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冬36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2011年8月审定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本文从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对新冬36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播前准备、播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新冬37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疆九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于2012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审定。本文从新冬37号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产量表现三个方面对新冬37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播前准备、适播期、生长发育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和适期收获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新冬41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油料作物研究所和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审定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本文从播前准备、播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结合新冬41号在生产中滴灌模式阐述该品种的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焉耆垦区冬季降雪少的特点,选择抗寒性好的冬小麦品种,结合科学栽培技术,开展本地区冬小麦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在越冬水量适当、播期选择适宜的情况下,3个冬小麦品种均能够正常越冬,其中,表现较好的是新冬21号和新冬42号。  相似文献   

5.
新冬49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于2016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审定。本文对新冬49号的农艺性状、面粉品质性状及农艺产量表现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从播前土壤准备、适播期、水肥管理措施及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播期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麦18号不同播期、播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新麦18号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晚播时加大播量对群体和产量有较大的改善.新麦18号最佳播期在10月5-15日,最佳播量应控制在90~120kg/hm2.新麦18号播期可推迟到11月初.  相似文献   

7.
秦油2号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陕西省宝鸡市种子管理站(721000)郭培秦张乃雄1如何确定适宜播期适时播种是培育壮苗,保证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适宜播期要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来确定。秦油2号的父本恢复系垦C1属冬性迟熟品种,对低温敏感,平...  相似文献   

8.
王丽娜 《中国种业》2019,(11):56-59
为探寻冬小麦新品种周麦32号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本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分析播期和密度对周麦32号产量构成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播期延迟主要造成周麦32号前期营养生长时期缩短,而中后期生殖生长时期则相对稳定;播期对有效穗数影响不显著,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及品质指标白度、沉降值、面筋指数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及白度和SDS影响均显著。综合分析表明,播期10月20日,密度285万株/hm~2为周麦32号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9.
冀中地区冬小麦播期,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凯  李章龙 《耕作与栽培》1993,(5):12-15,24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差异较小,统计上未达显著水平。最适播期为播种期至冬前稳定通过≥0℃积温(冬前积温)611℃,适宜的播期范围为冬前积温446-776℃,适播期的临界点为冬前积温≤378℃和844℃。本文求出了冬前积温和密度与产量关系的二元二次方程,冬前积温与产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和随积温变化的增减产趋势;并提出了根据冬前积温预测备穗数,冬前总茎数,冬前主基可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冬麦北移适宜播期和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明确冀西北冬麦北移的适宜播期和品种,选用3个冬小麦品种(‘京冬1号’、‘苏引6号’和‘02铁品5’),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小麦越冬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08年9月23日为播种期的小麦越冬性和产量最高,播期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多少决定产量高低,播种越晚影响越明显;‘02铁品5’与‘苏引6号’产量极显著高于‘京冬1号’。通过对2005-2010年的冬前积温进行分析,认为冀西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20日至9月25日左右,同时,应根据气候及品种特性进行适当调整,即较暖地区可适当延后,冷凉地区要适当提前;生育期短、冬性弱的品种要适当晚播,生育期长和冬性强的品种可适当早播;播期推迟时,要适当加大播种密度,以弥补越冬性差造成的群体不足。  相似文献   

11.
小麦分蘖盛期生育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998~2000年度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分蘖盛期(冬前、冬后)播期、基本苗、追肥量(拔节期)对主茎叶龄、分蘖和次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前,播期、基本苗对主茎叶龄影响较大。冬后,分蘖、次生根变化均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李军虎  秦建国  陈钢  杜义英 《种子》2002,(4):13-14,18
通过油葵产比、播期试验结果分析,新葵6号256.67kg/667m^2,较对照种G101增产11.82%,居参试种首位,同时提出春播种植油葵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品种,播期以3月25日至4月5日为宜,适播人播种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我国北部冬麦区因播期推迟造成越冬前小麦苗情较弱的实际问题,于2019—202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试验基地进行晚播试验,设3个播期:10月5日适期播种(S0)、10月15日适当晚播(S1)、10月25日过晚播(S2),以S0为对照,对晚播S1、S2采取覆膜和补施氮肥的调控措施,研究覆膜和补施氮肥对晚播小麦冬前群体质量、个体性状以及茎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播不利于小麦冬前群体和个体质量的形成,以及茎蘖的生长。晚播覆膜增温可提高冬前群体总茎数,与不覆膜处理相比,适当晚播和过晚播覆膜处理提高了小麦冬前群体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群体总茎数平均分别提高42.9%、148.4%;植株冬前叶龄增加,个体分蘖数平均分别增加1.6个和2.0个;覆膜增温延长主茎上第1分蘖至第3分蘖营养生长进程,提高苗期茎叶、分蘖节、根部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叶片中生长素与玉米素核苷的比值(IAA/ZR),增加冬前群体总茎数。对各处理进行晚播苗情评价可得出,适期播种条件下均有利于2个不同分蘖力品种冬前群体综合质量的提高,其中,多穗型品种中麦8号在晚播覆膜条件下其晚播苗情较好,大穗型品种航麦501则在适当晚播无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1994-1995年两年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石河子奶地区自然气候条件下,油用向日葵品种新葵杂2号适宜播期为5月下旬,其次为4月上(中)旬与6月上旬。在以上播期内可获得较高的结实率、含油率与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知云南冬燕麦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白燕15号、坝莜6号和远杂2号3个不同生育期的燕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播期和3个种植密度对云南冬播燕麦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白燕15号和坝莜6号两品种的主穗小穗数、穗轮层数影响显著(p﹤0.05),对3个供试材料其余的经济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密度对3个供试材料的单株分蘖数和单株有效分蘖数影响显著(p﹤0.05),对其余的经济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产量结果显示:白燕15号适宜播期为10月29日,密度为64万株.hm-2;坝莜6号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密度为64万株.hm-2;远杂2号宜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密度为4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新麦18号小麦2003~2005年连续3年被农业部专家组推荐为优质强筋小麦主推品种。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推荐品种。对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不同播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生产上,新麦18号最佳播期在10月5~15日。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播期对小麦冬前幼苗生长和积温的调控效应,以‘光明麦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不同播期试验,旨在探讨播期对春性小麦冬前幼苗生长发育和积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出苗率下降,且冬前积温降低,显著影响小麦冬前生育进程,植株叶龄减小,分蘖发生数下降,LAI和干物质积累降低。播种至出苗阶段日均温与出苗天数呈指数相关关系,出苗至越冬始期≥0℃积温与此期天数、叶龄、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播期每推迟6天左右,播种至出苗日均温下降1.0~2.5℃,≥0℃积温上升5~15℃,播种至出苗所需天数延长2~5天,出苗至分蘖所需天数延长1~10天,出苗至越冬始期的天数缩短6~11天,出苗率下降1.5~3.5个百分点,越冬始期叶龄减少0.4~1.0,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分别下降100~150万/hm2、0.04~0.51和30~200 kg/hm2。实现春性小麦壮苗的冬前≥0℃积温为500~670℃,适宜播期10月23日—11月4日,最适播期是10月27日—10月29日。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春小麦银春10号在甘肃中部灌区的适宜播期和最佳播量,通过设置4个播期和5个播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利用新复极差法对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播量对银春10号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期间、播量间、播期播量互作间对产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甘肃中部灌区银春10号的最佳播期为3月8日,适宜播期为3月8-13日;最佳播量基本苗为550.5万/hm~2,适宜播量基本苗为510万~570万/hm~2之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冬小麦新冬51号的品种特征特性以及新疆北疆地区滴灌栽培模式下该品种的播前准备、水肥施用、田间管理及收获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1确定父母本播种差期,促进花期相遇 汕优6号实行夏季制种,父本手播始历期为92d,母本播始历期为60d左右,两者相差31~32d,为了确保父母本能在8月20日前后安全齐穗,父本必须安排在5月中旬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