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目前政府计划配置存在监督成本高、管理难度大、体系不合理等问题,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计划配置下用水户治污投入不足。进而分析市场配置在污染物控制总量、降低用水户治污成本、激励用水户治污投入、公众参与决策等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并运用寡头竞争模型证明了市场配置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将排污权市场构建范围界定在流域和区域范围内,区域排污权交易构建在排污权界定相关法律制度、政府管理监督制度和相配套服务体系三个基础上,注重了第三方中介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作用,借助股票市场建立模式构建了排污权一级分配市场和二级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排污企业随时到达拍卖平台投标和随时离开拍卖平台的需求,借助网上拍卖的思想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排污权初始分配的多单位网上拍卖机制。理论分析表明:该机制不仅能在完全未知将来投标序列的情况下,立即对当前投标做出分配和支付的决策,而且可吸引排污企业自愿参与,激励排污企业报告真实的到达时间、单位治污成本及离开时间,实现公平有效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多单位网上拍卖机制在排污权初始分配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正>排污权是指排污单位经核定、允许其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2007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天津、河北、内蒙古等11个省(区、市)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取得了一定进展。为进一步推进试点工作,促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有效减少,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1.高度重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是我国环境资源领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排污权和排污权交易的内涵,从交易的主体、交易的标的以及交易的监督管理等角度出发对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制度进行了设计.认为在交易排污权过程中要满足总量控制、费用最小、效率最大、自愿完成等主要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协商的排污权交易方式:双方在有限的协商阶段内交替出价,直到交易价格满意为止.模型假定交易双方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以及预见能力,最后通过优化方法得到了模型的解.  相似文献   

5.
在排污权交易过程中,普遍存在排污监督机制供给不足的问题。通过对排污权交易监督中监督者的选择和激励问题的分析,指出成立专门的环境监测咨询公司、转变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职能、公开排污权交易相关信息等措施,可以理顺排污权交易市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壮大环境监测市场,拓展公众环保参与的渠道。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基于拍卖的排污权初始分配方法在提高排污权初始分配效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仅适用于污染物种类单一的排污权。为满足排污企业购买多种污染物排污权的需求,将排污权初始分配问题建模为多单位组合拍卖,并提出了一种公平、有效的拍卖机制。结果表明,该机制不仅允许排污企业对排污权组合投标,而且能够激励排污企业披露真实的污染治理成本类型,使排污权流向污染治理成本高的排污企业。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所提出机制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马丽 《湖南农机》2011,38(7):212+214+216
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市场化的环境污染控制制度,是一个理论上完善,并得到成功实践的环境经济政策工具.文章针对石羊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对石羊河流域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阐述了在该地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的障碍和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是国家首批开展排污权交易的试点省份之一,在探索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湖北省排污权交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完善湖北省排污权交易体系,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文献忽略排污企业之间信息交互影响估值的情形,在关联价值的信息结构下,设计了一种网上拍卖机制,以实现初始排污权公平有效的分配。首先,描述了排污企业的关联估值特征及其在排污权初始分配市场上的行为特点,其次,建立了排污产生社会总效益最大化的优化模型,从而提出了具体的拍卖机制,再次,通过理论分析表明,该机制不仅能够实现地方政府的即时决策,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排污企业自愿参与排污权初始分配,激励排污企业披露真实的到达时间、离开时间和评价信息,优化配置排污权。最后,利用算例说明了所提出机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股票原理在湖泊点源污染排污管理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原理在湖泊点源污染排污管理上应用的基本思想是:以目前市场经济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一股票来对湖泊的水环境容量进行最有效地分配。把湖泊的水环境容量划分成若干等份,并以股份的形式(即排污权)发放到市场,各有污染排放要求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排放量到市场上购买相应的排污权。通过流通和优胜劣汰,来实现对环境容量最有效地利用。政府通过调节水环境容量的发放量,能够在宏观上有效控制水体的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