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新乡市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祥云 《中国种业》2005,(11):38-39
新乡市是河南农业大省中的农业大市.小麦是新乡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最具优势的作物.20世纪70年代,新乡市小麦就以高产闻名全国,90年代中期,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始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经过几年努力,新乡市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1.3万公顷左右,占常年小麦种植面积的70%以上,打造出了新乡优质小麦这一知名品牌,实现了全国第一单优质小麦的出口,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  相似文献   

2.
杜会伟 《种子世界》2021,(10):0084-0086
河南是小麦生产的大省,种植面积长期保持在 490 万 hm2,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小麦增产速度加快,相应增加了农民的卖粮难度。一方面全省范围内都出现了小麦积压现象,调销受阻且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国内和省内食用小麦依然严重依赖进口。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能扩大小麦产量潜力,实现新品种小麦的推广普及。通过分析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生产利用现状及问题,提出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方法,讨论优质小麦新品种育种推广模式和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黄淮冬麦区主要包括河北、山东两个省和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山西中南部,该区光热资源丰富,降雨量较少,土壤肥沃,生产条件较好,非常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和面筋的形成与积累,是我国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的最适宜地区.据农业部统计,黄淮冬麦区现有小麦面积1466万公顷、产量6300多万吨、平均667m2产288kg,分别为全国小麦的55%、64%和115%.据农业部规划,黄淮冬麦区以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为主,到2007年,优质强筋小麦面积达到293万公顷.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要注意优质与高产并重,而小麦的高产优质受品种、环境、生态和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关键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优质小麦育种的现状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献林 《作物杂志》2002,18(2):45-47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常年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490万hm2 以上,总产160多亿kg,面积和总产均位居各省市之首。近年,随着小麦逐年增产,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一方面全省小麦大量积压、调销不畅且价格偏低,国家财政补贴数额加重;另一方面国内和省内生产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的小麦则主要依靠进口。鉴此,国家及河南省于1999年相继出台了以优质麦为主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小麦优质优价政策,真正拉开了优质小麦生产的序幕。1 国内优质小麦育种的发展简况我国对强筋小麦的品质育种始于70年代,80年代初已有面包用小麦大面积种植。自此,一些育种单位开始了以品质改良为目标的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5.
(1)项目简介项目所在地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河南省优质生猪第一大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0万亩以上,年产4亿公斤,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克山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均种植小麦面积70~80万亩。近年来,随着质量效益型农业的发展,优质小麦新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我们进行了优质小麦品种的试验,目的是筛选出合适的优质小麦品种,并加速推广。1材料与方法克94470、克92-172、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优质麦生产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1999年起,我国把小麦优质专用化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目前已发展优质专用小麦720多万公顷,占全国麦播面积的3l%。但我国优质麦生产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种源种质、品质稳定性、生产成本、产业化运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河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优势主产区,常年麦播面积7500万亩左右,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及对国家粮食贡献率均居全国首位.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小麦生产发展,提出了发展河南"小麦经济"和在"十五"期间将全省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的战略要求.现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岐山县地处关中西部,全县辖10个镇144个村,总人口38万,耕地面积3.5万hm^2,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示范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2.9万hm^2。优质小麦生产是岐山县的优势产业,多年来,岐山县依托其优越的地理资源,大力发展小麦种子产业,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而且依靠高质量的种子、良好的信誉,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优质小麦新品种产业化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优质小麦新品种产业化开发的必要性符合国家利益 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常年种植面积 3 0 0 0万 hm2 左右 ,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国粮食总量的 1 /4。近年来 ,我国小麦生产连年丰收 ,然而优质专用小麦尤其是强筋优质小麦严重短缺 ,大量依赖进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优质专用小麦近年来生产发展状况,针对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改进措施与建议.以期对河南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焦作市不仅是河南省的粮食高产地区,同时是河南省规划的整市推进的优质小麦种子基地.焦作市小麦种子基地面积从2015年以来一直稳定在6.67万hm2以上.通过开展一系列专项试验研究,总结形成了一整套适合焦作市自然和生产条件的优质小麦种子绿色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岐山县小麦种子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岐山县地处关中西部,耕地面积52万亩,是农业部命名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优质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带示范县,常年小麦种植面积44万亩。多年来,岐山县依托其优越的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麦种子产业,不但大幅度提高了全县小麦良种覆盖率,而且依靠高质量的种子、良好的信誉,小麦三圃田面积逐年扩大,种子年产销量达到了800万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4.
北方冬麦区主要小麦亲本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小麦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质改良已成为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气候适宜优质小麦生产,应当成为我国优质小麦的主要生产基地。了解现有亲本品质状况,选择优质...  相似文献   

15.
菏泽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菏泽市是农业大区,也是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常年种植小麦面积都在60万hm2以上。近年来,随着国家实行种粮补贴的优惠政策,以及小麦价格的逐年上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使得麦田面积不断扩大,如2007年我市麦田面积为60万hm2,2008年达  相似文献   

16.
新乡小麦享誉全国,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市小麦种植总面积的85%以上.为持续推动新乡优质小麦产业化,新乡市政府部门结合新乡市实际,从目标、途径、措施等方面制订了详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贵州小麦生产及其品种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光艺 《种子》2000,(2):49-51
1 贵州小麦生产概况小麦是贵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居第三位。产量约占夏粮的80%。发展小麦生产是调整城乡人民食粮结构,解决缺粮问题的重大举措,在贵州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小麦生产有很大的发展,1949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只有5.73万公顷,单产577.5kg/hm2。总产3311万kg;1989年小麦种植面积达38.2万公顷,单产1260kg,总产48132万kg;1998年发展到60.5万公顷,单产1800kg,总产108808万kg。50年间面积扩大了10.5倍,总产增加32.86倍。尽管如此,贵州小麦的单产水平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耕作…  相似文献   

18.
"新乡小麦"以其优质强筋被认定为全国麦类首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新乡市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市小麦种植总面积85%以上,为持续推动"新乡小麦"发展,结合新乡市实际,从目标、途径、措施等方面制订了详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平度市是全国农业大市,常年种植小麦140多万亩。在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科技水平,确保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2005—2007年,每年承担50万亩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连续三年推广1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粮食生产尤其是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保证小麦种子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种子是河南敦煌种业新科种子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年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近0.67万公顷,产种3000万千克以上,主营的新麦18号、新麦9号、新麦11号、新麦13号等系列品种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公司提出2005年为种子质量年,同时也正在申请质量认证.为了进一步提高和保证种子质量,使公司健康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种子,现对如何提高种子质量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