究所葫芦科蔬菜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园艺学会黄瓜分会副理事长、农业部杰出人才及"黄瓜优异基因挖掘与种质创新团队"负责人、农科院创新工程团队首席、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被评为农业部优秀共产党员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8.
《中国瓜菜》2016,(6):64-65
正由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等主办,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三亚综合试验站承办的第16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  相似文献   

9.
《辣椒杂志》2010,(3):27-27
<正>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西宁综合试验站承办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辣、甜椒产业发展论坛"及中国园艺学会辣椒分会主办、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所承办  相似文献   

10.
山娜 《长江蔬菜》2015,(14):1-2
<正>邹学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辣椒分会会长;《长江蔬菜》、《湖南农业科学》、《辣椒杂志》主编,《园艺学报》、《农学学报》、《中国蔬菜》编委;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第三届植物新品种复审委  相似文献   

11.
山娜 《长江蔬菜》2016,(12):1-3
正羊杏平1963年生,男,江苏泰兴市人,中共党员,1983年江苏农学院园艺系蔬菜专业毕业。现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瓜类作物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国家西甜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种子研究研究室砧木育种岗位科学家,扬州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及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西瓜甜瓜协会常务理事,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园艺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西瓜甜瓜协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2.
《长江蔬菜》2013,(2):3
邹学校,农学博士和管理学博士,中国园艺学会第八、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现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辣椒分会会长;《长江蔬菜》、《湖南农业科学》、《辣椒杂志》主编,《园艺学报》、《中国蔬菜》编委;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第六、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正胡明文男,研究员,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遵义综合试验站站长。长期致力于辣椒育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贵州赛区二等奖等。26年来始终站在辣椒育种的科研尖端,选育审定了贵州第一个辣椒杂交品种黔椒1号,第一个辣椒三系杂交品种黔椒11号,创造性提出贵州山地辣椒选育推广"干鲜兼用品种"及"一次性采收品种"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专家风采录     
<正>惠长敏民盟盟员,吉林省长春市人,1965年4月生。1984年7月毕业于吉林农业大学蔬菜专业,农学学士学位,研究员职称。现任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西甜瓜研究中心主任,西瓜甜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课题主持人,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长春综合试验站育种岗位专家、吉林省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26日,由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和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主持的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功能试验站揭牌仪式和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工作会议在武汉市农科院蔬菜所武湖基地举行。大宗蔬菜体系首席科  相似文献   

16.
《果树学报》2011,(4):650-650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主办、浙江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第二次会议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2011工作会议于2011年7月3—5日在杭州召开。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遗传育种研究室岗位专家、各综合试验站站长和全国梨育种同行,共29个单位5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由云南省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主办.昆明市园艺学会、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联合承办的云南省桃产业发展论坛10月19日下午在云南大学科学馆举办。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姜全研究员,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苗木研究室主任、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18.
自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先后建立了水稻、棉花、油菜、西甜瓜等50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正式启动后,设育种与种子研究室、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栽培与耕作研究室、综合研究室,分别在全国19个省市设20个试验站,与全国各地"西甜瓜之乡"密切合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大技术、八大模式",本刊将从本期起陆续以每期4~5版的篇幅大力推介该成果,以期对全国西甜瓜产业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公布了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邹学校研究员当选农业学部院士。自1988年起,邹学校研究员一直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辣椒遗传改良与育种研究,在辣椒种质资源创制、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以邹学校研究员为首的辣椒团队成员30年来育成辣椒新品种56个,其中获国家奖的品种有42个,全面提升了我国辣椒品种早熟、丰产、抗病、抗逆、耐贮运、加工、机械化采收等育种水平,引  相似文献   

20.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包括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两个层级。其中,研发中心下设3个研究室,分别为育种研究室、栽培与植保研究室以及综合研究室,共设专家岗位16个,带动团队成员65人;设综合试验站12个,聘任站长12名,带领团队成员48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