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微量元素锌的吸收、代谢及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锌吸收、代谢与金属硫蛋白(MT)的关系,表明锌可以直接调控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而金属硫蛋白的生物合成诱导也将调节体内锌的吸收、代谢,维持体内锌的稳态,为从分子水平研究锌的营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动物细胞内锌稳衡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了细胞内许多不同的代谢过程。对生物体而言,细胞内锌的稳态平衡非常重要。维持细胞内锌稳态平衡的蛋白主要包括金属硫蛋白(MT)及Zn转运蛋白(ZnTs)。本文主要介绍了MT及ZnT对锌稳态平衡的调节及锌对二者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综述了调控锌吸收的金属硫蛋白(MT)的理化性质及其两者代谢的关系、并深入阐述了锌对不同动物MT表达的影响,为从分子水平研究锌的营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锌对动物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锌在动物基因表达方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其中着重论述了锌对金属硫蛋白mRNA表达的调控 ,展望了锌对动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在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高锌日粮对蛋鸡肝锌和肝铜硫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锌日粮可使蛋鸡肝锌和含锌硫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同时使肝铜和含铜硫蛋白含量明显减少。日粮锌对机体在铜的吸收代谢方面有竞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饲粮中添加两种不同有机锌源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及锌代谢的影响。【方法】 试验随机选取30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体重39.4 kg±0.8 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牛,对照组只饲喂牛乳,不添加有机锌;蛋白锌组和蛋氨酸锌组每头牛分别添加522.82 mg/d的蛋白锌和467.88 mg/d的蛋氨酸锌(均相当于80 mg Zn/d)。试验期14 d。在犊牛1日龄及14日龄晨饲前,测量每头犊牛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每天记录牛乳采食量,用于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每天晨饲前,由专人对犊牛粪便进行评分,计算犊牛腹泻率。在14日龄晨饲前,采集犊牛血清样品,用于测定血清中的钙、磷、锌、铜和铁浓度、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金属硫蛋白、丙二醛浓度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蛋氨酸锌显著提高了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蛋白锌和蛋氨酸锌均降低犊牛腹泻率并提高血清锌浓度(P<0.05),且蛋氨酸锌组犊牛的血清锌浓度显著高于蛋白锌组(P<0.05)。添加蛋氨酸锌显著降低犊牛血清铜浓度(P<0.05),而蛋白锌组犊牛的血清铜浓度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有机锌源显著增加了犊牛血清中金属硫蛋白的浓度(P<0.05),但仅蛋氨酸锌提高了犊牛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蛋氨酸锌能够显著提高犊牛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P<0.05),但是蛋白锌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蛋白锌和蛋氨酸锌均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浓度(P<0.05)。【结论】 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锌能够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机体锌代谢水平,且其效果优于蛋白锌,因此建议在犊牛饲粮中以蛋氨酸锌形式添加80 mg Zn/d。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有机锌源和无机锌源条件下肉仔鸡组织中金属硫蛋白(MT)的基因表达。在肉仔鸡饲粮中以锌蛋白盐或硫酸锌形式添加锌200mg/kg饲喂6d或12d,比较肝、小肠MT和MTmRNA与骨锌作为评价锌源利用率的指标。3种指标均随锌量的增加而增加(P<0 001)。以骨锌为指标,锌蛋白盐的相对生物利用率为124%。此值在一定范围内类似于以几种组织MT和MTmRNA水平为指标的测定结果,对于肉仔鸡,MT基因的调控可能是评价锌相对生物利用率的敏感指标。这种方法可减少试验所需的时间和动物数量。  相似文献   

8.
锌是动物体内碱性磷酸酶等酶的激活因子,也是许多功能蛋白如金属硫蛋白等的组成成分,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不同来源及不同水平的锌对肉鸡的生产性能,生物利用,免疫抗氧化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今后肉鸡高效,绿色饲养中锌源饲料添加剂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420只1日龄肉杂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锌水平为0、20、40、60、80、100、120mg/kg,研究不同水平无机锌源(ZnSO4·7H2O,纯度为94%,锌含量34.5%)对肉杂鸡生产性能、组织锌含量、含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效评价肉杂鸡锌营养需要量的指标为血清5'核苷酸酶、胫骨锌、胰脏锌和胰脏金属硫蛋白,锌适宜添加水平为60mg/kg。  相似文献   

10.
铜对动物体内自由基防御系统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简述了动物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及其对动物体的损害,并较为详细地综述了高铜与低铜对动物体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金属硫蛋白与铜蓝蛋白等自由基防御系统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畜禽机体内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免疫功能、维持皮肤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作者主要综述了微量元素锌的生物学功能、影响畜禽机体对锌吸收的因素及近年来不同锌源(无机锌和有机锌)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进展,为锌在畜禽饲料中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锌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inc as a microelement is essential for animal body,the author reviewed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zinc in animal prod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combined with the zinc distribution and existing form in animal body,summarized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zinc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imal production,respectively. The paper not only provided a basis for better utilization of zinc and its mechanism in animal production,but also put forward the problems and prospect of zinc in animal husbandry.  相似文献   

13.
1~21日龄黄羽肉鸡锌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不同日粮锌(Zn)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机能、免疫功能、组织Zn沉积等的影响,并对相对敏感指标进行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以探讨1~21日龄黄羽肉鸡的Zn需要量.选用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鸡公雏鸡14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1(空白对照组)为基础日粮,其中Zn水平为25 mg/kg,处理2、3、4、5、6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40、60、80、120 mg/kg Zn.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各Zn水平均显著提高了试鸡平均日增重(P<0.05),添加80、120 mg/kg Zn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P<0.05),添加60 mg/kg Zn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日粮中添加Zn显著提高了血清中谷胱甘肽(GSH)、Zn、金属硫蛋白(MT)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P<0.05),并显著增加了胫骨中Zn含量和肝脏中MT含量(P<0.05),其中添加60 mg/kg Zn对改善血清AKP活性和胫骨Zn含量效果最佳.日粮中添加40 mg/kg Zn显著提高了脾脏指数(P<0.05),添加20~80 mg/kg Zn显著提高了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试验结果提示,以平均日增重、血清AKP活性和胫骨Zn含量为衡量指标,并考虑基础日粮中Zn水平得出,1~21日龄阶段试鸡日粮Zn适宜水平均为85 mg/kg,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估测得到的日粮Zn适宜水平分别为99、96和93 mg/kg.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重点阐述了高剂量氧化锌(ZnO)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高锌与其他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概述了高锌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和肠道结构及激素水平的影响,并针对高锌日粮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探讨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影响动物肠道锌吸收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可作为体内300多种酶的必需组分或激活因子而广泛参与体内的多种代谢活动。锌代谢的稳衡调节对于维持机体正常十分必要,其中,锌的吸收及其内源分泌是调节锌稳态的关键环节。本文综述了影响锌吸收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这些因素与锌吸收之间的关系,为畜牧业生产应用高效锌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锌与动物免疫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锌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对免疫功能有很大影响,其在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锌与免疫系统的多种功能有关,对免疫系统的发育、稳定、调节有重要作用.缺锌将导致免疫器官萎缩、免疫细胞减少和抗体水平下降.研究表明,低锌能诱导淋巴细胞凋亡,而高锌抑制淋巴细胞凋亡;当锌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可产生神经毒性而诱导细胞凋亡.锌对细胞凋亡调控的可能机制和途径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肠道既是动物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同时还发挥着重要的屏障功能,因此肠道健康是动物健康的必要条件。锌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动物生长发育、抗氧化和免疫等生理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长期以来,饲料中补充营养性锌源以无机硫酸锌为主,近年来蛋氨酸锌、乳酸锌和甘氨酸锌等有机锌源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关于有机锌对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已成为锌营养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有机锌对肠道黏膜屏障、肠道免疫和肠道生物屏障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有机锌对动物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为有效利用有机锌改善动物健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实用饲粮补锌对肉鸡组织锌、免疫器官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实用饲粮(玉米-多饼型,含锌30mg/kg),对狄高肉鸡(4~6周龄)分别补加锌40和80mg/kg,研究微量元素Zn对试鸡组织锌含量、免疫器官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缺锌(含Zn30mg/kg)不影响鸡体重、饲料转化率和心、肝、肾、胰、肌胃、脑千克活体重(P>0.05),但缺锌影响脾、胸腺、法氏囊、盲肠扁桃体、免疫器官及腺胃、小肠厚度、甲状腺生长发育(P<0.05或P<0.01);饲粮补锌(40、80mg/kg)能改善免疫器官机能,增加胫骨、跗骨、趾骨、肝、胰、肾、心组织锌含量(P<0.05或P<0.01);骨、肝、胰组织对饲粮锌缺乏较敏感,趾骨锌含量是标识鸡锌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比较肉仔鸡在正常生理及脂多糖(LPS)攻毒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和不同来源的化合物锌对肉仔鸡免疫的调节作用。试验一选用42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对照组、3个硫酸锌处理组和3个甘氨酸锌处理组,共7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锌元素水平均为30、60、9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硫酸锌组和30 mg/kg甘氨酸锌组肉鸡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相对硫酸锌,甘氨酸锌提高了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其中60 mg/kg甘氨酸锌组的转化率最高。试验二随机选用336只1日龄AA肉仔鸡公雏,分为完全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攻毒对照组、2个硫酸锌+LPS攻毒组和2个甘氨酸锌+LPS攻毒组共7个处理,每组6个重复,锌元素水平均为30、90 mg/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0 mg/kg甘酸锌可缓解LPS刺激8 h后胸腺指数的下降(P<0.05);最后一次LPS刺激8 h后,甘氨酸锌组脾脏和空肠IL-8基因表达均低于硫酸锌组(P<0.05),90 mg/kg锌添加组空肠IL-1β和IL-8的表达量均低于30 mg/kg锌添加组(P<0.05)。综上,甘氨酸锌调节肉鸡免疫和缓解炎症反应的功效高于硫酸锌。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 To review zinc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and the importance of zinc toxicity and deficiency in veterinary patients.
Data Sources – A review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al literature.
Human Data Synthesis –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original research in humans and animals on the role of zinc in multiple organ systems. There is also significant data available on human patients with zinc abnormalities.
Veterinary Data Synthesis – Zinc deficiency has been studied in dogs with genetic disease and dietary deficiency leading to dermatological disease and immune deficiency. Zinc toxicity has been described after ingestion of metallic foreign bodies containing zinc.
Conclusions – Historically, the role of zinc in health and disease has been studied through patients with toxicity or severe deficiency with obvious clinical signs. As the ubiquitous contribution of zinc to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biological systems was discovere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but subtle deficiency states have been revealed. In human medicine, mild zinc deficiencies are currently thought to cause chronic metabolic derangement leading to or exacerbating immune deficiency,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endocrine disorders, neurologic dysfunction, cancer, accelerated aging, degenerative disease, and more. Determining the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ld zinc deficiency and concurrent disease is complicated by the lack of sensitive or specific tests for zinc deficiency. The prevalence of zinc deficienc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disease in veterinary patients is not well known. Continued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develop mor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tests to assess zinc status, to determine which patients are at risk for deficiency, and to optimize supplementation in health and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