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合理换水,培育肥水。要想养好虾蟹,首先要培好水质,池塘从5月开始,每隔1个月或20天就要用"药饵"和"药液"防治病虫害1次,难免存在一些残留物质。到秋季更要勤换新水,预防池水变"老",  相似文献   

2.
1.培好一池水:养好一池虾、蟹首先要培好一池水,池塘因从5月开始,每隔1个月或20天就要用"药饵"和"药液"防治病虫害1次,难免存在一些残留物质,到秋季更要勤换水,预防池水变"老",保持合适的肥水透明度.一般虾池透明度保持30~36厘米,蟹池35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3.
五、养殖育肥的日常管理及起捕技术 1.水质管理。保持池水清洁和酸碱度适中,是加快黄鳝生长的必要条件。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做到:一要保持适当水位,水浅易导致水质恶化,引起黄鳝停食和患各种疾病。二要坚持勤换水。一般情况下,3~5天换水1次,盛夏时节最好1~2天换水1次。新换的水特别是井水,要提前1天抽到蓄水池,使水温调节至与池水相近,温差不能超  相似文献   

4.
夏季既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易发的盛季。鱼病一旦发生,不仅治疗困难,而且往往为时已晚,从而导致成鱼产量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全军覆灭”的局面。可见,对鱼病必须搞好预防。 一、调节好水质 1.在6月中下旬应将水加至该池最高水位。 2.满水后应每隔7~10天往池内补注新水,每次10厘米。与此同步的是要施追肥,6月每7~10天施一次有机肥,每667平方米水面100~150千克;7~8月份改少量施化肥,每667平方米每次用2千克硫铵(或尿素1千克)加1~1.5(?)  相似文献   

5.
(一)合理调整水位蟹池的水位一般以平台的地方为准,控制在0.8米左右,蟹池四周沟槽的水位有可能保持在1.5米左右。经过长时间的饲养,蟹池水质变老、变肥,对河蟹生长不利,因此要定期加注新水,以改善池塘水质。初夏每10~1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6-9月份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水30%~40%。(二)控制水色与透明度蟹池中水体的颜色是生产中常用的辨别水质好坏的指标之一。通常  相似文献   

6.
(一)调好水质水质好坏对虾蟹品质影响很大,好的水质是提高虾蟹品质的基础,养殖池塘每隔1个月或20天就要用“药饵”和“药液”防治病虫害一次。池塘难免存在一些残留物质,且由于经过较长时间的养殖投饲,水质大多老化,因而在捕捞前1~2个月应彻底调节水质一次,主要是彻底换水,具体换水量依水质情况而定,一般30%即可,换水后注意保持池水水质,保持适当透明度。一般虾池透明度保持30~35厘米,蟹池35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7.
六、饲养期间日常管理 1.加强水质管理 (1) 注水或换水:在养虾过程中,开始时用原有的消毒培肥水,水位较浅,水深60厘米左右。放苗10天后,要逐渐加深水位。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前2~3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以后每次15~20厘米,到高温季节要加至最高水位。加水时要注意水源清洁、水质青新,不含有毒药物。同时用40~50目的密网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虾及卵块随注水进入虾池。在饲养中后期,特别是高温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蟹,如何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山东省济宁市数十位养蟹大户的答案是:强化夏季河蟹生长发育旺季的管理,对河蟹严抓“四环”。第一环:强化水质管理在炎炎夏季,水温高,水质极易败坏,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活、爽、嫩,溶氧高,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具体方法: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米左右。养殖辽蟹的池塘,水深要达2.0米以上,以免灼伤蟹体。二是高温季节,每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30~40厘米,最好边排边注,使池水呈微流水状态。换水时应保持水位稳定,遇到恶劣天气,水质变化时,要加大换水量,尽量加满池水。换水前要捞去池中的残…  相似文献   

9.
(1)合理换水,培育肥水。要想养好虾蟹,首先要培好水质,池塘从5月开始,每隔30d或20d就要用"药饵"和"药液"防治病虫害1次。到秋季更要勤换新水,预防池水变  相似文献   

10.
1 肥水管理1 1 苗期 既需肥又忌重肥。定植后 3个月内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植后 10天新叶展开时开始施肥 ,用 0 1%~ 0 2 %三元复合肥或较淡的腐熟粪水淋蕉头 ,每株 1~ 2kg ,每隔 5天一次。植后第 3个月浓度和液肥用量可稍增加 ,并加入少量尿素和钾肥 ,每隔10~ 15天淋一次 ,或每隔 10天用迦姆丰收 (或生多素 ) 10ml加少量磷酸二氢钾 (或生物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叶面肥 ) ,对水 15kg叶面喷施 2~ 3次 (每隔 10天一次 ) ,可保证香蕉苗早生快发。1 2 中期 生长至 18~ 30片叶时 ,需肥量增加。但施肥太多会伤根 ,应每隔 10天施肥一次…  相似文献   

11.
五、罗非鱼的苗种培育技术 在长江流域,罗非鱼亲鱼在自然条件下,5月底6月初繁殖出鱼苗,于6月底可培育成5厘米长的鱼种。 1.苗种池的选择和清整:苗种池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一般以330~1330平方米较好,水深应能随着鱼苗的生长而调节,前期60~  相似文献   

12.
(上接18期第28页) (六)日常管理 1.保持适宜的湿度.蚯蚓喜潮湿、怕干燥,饲养床湿度应保持在70%~80%,因此,必须定期洒水保湿.夏季:每天早晚各洒水一次;冬季:每隔一天洒水一次.通常用干净的井水,如果使用自来水,最好先停放1天后再用.  相似文献   

13.
<正>1月,蜂群越冬期。积极参加养蜂技术培训班,掌握新的技术和信息;越冬蜂窖(室)、室外、沟槽式越冬都要每隔5~7天检查、巡视1次;风雪天要勤检查和观察,  相似文献   

14.
鱼苗池套养幼蚌,不仅能充分利用鱼池水体资源,培育接种蚌,而且降低育珠成本,提高鱼池的综合效益。 一、鱼苗池条件 要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的鱼苗池。面积一般1~5亩。要求池堤牢固,不漏水,池底平坦,无杂草,鱼池向阳,光照充足,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15.
正1)所有存栏户必须做到进舍先消毒,谢绝一切外来人员的出入,力争做到封闭管理。2)饲养人员进入鸡舍,必须有专用工作服、工作鞋帽,且要2~3 d清洗消毒1次。3)饲养小区搞好户舍隔离,每隔2~3 d用3%火碱对鸡舍周围10 m内喷雾消毒1次。4)鸡舍门口设消毒池,内装3%火碱溶液。5)每1~2 d清理1次粪便,放入化粪池中。6)养殖小区坚持全进全出制度,卫生防疫工作应由专人统一管理。7)鸡舍内走廊每隔3~5 d消毒1次,最好选2种以上消毒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一、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通风向阳。每口池塘面积以667~2001平方米,水深控制在1~1.5米为宜。 二、放养前准备 ①彻底清塘。鱼苗下塘前7~10天应将池水基本排干(保留15~20厘米水深),清除池底和四周杂草、异物,整修加固池坝,然后每667平方米用100~150公斤生石灰,或用10~15公斤漂白粉化水后全池泼洒消毒,以杀灭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及其它  相似文献   

17.
十七、罗非鱼越冬常见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在生长季节,一般疾病比较少。而在越冬季节,由于越冬池面积较小,放养密度较大,水质相对较差,水温偏低,再加上处于不太活动与少摄食的情况下,罗非鱼就容易生病。 在越冬期间鱼病防治要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般每隔10~15天预防一次,每次每立方水用含氯量为30%的漂白粉1克或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加水溶解后,均匀泼洒全池。  相似文献   

18.
1配种期 严格掌握初配年龄,皮用母兔和中型肉用母兔6月龄始配,大型肉兔品种母兔7月龄,毛用母兔7~8月龄,体重达到成兔的85%以上方可配种.公兔一般比母兔还要晚一个月.壮龄公兔每天可配2次,连续2天休息1天,青、老年公兔每隔1~2天配种一次.配种期间对公兔增加营养.近亲不配、有生理缺陷和疾病不配,不搞连续血配.  相似文献   

19.
1配种期严格掌握初配年龄,皮用母兔和中型肉用母兔6月龄开始配种,大型肉用品种母兔7月龄,毛用母兔7~8月龄,体重达到成年兔的70%以上方可配种.公兔一般比母兔要晚一个月.壮年公兔每天可配2次,连续2天休息一天,青老年公兔每隔1~2天配种一次,配种期间给公兔增加营养.近亲不配,有生理缺陷和疾病的不配,不搞连续血配.  相似文献   

20.
(一)丝蚯蚓的快速培育1.选池。选择水质良好,富含有机质,水流缓慢的沟塘,面积不限,水深0.5~1米。使用前要清除池底淤泥,最好敷上三合土。2.制备培养基。选择有机碎屑丰富的污泥作培养基原料,培养基的厚度0.1米,基底加一些蔗渣,然后注水浸泡,每亩施人畜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