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日本对柿的分类有多种,但最简单、普通的分类方法是甜涩及种子有无与褐斑产生的关系分类,即完全甜柿、不完全甜柿、完全涩柿和不完全涩柿。把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通称为甜柿。 完全甜柿,种子的有无跟甜涩没有关系,果实自然脱涩,果肉褐斑小而且少,主要品种有富有、次郎、伊豆等;不完全甜柿,种子的有无与自然脱涩有着直接影响,有种子就有很大范围的褐斑,若褐斑充满果肉,果实就甜,无种子时就涩且没有褐斑,如西村早生、禅寺丸、赤柿等:不完全涩柿就是有种子就形成褐斑,但范围小,涩的可能性大;完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类型柿果实的脱涩与乙醇脱氢酶(ADH)之间的关系,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4种类型的5个柿品种不同部位和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ADH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的果实中,不同脱涩类型柿果实的ADH均表现2条谱带,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果实的ADH酶带谱型一致,不完全涩柿果实的ADH酶带中独有一条更靠近负极的谱带,而完全涩柿中则没有检测到ADH同工酶带;果实发育过程中,2个完全甜柿出现酶带的时期较早,分别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不完全甜柿和不完全涩柿则在果实发育后期(8月底和9月中旬)出现酶带,而完全涩柿果实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ADH同工酶带。不同器官的ADH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时在不同器官中共检测到5条ADH同工酶谱带,其中酶带b、酶带d、酶带b和c分别是柿果实、叶片、枝皮的特征性酶带,说明ADH同工酶具有器官特异性。本试验初步研究了柿果实发育过程中ADH在不同器官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研究ADH在柿不同脱涩类型果实脱涩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基因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柿子的品种有1000多个,又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甜柿主要是来自日本品种中的"冬柿",成熟时已经脱涩,可以直接食用,而我国上市的柿子大多数属于涩柿,必须在采摘后先经人工脱涩后方可供食用。涩柿果实中含有一种单宁细胞,  相似文献   

4.
柿子的脱涩     
柿子原产我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柿子有八百多个品种,一般分为甜柿和涩柿两大类。甜柿在树上软熟前即能完成脱涩,而涩柿采后必须经过人工脱涩或后熟作用才能食用。1.温水脱涩先将柿子用0.05%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将柿子浸于水温45℃左右的容器中,水量以淹没柿子为宜。可通过在容器下加热或利用保温材料,及掺入热水调温等方式保持水温,浸泡一天左右,浸泡时间随果实成熟度的高低而不同,成熟度低的果实,浸泡时间稍长些。用此方法脱涩的柿子不宜久藏,最好是随脱涩随销售。2.石灰脱涩将柿子浸于石灰水中处理…  相似文献   

5.
柿果实脱涩机理及脱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宝  尚丽  薛晓莉  张寅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4):2973-2981
随着人们对柿果实保健功能的深入认识,柿树栽培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但中国在柿采后生理尤其是涩柿脱涩机理及相应技术的研究仍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制约目前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柿不同类型果实脱涩机理及涩柿采后脱涩技术及相关影响因子,旨在为相关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柿树属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 Lf)植物。全世界该属植物有190种左右,分布较广泛。其中作为果树栽培的品种约有2500种,这些品种的柿子根据果实脱涩的时间和方式可分为甜柿和涩柿2种。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涩柿的果实因素(例如品种差异、果实大小、成熟度等)对CO_2脱涩效果的影响,首先对比了25和30℃条件下柿果实CO_2脱涩效果的差异,发现两者差异不显著,然后在25℃条件下利用体积浓度为90%的CO_2对60份涩柿资源的果实进行脱涩处理,并对其脱涩难易程度、耐贮性、表型指标和内含物含量等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表明:60份资源按照果实脱涩难易可分为4类,最易脱涩的资源共30份,其果实经CO_2处理24h即可脱涩;按果实耐贮性,60份资源可分别被聚为5类。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体积、成熟度与脱涩难易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耐贮性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脱涩难易呈显著负相关,总酚、黄酮、单宁含量与脱涩难易相关性不显著。选出易脱涩且耐贮存资源6份、果实体积较大且较易脱涩资源11份、果实体积较大且较耐贮存资源8份,果实体积越大、成熟度越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低的品种,其脱涩普遍越容易,但果实体积越大,其硬度变化越快,越不耐贮存,因此在大果、易脱涩和耐贮存性的选择上需要作出权衡。  相似文献   

8.
甜柿成熟后无需脱涩即可直接食用。甜柿原产中国湖北罗田,唐朝引入日本,并在品质、适应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进行了杂交改良。目前,全世界栽培的甜柿都是日本品种。与涩柿相比,甜柿自然成熟后即采即吃,不用人工脱涩。肉质脆硬不软。口感好于红富士苹果,甜度近似甘蔗。  相似文献   

9.
柿为我国栽培较为广泛的果树,分甜柿和涩柿。甜柿从树上采下不用人工脱涩,直接可食;涩柿采收后,须人工脱涩放软后方可食用。我国传统栽植的多为涩柿,近年来,甜柿作为一种新兴果品,正在成为发展热点。因此,只要选好地点,选好品种,规模栽植,科学管理,栽植甜柿无疑是一项高效种植业。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引种栽培甜柿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依照果实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甜柿和涩柿。甜柿果实成熟时能自然脱涩,从树上采下可直接食用。其风味甜脆爽口,外观艳丽,富含Vc和矿质营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甜柿主要分布在日本、中国和韩国。日本是世界上甜柿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柿子脱涩     
<正> 柿子可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种,甜柿从树上摘下来就可食,如日本的次郎、富有、伊豆等品种;涩柿是因为果实里含有单宁。单宁使人吃了有涩感。柿子脱涩原理就是通过柿子内部的化学变化,分解所含单宁,去掉涩味。 柿子脱涩的方法很多,其中又分漤柿和烘柿,现介绍几种。1 清水漤柿 将成熟变黄的柿子从树上摘下来,装入竹篓或条筐,放入山涧溪流里,使水淹没柿子,经5~7天便可脱涩。如果采摘早,脱涩时间可稍长;采摘晚,脱涩时间可短  相似文献   

12.
柿(Diospyros kaki)果有甜涩之分,涩柿需经脱涩,方可食用。本文针对不同的脱涩方法,论述了柿果脱涩与其品种、成熟度、温度以及化学物质间的密切关系,为今后更先进的脱涩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柿有两种,即涩柿和甜柿。涩柿果实中含有单宁细胞,当人们咬破果实时,可溶性单宁即溶于唾液中,使人感到强烈的涩味,所以涩柿在食用前需脱涩或软化(后熟)。甜柿成熟前可溶性单宁可变为不溶性树脂状物质,在树上完成脱涩过程而不软化,采下就可立即食用,硬柿保存时间长、耐贩运,一般  相似文献   

14.
研究常温条件下CO2处理对120份柿果实单宁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探究CO2脱涩后柿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CO2处理可显著降低柿果实中的单宁含量,根据脱涩与否可将120份种质资源分为2大类(未脱涩种质和脱涩种质)。未脱涩种质47份(39.16%),脱涩种质73份(60.84%)。未脱涩种质可分为2类:返涩种质(‘朱罐罐’‘都江堰干柿’等)占总资源的3.33%和无法脱涩种质(‘临潼挂干柿’‘从化柿’等)占总资源的35.83%,其中返涩现象是CO2脱涩处理中首次被发现。脱涩种质可分为2类:易脱涩种质(‘荥阳水柿’‘蜜蜜罐’等)和难脱涩种质(‘小广扁柿’‘什样柿’等),其中易脱涩种质35份,难脱涩种质38份,分别占总脱涩种质的47.93%和52.07%。以上结果表明大部分柿种可以通过CO2处理完成脱涩。通过单宁含量、硬度变化以及可溶固形物含量变化分析,发现18个种质包括‘上虞方柿’‘兰田南王水花柿’‘么心柿’‘西畴水柿’‘柏东-01’‘松阳扁柿’‘垣曲八月红’‘杭州牛心...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栽培日本甜柿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河北省栽培甜柿的可能性及制约因素 1.1 可能性 甜柿是一种在达到成熟时,不经后熟脱涩就能食用,口感没有涩味的柿品种,其果实可溶性单宁含量在0.5%以下的柿品种。甜柿品种又分完全甜柿和不完全甜柿,完全甜柿就是在生长期间能够满足其温度要求时,不论果实中种子有无、数量多少,成熟时可溶性单宁量均在0.5%以下,如富有、松本早生富有、次郎、前川郎、伊豆、花御所  相似文献   

16.
柿果脱涩工艺过程中单宁细胞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学显微镜对涩柿、半脱涩柿和脱涩柿进行观察,发现未脱涩的柿果肉中单宁细胞呈可溶性絮液状,半脱涩柿单宁细胞呈粒浆状,已脱涩的熟柿单宁缩合凝固成颗粒状,同时又观察了复涩与不复涩的罐藏柿果果肉中单宁细胞的形态。复涩果肉单宁细胞由粒块状变为粒块絮液状。  相似文献   

17.
柿系柿树科柿属植物,根据是否需经过脱涩处理才能食用,有涩柿和甜柿之分。目前生产上种植大多为涩柿,需经脱涩或后熟软化处理方可食用。而从台湾引进的甜柿在成熟前其可溶性单宁便转化为不溶性树脂状物质,采下即可食用,且甜脆爽口,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据中国林科院亚热带研究所测定,该品种甜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对CO2脱涩柿果实软化及细胞壁成分变化的影响,探讨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货架期的方法,以‘磨盘柿’(Diospyros kaki Thunb cv.Mopan)为材料,研究了采用CO2、CO2+0.5μL/L1-MCP组合处理24h后,在室温下贮存对采后脱涩柿果实软化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处理和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均能够有效的使涩柿脱涩,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相对于CO2处理来说在脱涩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贮存过程中硬度下降的速率,降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且延迟呼吸高峰、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延缓柿果实水溶性果胶上升和共价性果胶下降的速率,以及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下降的速率。因此,CO2+0.5μL/L 1-MCP组合处理可以延长柿果实采后脱涩后柿果实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9.
珍稀矮生型柿品种——南通小方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江苏省进行果树资源调查时,在南通市发现了具有矮生性状的地方品种——南通小方柿(当地俗称小方柿、四丫红)。该品种树体矮小,早果性好,且丰产稳定,果实色艳、无核、质优,能自然脱涩,是矮化密植栽培的优良柿品种。该品种于1954年在海安县开始少量栽培,但品种来源说法不一。现主要分布于南通市海安、如东两县。  相似文献   

20.
以3个涩柿品种为试材,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无水乙醇对果实进行喷雾脱涩处理,密闭保持24、48、72、96 h后,测定柿果果实硬度和单宁含量。结果表明:处理24 h后,3个品种果实中可溶性单宁含量降至1%以下,所制柿饼无残留涩感,硬度保持在5 kg/cm~2以上,可以满足加工柿饼对原料硬度的要求。本试验为解决柿饼残留涩感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