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反季节袋式栽培滑子菇是老热河地区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是十分先进的一种栽培模式,其优点一是菌袋成品率高。由于袋栽滑子菇是用全熟料栽培和暖棚作为发菌场地栽培,从根本上解决了半熟料盘栽滑子菇存在的易污染、越夏难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我国麦区,特别是北方冬麦区所广泛采用的传统平作栽培不断暴露出倒伏、病害、农业化学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介绍一种新的小麦栽培模式:小麦垄作栽培。一、什么是小麦垄作栽培垄作栽培技术是将原本平平一片的土壤用机械起垄开沟,在垄上种2~3行小麦。土壤表面  相似文献   

3.
为了找出栽培白灵菇的最佳培养料配方和栽培模式,对以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为主料不同培养料配方下菌丝生长和出菇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双排菌袋覆土栽培、工厂化栽培、层架式栽培三种模式下白灵菇的产量等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棉籽壳为主料时,菌丝生长快,优等菇比例高,且菌袋不易污染,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作为主料时,菌丝生长稍差,但可大大降低成本;三种栽培模式中工厂化栽培模式产量高,且子实体形态好。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做主料综合考虑为最佳培养料,工厂化栽培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袋栽平菇是一种高效立体种菇模式,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多种原因致使袋栽平菇杂菌污染严重。经过调查,针对平菇污染杂菌原因,摸索出十项防治措施。1.控制环境平菇栽培场所环境是袋栽平菇污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在福建,采用再生法栽培模式,厂家都实行自行制作菌种。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层次,其制作过程包括培养基配制、接种、菌丝培养等。在制种过程中,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操作等不规范都容易造成污染,掌握好菌种制作技术是控制污染的关键。笔者从事金针菇菌种生产已有多年,其污染率控制在2%以内,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改良猪粪渣为主料,设计不同的基质配方、发酵方式、覆土材料、出菇模式等进行草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猪粪的固液分离物作为新型栽培原料,辅以优化的发酵方式、覆土配方、出菇模式等关键技术栽培草菇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和质量,缩短栽培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猪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降低面源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7.
正黑木耳栽培技术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当前中国大多数地区是采用棚室栽培模式栽培黑木耳,棚室栽培模式具有可提高木耳产量,实现产品提前上市等特点。通常情况下,棚室栽培的黑木耳,产品质量也要明显优于其他方式栽培的黑木耳。合理选择栽培场地对于黑木耳的种植效果十分重要。首先,选择栽培场地要遵循"一通二近三远离"原则。一通:木耳场需靠近电源,能通电;二近:近流动河水,近机井等清洁水源。三远离:远离主干道的扬尘、尾气污染,远离畜禽场舍与垃圾场等病虫杂菌滋生污染源,远离农药及其他化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在福建,采用再生法栽培模式,厂家都实行自行制作菌种.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3个层次,其制作过程包括培养基配制、接种、菌丝培养等.在制种过程中,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操作等不规范都容易造成污染,掌握好菌种制作技术是控制污染的关键.笔者从事金针菇菌种生产已有多年,其污染率控制在2%以内,现将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超高茬麦套稻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它具有省秧田、省工、减少投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结构、减少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种地养地相结合的环保型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香菇无床架三柱连体半熟料栽培方法是近几年继辽宁香菇块栽和地栽生产模式之后,又探索出来的一种最新栽培模式,具有成品率高、污染率低、方法简单、操作粗放、成本低、产量高、周期短,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在建立香菇基地时,此模式适合东北地区大规模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几种主要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产量及效益等方面总结出了凉州区日光温室蔬菜越冬一大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西瓜一年四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栽培季节 在低温季节栽培平菇等食用菌,病虫危害轻,杂菌污染率低,高产稳产;在炎热的夏季,采用地下、半地下式栽培,温度一般较地面低10℃左右,环境凉爽,杂菌污染轻,虫害少,很适宜食用菌的生长,因此,反季栽培食用菌可获得较高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正>杏鲍菇是一种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严的大型肉质食用菌,在我国栽培广泛。在杏鲍菇栽培过程中,常会出现袋料杂菌感染、发菌缓慢、畸形菇、子实体过小和菌丝旺长等问题,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解决。一、菌袋污染菌袋污染是杏鲍菇栽培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菌袋污染会导致杏鲍菇受到杂菌干扰,影响正常生长,导致种植效益下降。导致菌袋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  相似文献   

14.
不同作物栽培模式下施用改良剂对重金属铅、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栽培和丝瓜栽培两种作物栽培模式下施用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铅、镉的影响,为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水稻栽培(R)和丝瓜栽培(V)两种作物栽培模式下,分别设不施改良剂(CK)、施用活性炭(AC)和石灰(L)等3个处理,共6个处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不同作物栽培模式下改良剂因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铅、镉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及其在作物可食用部分中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水稻栽培模式相比,丝瓜栽培模式的土壤pH较高,有机质和重金属有效态含量较低;施用改良剂能促使土壤pH显著增加(P<0.05).丝瓜栽培模式下,活性炭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和有效态镉的含量,石灰可降低土壤有效态铅含量.与镉相比,铅在水稻和丝瓜可食用部分中含量较低,改良剂对降低作物铅的效果不明显;活性炭增加水稻可食用部分镉含量,石灰降低水稻可食用部分的镉含量.[结论]选择适宜种植作物并兼施土壤改良剂可有效降低重金属铅和镉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适宜十堰地区生产的夏季栽培香菇(Lentinula edodes)品种。[方法]选择10个夏季栽培香菇品种,分别从菌丝生长情况、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方面对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山1号及夏18这2个菌株在当地栽培模式与气候条件下具有污染率小、菌丝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结论]南山1号及夏18表现较好,推荐作为十堰地区夏季栽培香菇品种。  相似文献   

16.
该文总结了猴头菇工厂化栽培经验,在出菇阶段尝试了倒置栽培模式、侧面割口栽培模式、筐栽模式、瓶栽模式和网格栽培模式等5种方式,从栽培密度、固定投资、环境条件均匀程度、子实体商品性状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网格栽培模式最适合猴头菇工厂化栽培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新农民》2010,(5):88-88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近年来,魏县、广平县试验示范了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取得成功,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能够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效益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地栽黑木耳技术因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已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模式。但据笔者了解以及耳农的反映,由于栽培经验不足,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地栽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相差悬殊并经常发生杂菌污染等现象,给耳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调查了黑木耳栽培现状,并通过多年栽培实验,对本地地栽黑木耳技术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现简述如下。1适时安排栽培季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林下仙茅栽培模式,实现高效利用林地资源,解决林地、仙茅栽培的突出问题。[方法]采用自然生长模式,只用接近自然化的人工栽培模式,实现最大成活率以及收益效果。[结果]广州从化仙茅种植基地的土壤质量评价为污染程度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到2016年林下仙茅集约化栽培的成活率为74.7%±1.43%,而林下非集约化栽培成活率为40.70%±1.04%,非林下集约化栽培成活率为45.60%±2.18%,非林下非集约化栽培成活率为38.40%±1.41%。[结论]林下仙茅生长周期长,成活率逐年降低,试验地内生长在林下仙茅成活率明显好于非林下地段,说明林下仙茅成活率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林下集约化栽培可增强与林下其他物种之间的竞争还可以抵抗暴雨的冲刷,从而减少仙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新型栽培方式是否能够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根区氮磷残留污染,本试验在河北饶阳县日光温室中,以土壤栽培为对照,研究垄嵌和沟嵌栽培模式对番茄产量和收获时根区土壤容重及0~3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的番茄产量无显著差异,以垄嵌式基质栽培最高;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土壤栽培相比,垄嵌式基质栽培和沟嵌式基质栽培的硝态氮累积残留分别降低24.82%和24.44%,有效磷累积残留分别降低46.34%和43.97%。综上,与传统土壤栽培相比,嵌膜式基质栽培是一种低环境代价的生产模式,尤以垄嵌式基质栽培更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