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紫苏与紫苏的变种鸡冠紫苏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生长规律、可食鲜叶重量、种子千粒重、生态适应性等进行观察与研究,为大面积推广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紫苏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紫苏具有丰产、优质、商品性好等特点,而鸡冠紫苏产量及生物学特性都较紫苏差,综合分析紫苏更具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蔬菜对亚硝胺的阻断效果,在模拟胃液环境下结合液质联用,研究紫苏提取液对内源性亚硝胺的阻断作用。结果表明,在模拟胃液环境下加入紫苏液与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清除率可达10.4%。加入紫苏液、亚硝酸钠和二乙胺进行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空白样品和添加紫苏的样品中二乙基亚硝胺生成量分别为0.2、0.1 ng/mL,抑制率达到50%。添加紫苏的膳食中N-亚硝基二甲基(NDMA)、N-亚硝基二乙基(NDEA)、N-亚硝基二丁基(NDBA)、N-亚硝基吡咯烷(NPYR)含量显著降低。NDMA、NDEA在空白膳食中含量均为0.2 ng/g,紫苏试验组均未检出。NDBA空白对照为0.4 ng/g,紫苏试验组为0.2 ng/g,抑制率为50%;NPYR空白对照为8.6 ng/g,紫苏试验组为4.9 ng/g,抑制率为43%。因此,紫苏对内源性亚硝胺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12,1(3):28-28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荏、赤苏、白苏。  相似文献   

4.
紫苏又名赤苏、红紫苏,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嫩叶和嫩枝可食,具特异香味。近2年,我地部分农户采用大棚种植紫苏,每棚(150m2)收入在2000元左右。现将紫苏大棚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整地施肥紫苏喜温、耐湿、耐涝,抗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旺盛。一般每棚基肥施用量为:枯饼40kg、过磷酸钙15kg、土杂肥500kg。实践证明,肥料施入多,紫苏耐旱、抗寒能力增强,产量高。施肥后,将厢面整成宽1.2m,厢沟宽0.5m。2播种移栽紫苏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大棚紫苏在10月中…  相似文献   

5.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药食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泛。目前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关于紫苏的种植技术、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已有很多报道,但探讨紫苏最佳栽培密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行业资讯     
《长江蔬菜》2012,(17):58
正资讯市场观察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青紫苏有助于防衰老日本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试验中发现,日本料理中一种常用辅料青紫苏含有抑制活性氧预防衰老的有效成分。紫苏属于唇形科紫苏属,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亚洲分布广泛。在日本,叶片两面均为绿色的青紫苏常出现在日  相似文献   

7.
以晒干紫苏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盐沉淀法提取紫苏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确定了紫苏蛋白质的等电点.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15,温度为60℃,pH为10,加盐量为0.3%,浸提时间为120 min时紫苏蛋白的得率最高,为23.55%;紫苏蛋白质的等电点为3.4.  相似文献   

8.
紫苏又名赤苏、红紫苏、白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现主要分布在印度、缅甸、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紫苏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梗、果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做汤,腌渍。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备受人们关注。紫苏含有挥发油,具有特意香味,并有防腐作用。每100克鲜嫩紫苏茎叶,含蛋白质3.9克,脂肪1.3克,  相似文献   

9.
紫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赤苏、回回苏、白苏、香苏等。茎叶中有挥发油,内含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酮、薄荷醇、丁香油酚及白苏烯酮等,具特异芳香,有防腐作用。嫩叶生食或作汤,植株可腌渍。根、茎、花萼及果实均可  相似文献   

10.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ltt.var.arguta Benth.Hand.-Mazz.]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和泰国,后传入日、韩、俄等周边国家。紫苏在日本被驯化、改良,近几年由日本园艺专家成功引  相似文献   

11.
紫苏     
赵庚义  车力华 《蔬菜》1994,(3):30-30
紫苏赵庚义,车力华(抚顺市农业特产学校)紫苏又名荏、赤苏、红苏、白苏、鸡冠紫苏、香苏。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原产我国,目前我国各地及印度、缅甸、日本、朝鲜等国均有栽培。紫苏叶及嫩枝均可作菜,地上部分均可入药,苏子可榨油、做肥料。一、营养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紫苏、香紫苏、东紫苏同为唇形科植物,是一类重要的药材、香料作物,其名称与用途相近,由此产生了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现象。现从植物学分类、起源分布、特征特性、开发利用等方面将三者进行比较和区别,以期为该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紫苏别名赤苏,红苏、黑苏,红紫苏、皱紫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人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即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人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解表。子又称苏子、黑苏子、赤苏子,是苏子降气汤的莺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全国各地均有栽培。长江以南各省有野生,见于村边或路旁。  相似文献   

14.
以鲜食紫苏为试材,采用常温、2、4℃和6℃贮藏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影响,并结合动力学模型和Arrhenius方程来构建基于特征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以期为鲜食紫苏的采后贮运和货架期的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鲜食紫苏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其采后品质会产生显著差异(P<0.05),低温条件下贮藏,可显著延缓鲜食紫苏采后品质的劣变(P<0.05),以品质指标的优劣来考量,鲜食紫苏以2℃下贮藏较为理想。基于失重率和可溶性糖为特征指标构建的鲜食紫苏货架期预测模型,经验证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模型拟合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鲜食紫苏在2~25℃范围内贮藏时货架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  李林  孙汪亮  孙锋 《北方园艺》2018,(5):140-144
以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on)为试材,利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分析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对紫苏种子萌发特征(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根长、子叶长、子叶宽和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经过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处理后,发芽指标明显上升,其中处理T1(10%聚乙二醇+50μmol·L-1褪黑素)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发芽率为64.00%,发芽势为43.67%,发芽指数为17.62,活力指数为0.065。外施褪黑素同样可以缓解干旱胁迫下紫苏幼苗的生长,其中处理T3(10%聚乙二醇+300μmol·L-1褪黑素)效果最好,幼苗根长为7.45mm,子叶鲜质量为3.53 mg,长宽比为1.260。表明外施一定浓度的褪黑素能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干旱环境下紫苏种植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120℃压榨紫苏饼粕蛋白粉为试材,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了影响紫苏饼粕蛋白粉感官评分的重要因素;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紫苏饼粕蛋白粉复合纤维法脱臭工艺进行优化,通过统计分析,得到最优条件。结果表明:紫苏饼粕蛋白粉最优工艺参数茶叶渣添加量、羊毛条添加量、木棉纤维添加量、玉米纤维添加量4种纤维用量分别为1.0%、0.5%、0.3%、1.0%。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紫苏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紫苏的种植面积和规模也在逐渐增长。从无土栽培方向阐述了紫苏的栽培技术,为广大种植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唇形科中的紫苏属、黄芩属、鼠尾草属共3个属植物的9份试材的花粉粒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花粉粒形态为扁球形或近扁球形;黄芩、丹参、一串红的花粉粒形态为近长球形;蓝花鼠尾草的花粉粒为近球形。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丹参、一串红、蓝花鼠尾草的花粉粒均为6沟花粉粒,黄芩为3沟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紫苏属、黄芩属和鼠尾草属植物的花粉粒外壁均为网状纹饰,但在网眼的大小、形状、网眼内是否存在穿孔和网脊上是否有突起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紫苏属、黄芩属和鼠尾草属植物之间花粉粒形态特征的差异为其分类学提供了孢粉学证据。  相似文献   

19.
紫苏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启高 《长江蔬菜》2010,(10):24-26
研究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紫苏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苏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恒温20℃,发芽床可选择纸上或砂上;紫苏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均可发芽,发芽时初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3天,末次计数时间为发芽后第8天。  相似文献   

20.
包春艳 《现代园艺》2011,(13):43-44
紫苏系一年生草本中药植物,种子称苏子,茎秆称苏梗,苏子、苏叶、苏梗均可入药。鲜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是医药工业的原料。种子含油率达34%~45%,可食用或药用,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的疗效。紫苏具有很高的经济和使用价值,所以,紫苏的栽培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