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对当前种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种苗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介绍昭通市林木种苗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全市林木种苗工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昭通市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在退耕还林其它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条件下,种苗尤为重要。严格规范种苗市场成为一个焦点问题。突泉县人民政府及林业局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结合突泉县实际,制定了本县规范种苗市场的方案。为保证成活率,一律用良种壮苗。壮苗即优良苗木。壮苗一般表现在生根力旺盛和抗性强,移植和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壮苗要具备以下条件:苗干粗壮而直,有一定的高度,上下均匀,无徒长现象,枝叶茂盛,色泽正常;根系发达,即有较多侧根和须根,主根短且直,根系要有一定的长度;苗木的茎根比值小,而苗木的重量大。茎根比是指地上部与地下部鲜重…  相似文献   

5.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为了适应造林绿化发展的新形势,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对种苗的需要,自治区于1998年启动了“林木种苗工程”。在该工程实施初期,赤峰市宁城县林业局的做法值得借鉴。赤峰市宁城县林业局为使...  相似文献   

6.
2004年是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林木种苗质量年”,省林业局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一年来,我省各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以加大种苗行政执法力度,强化种苗质量监督,整顿种苗市场为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省林木种苗质量年”活动,通过周密部署,层层动员,加强组织,全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提高林木种苗质量和林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12月23日国家林业局召开了“全国林木种苗质量年活动总结大会”,省种苗管理站、衡水市种苗管理站、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林木种苗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介绍了加拿大林木种子采种、贮藏及检测的手段和方法及种子园经营技术、种苗生产技术、苗木检测技术、林业科研队伍配比、种子园与苗圃基本建设等情况。  相似文献   

8.
实现林木种苗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种苗走产业化道路的必然性,探讨了种苗实施专营与搞活经营的关系,深层次地研究了目前吉林省种苗产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通辽市的林木种苗工作始终坚持依法治种、科技兴种、质量第一、强化服务的原则,种苗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种苗生产向集约化、标准化、科学化方向迈进;种苗市场呈现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全市育苗面积在2.5万亩以上,年产苗量达到时2亿株,采收各类林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种苗是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 ,也是确保退耕还林(草 )成效的关键。种苗供给的稳定 ,种苗质量的优劣事关林业生态建设的大局。为了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 ,具体落实以退耕还林 (草 )为主体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白银市林业部门长期规划 ,重点部署 ,逐年进行。今年白银市共完成退耕还林 (草 ) 4 2万亩 ,其中经济林 2 2 4 4万亩 ,生态林 1 74 4万亩 ,完成种草0 2 1 2万亩。共育各类苗木 0 998万亩 ,为全市退耕还林 (草 )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优质苗木。今后白银市的林木…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林木种苗配套标准推广及综合效应卢国美,张超英,唐秀军,宋纪璞,王建文(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浚县国营苗圃,国营淇河林场)林水种苗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和林木得以繁衍基因的载体,大力推广应用优质种苗,抓好林木种苗配套标准的推广,对实现种苗生产科学化、规...  相似文献   

16.
17.
18.
2003年,锡盟林木种苗工作如期实现了三年自给的奋斗目标,结束了多年来造林外调苗木的历史.但是种苗质量不高.品种不对路而且重复生产.种苗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等问题仍十分突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推进种苗产业化进程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一贯坚持狠抓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加大了种苗管理力度,较好地规范了种苗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林木种苗工作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林玉梅 《热带林业》2008,36(2):44-45
利用各类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发布种苗供求信息,汇总、掌握全国林木种苗信息,阐述海南省林木种苗信息工作现状,对搞好海南省林木种苗信息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