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黑龙江地区从11月中旬开始由北向南对蜂群进行最后一次外包装,从此进入了漫长而又严寒的越冬期,无特殊情况不能开箱进行检查。要想了解蜂群正常与否必须通过巢门这一窗口听声音、看蜂尸,观察蜜蜂行为等手段进行箱外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蜂群安全越冬。1.听声音判断巢温正常与否蜂群越冬中心工作就是保证蜂巢温度正常。传统经验用1根1m左右长胶管一头伸入箱内一头放在耳边听声音,"热呼呼"、"冷唰唰",正常发出"嗡嗡"声。这  相似文献   

2.
正养蜂需要通过箱外观察,掌握蜂群内部情况,箱外观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减轻养蜂者的劳动强度。一、春繁期箱外观察1.判断蜂群越冬情况早春蜂群搬出越冬室后,蜂箱前壁和起落踏板上到处排泄像玉米粒大一片稀粪便,蜜蜂腹部膨胀,头尾发黑,油光发亮,飞翔无力。说明越冬巢内通风不良、湿度大;饲喂劣质饲料,或饲料变质,蜜脾未封盖,蜜不成熟,水分含量大或含有甘露蜜,导致蜜蜂产生  相似文献   

3.
陈文兴 《中国蜂业》2004,55(6):27-27
以前室内蜂群越冬也都是3箱一摞,或搭架子摆放。这样只能靠箱外观察,到越冬后期,发现一箱有问题就要一摞全动,影响其它蜂群正常越冬。  相似文献   

4.
鲁延鹏 《中国蜂业》2001,52(6):15-15
河西走廊地区冬天寒冷而漫长 ,气温变化大 ,如果蜂群越冬条件不好或管理不善 ,就会造成翌年“春衰” ,影响蜂群的繁殖和采蜜 ,直接影响蜂农的经济效益。为保证蜂群安全越冬 ,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适时“巡察”定期检查蜂群入室的头几天要勤观察 ,当室温保持在 -4~4℃时 ,可 1 0天左右入室查看一次 ;在越冬后期室温容易上升 ,要 1~ 3天观察一次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在越冬室内检查蜂群 ,一般只能在箱外贴耳听听蜂箱里的蜂群响动 ,用听响声判断蜂群越冬情况 ,但不要敲打、震动蜂箱或用亮光照射巢门。在室内完全黑暗的情况下 ,如蜜蜂…  相似文献   

5.
蜂群安全越冬是搞好养蜂生产的重要关鍵。在吉林白城地区,蜂群有近半年的越冬期,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損失。我們采用“两戶外,一戶內”的越冬方法,效果良好。为了解决早入窖,气溫不稳定,容易引起伤热的損失,到小雪气溫稳定在18—25℃蜂群才入窖。在这以前,蜂群放在室外背风向阳的地方,加强箱內箱外的保溫。为了防止越冬后期气溫轉暖蜂群伤热,在春分前后,选择一个  相似文献   

6.
1加强蜂群越冬后期管理1月份气温最低,蜂群最易出事故,此时一般蜂群处于稳定的半蛰居状态,要保持蜂场安静,严防剧烈振动。继续搞好箱内保温防寒。雪日用铁纱封住,红布斜遮巢门,及时扫除巢门和箱上的积雪。定期(5~6天1次)箱外观察,分析蜂群情况,注意防止蜂蜜结晶饿死蜂。防鼠害,治疗蜂螨。2蜂群的春季管理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延长越冬蜂群的寿命,加速蜂群繁殖,为春末夏初大流蜜期培育足量、健壮的工作蜂。应做到:(1)加强保温,保持巢内温度34℃~35℃。(2)及时调整脾,加脾,扩大卵圈。(3)搞好救济饲喂和奖励饲喂。(4)箱内喂水,避免蜜蜂外出采…  相似文献   

7.
高寒地区黑龙江室外越冬蜂群要想了解群内情况正常与否,只能通过箱外观察这一手段,下面笔者将多年的体验与蜂友们交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箱外观察可以快速掌握蜂群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有问题蜂群,减少对正常蜂群经常开箱检查的干扰,节省大量无效劳动。养蜂者应该养成每天观察蜂群的习惯,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通过箱外蜜蜂的行为判断蜂群内部情况,做一个能看懂蜜蜂行为的养蜂者。现将我在箱外观察实践中的一些认识介绍给初学养蜂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蜂群喜静怕扰,箱外观察判断蜂情是养蜂人了解蜂群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养蜂的一种乐趣。一、箱外观察蜂群多做箱外观察是减少开箱检查的有效方法。每天抽时间围着蜂场转一圈,便可以掌握蜂群大概情况,以便安排管理工作,可以节省大量检查时间。早春和晚秋,不适合开箱检查蜂群,箱外观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6,(6):32-33
<正>有经验的养蜂人在蜂群日常管理中,不出现问题时不用经常开箱检查蜂群。常规的箱外观察对于新养蜂人来说,是一个养蜂经验积累的过程。通过箱外观察和开箱查看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箱外观察准确率得以提高。掌握箱外观察基本方法,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蜂群的干扰,对蜂群保温和减少盗蜂危害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加强蜂群冬季管理,是保证蜂群安全越冬争取来年丰收的关键,根据我县气候和自然情况,越冬蜂群管理的要点是: 一、蜂群内部的安排: 立冬前要对蜂群作一次全面检查,将内部安排好。抽出空脾、次脾、饲料不足的脾和花粉脾,保持蜂脾相称,饲料充足;双群同箱越冬群要将中央隔板固定好。  相似文献   

12.
<正>立冬过后华北地区定地饲养的蜂群便进入越冬期。由于每年气候条件不同,养蜂人根据天气变化调整蜂群的内、外包装,让蜂群安全度过漫长的5个月的越冬期。无论是采用10框箱还是16框箱饲养蜜蜂,一般都是室外越冬,原址越冬的蜂群在75%左右,而室内越冬蜂群只有20%。越冬期间箱外包装的蜂群数量比箱  相似文献   

13.
1观察蜜蜂飞翔早春越冬的蜜蜂出巢排泄时,绕蜂场上空飞行,要趁此机会仔细观察蜜蜂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越冬不顺利,蜜蜂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到巢前的板上排泄,表明越冬饲料不良和环境潮湿;有的蜂群蜜蜂出箱迟缓,飞翔蜂少,而且飞得无精打采,表明群势弱,蜂数少;从巢门出来的蜜蜂毫无秩序地在箱上乱爬,像是寻找什么似的,如靠近箱侧,就可听到箱内有混乱声,表明群内失王。要把一切不正常的蜂群作上记号,凡失王的蜂群或有劣质蜂王的弱群应速合并。2速查…  相似文献   

14.
(一)观察飞翔 早春越冬后的蜜蜂出巢排泄腹中积粪,朝着蜂箱和蜂场上空绕飞,要趁此仔细观察蜜蜂飞翔的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或因某种原因而越冬不顺利,蜜蜂的举动便显得不同。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到巢前板上排泄,表明在越冬期饲料不良和环境潮湿;有的蜂群出箱迟缓,飞翔蜂  相似文献   

15.
室外越冬的蜂群在越冬期间,个别蜂群可能出现伤热。了解蜂群发生伤热的原因及掌握处理已经伤热蜂群的方法,使蜂群在越冬期间尽可能少发生伤热或不发生伤热。将已发生伤热蜂群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乃至安全越冬是养蜂员的职责。根据过去的经验,笔者认为越冬群发生伤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越冬群巢门留得太小或因死蜂堵住了巢门,蜂群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箱外。  相似文献   

16.
鼱危害越冬蜂群的重要敌害。过去养蜂书刊尚无报道,现将多年来的观察、调查研究情况分述如下:一、危害越冬蜂群的情况是以昆虫成虫、幼虫及其它小蠕虫为食的小型哺乳动物。蜂群越冬期间工蜂活动减弱,失去防卫能力。此时,身体瘦小的,夜间常由巢门钻入蜂箱,捕食蜂团外层的工蜂,食其腹部和胸部肌肉,弃其翅、足及丁质外壳,堆积在箱底的角落。若蜂箱内有保温填充物,常在其中做成巢穴,留居箱中;也有夜间进入箱内捕食工蜂,饱食后逃离箱外隐居。不冬眠,食量较大,一昼夜能食数十只工蜂。弱小蜂群很快被吃光,全群覆没,有时也啃部分蜜粉脾。1983年2月…  相似文献   

17.
正蜜蜂春繁,是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出不得半点差错。近年来,我是这样做的:一、箱外观察怎么看平时到蜂场观察蜜蜂活动,推测蜂群的大致情况。1.发生鼠害越冬期,蜂箱前有碎蜂尸,表明发生鼠害。如果从箱底板掏出许多蜂尸和碎蜡渣,说明老鼠已潜入蜂箱,需要开箱处理。2.蜂王丧失早春,有些蜜蜂在巢门前振翅爬行,可能是丧失了蜂王。有蜜粉源的晴暖天气,个别蜂群蜜蜂极少出巢采集花粉,蜜蜂在巢门前乱爬,而其他蜂群采集正常,说明蜂王可能丧失。3.饲料缺乏在越冬后期,个别蜂群不管天气好坏不断往外飞,常有蜜蜂从巢门爬进爬出,提起蜂箱感到很轻。说明巢内缺饲料,急需补喂。  相似文献   

18.
<正>室外越冬是一种箱外包装的越冬形式,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利用麦余头、树叶、锯末、稻皮、碎草等做包装物,为蜂群适应外界气候而增强保温作用,让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温度和湿度当中,再附加以人为管理措施,从而保证蜂群安全越冬。室外越冬的优点是蜂群越冬安全,节省饲料,蜜蜂体质健壮,早春复壮速度较快;缺点是容易遭受鼠害干扰,每年需要准备较多的包装材料,不适合弱群越冬。  相似文献   

19.
寒地越冬蜂群的箱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9,60(11):27-27
黑龙江、吉林两省蜂群越冬期长而气候严寒,蜂群不正常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包装严密不能开箱检查不便,只能在箱外听声音,看表现判断正常与否。下面就我多年经验谈谈几种特殊情况与蜂群“伤热”的不同之处,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01,(11):14-14
在室外越冬的蜂群 ,蜂箱四面保温 ,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开箱检查。因此 ,要想蜂群安全越冬 ,必须具有箱外观察的能力。1 怎样判断巢温是否正常 ?要想取得预期效果 ,在越冬期间应保持巢内冷不结冰、热不散团。在此前提下 ,我认为越冬期巢内还是暖一点好。1 1 听 :越冬期无论蜂群冷还是热 ,都要比正常情况下发出较大的声音。冷了 ,为了抵抗严寒的侵袭 ,蜂群增加食量、加剧活动 ,发出较大的“唰唰”声 ;热了 ,巢内温度升高 ,蜜蜂又感到口渴大量食蜜 ,扇风 ,排出热量 ,发出较大的“呼呼”声。本人经验 :除了用胶管伸入巢门倾听来判断巢内冷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