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野生植物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常采用行政手段,由于其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等问题,管理效果常常不尽人意.根据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经济手段引入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有利于对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管理.文章阐述了野生植物资源管理中的税费手段、价格手段、交易制度和其他经济手段以及经济手段的实践.并提出明晰产权、完善资源税收机制、实行拍卖制度和野生植物资源有偿使用以及建立野生植物保护基金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收录的101种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为规划研究对象,分析物种数量与分布现状,总结拯救保护成效与存在问题,从保护体系和科研管理支持体系两大领域进行规划研究并提出保障措施,旨在全面提升云南省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认识水平和关注度,将极小种群拯救保护作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和亮点。  相似文献   

3.
依据我国目前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对野生植物资源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确产权主体和建立多元化的野生植物资源产权制度等建议,以促进我国野生植物资源走上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物权法》首次将野生植物所有权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使其成为我国现行所有权体系的组成部分。《物权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5.
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分布于威信县的9种国家保护野生植物及价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威信县分布有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于科属;其中其中蕨类植物2种,裸子植物3种,被子植物4种。属一级保护野生植物3种,二级保护野生植物6种,并对保护植物状况,保护现状和价值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保护对策,为威信县保护和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野生植物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随着近些年人们对野生植物掠夺式的采挖,野生植物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对湖北省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及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野生植物保护管理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着缺乏管理依据、部门协调不够、缺乏管理经费、管理部门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野生植物管理、加强野生植物培植利用研究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于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的颁布是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物权法》是依法治林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事林业生产和管理的重要保障。通过贯彻《物权法》,明确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林业物权以及对林业物权的保护,促进国家  相似文献   

8.
2008年2月26日,《中国植物保护战略》(下简称《战略》)在华南植物园正式发布,以应对植物濒危问题。《战略》发布后,将成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正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新调整的《名录》,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和40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其中,由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分工管理的324种和25类,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分工管理的131种和15类。  相似文献   

10.
正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向社会发布。新调整的《名录》,共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55种和40类,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54种和4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401种和36类。其中,由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分工管理的324种和25类,由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分工管理的131种和15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物权法》关于地役权的明确规定为确立林地地役权在物权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法律基础。但由于林地在其存在、利用、流转过程中的特殊性,林地地役权具有了诸多不同于一般地役权的特征与权能。因此,在物权法体系的构建中,要立足地役权基本理论,同时兼顾林地地役权之特殊性,通过赋予林地地役权以普通地役权以外的开发、保护、改善以及管理等相关权能,来平衡其实现过程中经济和生态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基本政策,从法律视角透视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据《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论述了林权改革法律依据、林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的特殊保护五个方面的法律规定。提出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强化其法定性,依法推动、规范有序、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13.
Invasion of natural ecosystems by exotic plant species is a major threat to biodiversity. Disturbance to native plant communities, whether natural or management induced, is a primary factor contributing to successful invasion by exotic plant species. Herbivory by both wild and domestic ungulates exerts considerable impact o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native plant communities. Intensive herbivory by ungulates can enhance exotic plant invasion, establishment, and spread for three reasons: (1) many exotic plants are adapted to ground disturbances such as those caused by ungulate feeding, trampling, and movements; (2) many exotic plants are adapted for easy transport from one area to another by ungulates via endozoochory and epizoochory; (3) many exotic plants are not palatable or are of low palatability to ungulates, and consequently, their survival is favored as ungulates reduce or eliminate palatable, native plants. Ungulate herbivory is a chronic, landscape-scale disturbance capable of influencing plant communities as much as episodic events such as fire. Consequently, ungulate herbivory has the potential to facilitate the invas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exotic plants in the interior Pacific Northwest where ungulates occupy nearly every ecosystem. Moreover, ungulate herbivory has intensified in many ecosystems, owing to the addition of domestic ungulates with that of existing, wild ungulates, coupled with the reduction or elimination of migratory movements and predators that previously regulated wild ungulate populations and influenced their distributions. Despite th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ungulate herbivory as a strong facilitator of exotic plant invasion and establishment, current knowledge of cause–effect relations is severely limited by a lack of manipulative experiments. Most studies have been observational, unreplicated, and lack the experimental controls needed to eliminate or account for confounding sources of variation. Heightened attention to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will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of managing ungulates in balance with the plant communities that support them.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目前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野生植物经营利用在支撑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实现生物多样性价值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而对当前我国野生植物可持续利用方面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职能缺位、资源利用与培育关系认识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构建野生植物持续利用的法律保障机制、资源培育的激励机制、整体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和市场诱导机制等具体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产权的明晰。长期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关系没有理顺,公有制林权权限错位,监管成本高;非公有制林权经常变动,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受限。通过对加拿大林权关系的借鉴,提出了分类经营的思路,主张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公益林建立“三权分立”的管理模式;经济林则市场化经营,重点保障经济主体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浅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将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任务。笔者就林改后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光泽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业现状和问题,探索闽北林区森林经营管理和森林防火新机制,提出新时期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是构建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的五大配套体系(资源培育和管理体系、森林集约化经营和管理体系、林业科技和技术服务体系、森林防火体系、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和常见城市园林植物相比,太行山旅游景区野生观赏植物形态独特、花繁色艳、养护成本低廉、观赏季节性明显。野生观赏植物应用原则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野生观赏植物应用方式为观赏利用与科普教育及植物文化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论南方林区森林生态保护与森林资源产权管理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权制度作为调整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规范,是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森林资源产权与森林生态管理之间存在比较紧密的相关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森林资源产权管理制度发生了数次变革,对森林生态保护产生了较大影响。进入21世纪,森林资源经营权利民有化作为南方集体林区林业改革的重要目标,其产权设置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以森林资源分类经营为基础,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种不同的森林经营类型,构建有区别的森林资源产权结构模式,以取得生态和经济双赢的产权格局,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的关键。本文围绕着上述问题,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予以论证和分析,以期为南方林区森林资源产权改革研究充实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