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材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别名紫丹参、赤参、红根、血参根、大红袍等。具有活血调经、祛撅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等功能。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神经衰弱、失眠、心悸、痈肿疮毒等症。近代医学临床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跳过速等症,有显著的疗效;对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等症,亦有良好的效果。丹参不仅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还被大量制怍成饮片用于临床配方,需求量巨大,为40种常用大宗品种。  相似文献   

2.
丹参又称紫丹参、血参、大红袍、红根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高30~80cm。以根入药。根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等症。近代医学临床证明,野生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寇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动过速等症,有显著疗效。对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丹参别名紫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活血化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淤阻腹痛、关节酸痛、神经衰弱失眠、心悸、痈肿疮毒等症.近代医学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动过速等症有显著疗效;对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也有良好的效果.丹参为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需要量大,目前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主产于四川、河北、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地.栽培丹参产值可达每公顷数千元,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现将丹参的习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具有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近年研究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增进冠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对冠心病有很好的疗效.丹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分布,主产于四川、安徽、浙江、山西、云南等省.为满足药用需要,目前许多地区都在积极引种栽培.商洛地区气候温和,是丹参的适宜生长区,产量高,每667m2可收干品500kg,质量好,产品深受客商青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联合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大脑的保护作用,旨在为该病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新生HIBD大鼠模型后给予丹参、aFGF和丹参 aFGF,观察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水平变化;计数病变大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数、新生血管和脑皮层的凋亡细胞数。结果(1)空白对照组中NO和iNOS含量明显增多,使用丹参后NO和iNOS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中新生血管数和VEGF阳性细胞数少,使用aFGF后两者明显增多,丹参 aFGF组两者数量增多,与丹参组及aFG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使用丹参或aFGF后脑皮层的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参 aFGF组脑皮层的细胞凋亡细胞数减少更明显。与丹参组、aFG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aFGF治疗新生HIBD大鼠在保护脑功能、促进血管增生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商洛三种不同花色丹参(紫花丹参、粉花丹参、白花丹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和地上部分农艺性状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色丹参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特性和地上农艺性状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为粉花丹参>白花丹参>紫花丹参;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变化规律均为紫花丹参>粉花丹参>白花丹参;叶片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为白花丹参>紫花丹参>粉花丹参。同时,不同花色丹参在花序长度、复叶数、叶面积等地上部分农艺性状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紫花丹参株高最高,粉花丹参次之,白花丹参最低,三种花色丹参生长势表现为紫花最好,粉花丹参次之,白花丹参最差。  相似文献   

7.
丹参又称紫丹紫、血参、大红袍、红根等。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高30~80cm。以根入药。根细长,圆柱形,外皮朱红色。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等症。近代医学临床证明,野生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寇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  相似文献   

8.
丹参为形科药用植物,别名紫丹参、血参、大红袍、红根等.常用重要中药。主产四川、山东、浙江等省,现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近年来。随着对丹参的化学药理研究日益深入,应用丹参药物及其中所含物质药用成分进行防病治病亦日趋增多.对丹参药物的需求量也不断地增加,因此栽培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9.
丹参栽培与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又名紫丹参、赤参、血丹参、红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的功能。适用于月经不调、经闭、宫外孕、肝脾肿大、心绞痛、心烦不眠、疮疡肿毒等症状,系常用中药材,全国年  相似文献   

10.
丹参又叫红参、血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以根药用,有活血通经、凉血消肿、除烦清心之功效,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具有较好疗效,也可用于心血管疾病。商洛丹参是全国丹参国家级药源生产基地,发展前景广阔。为此,笔者对丹参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实验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丹参 丹参别名紫丹参、赤参、血参、红根,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主产于安徽、山西、河北、四川和江苏等省区,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沟边、路旁或林缘等处。秋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然后把全株挖起,晒至根部软化,抖去泥沙,剪掉枝叶,摊开暴晒至五六成干,然后把每株根部捏拢,晒至八九成干后再捏1次,把须根全部捏断,晒至足干。  相似文献   

12.
丹参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别名紫丹参、血参、大红袍、红根、赤参、紫党参,红参,血参,血参根,血丹参,红丹参,赤丹参,血生根等。为唇形科植物(Salvia miltiorrhiza Bge.),以根人药。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等,对冠心病、心血管病常服疗效很好。对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13.
罗老师:我是一个农村青年,看到《农村发展论丛》1999年23期刊出的“今冬明春种啥药材好”的文章,我对药材种植产生了兴趣,也想试试种植丹参,但是对购种地点、种植技术及销售情况一无所知。请您对这些问题给予答复,谢谢!万安县百加乡湖洲村十三组刘海华刘海华同志:来信询问丹参栽培方面的问题,现回答如下:丹参以根供药用,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等功效。近代医学临床证明:丹参有扩张血管与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动过速等症有显著疗效。丹参不仅是一种常用中药,也…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省秦巴山区5个野生丹参居群为材料,分别采用AFLP和MS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秦巴山区丹参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表观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为丹参种质资源评价和保护、引种驯化和优良品种选育及道地药材品质成因等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丹参居群内的个体间在遗传背景和表观遗传多样性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野生丹参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其地理分布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来源于最东边的两个居群商南居群(SN)和丹凤居群(DF)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和生长期之间丹参水溶性成分含量的差异,揭示4种丹参有效成分的最佳栽培土壤水分条件和采收期,采用盆栽法控制土壤水分含量,设置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θf)的35%、55%、75%,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丹参的生长指标和4种水溶性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丹参株高和叶长随土壤水分增加而逐渐升高。②丹参素、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含量均在6月底达到最大值,9月进入第2峰值。③9月之前,丹参素在55% θf下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丹酚酸B含量在75% θf下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9月之后则均在35% θf下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整个检测期内,咖啡酸在55% θf、迷迭香酸在75% θf下含量极显著高于另外两个处理(P<0.01)。综上,6月底是获得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最佳采收期,土壤适度干旱利于丹参根部丹参素和咖啡酸合成,土壤湿润利于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合成,4种有效成分对水分的需求量表现为:丹参素<咖啡酸<丹酚酸B<迷迭香酸。研究为宁夏等干旱地区丹参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种植丹参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市场前景丹参是《中国药典》收载的法定药物,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抑制某些有害细菌生长等多种作用,对冠心病、心脏病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其根部主要用于制药参叶片茶。经检验,丹参茶的抗衰老能力是普通绿茶的6倍,还有安神、降"三高"的功效,属于保健型饮品,适合大部分人饮用。丹参是我国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每年需求量在8000万公斤以上,而且以5%的速度增长,出口量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丹参多糖是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药用价值高,在生物医药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当前丹参多糖提取的常用方法,包括溶剂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丹参是我国传统中药,是国内外药材市场的重要商品。有去淤止痛、活血通经、消心除烦的功效,并在医药上有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量很大。但随着丹参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家种丹参就就或了保证市场需求的主要渠道。丹参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四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都很适宜丹参的生长。为提高家种丹参的产量,增加种植农户的经济收入,现将适宜四川省大部分地区生态条件的丹参优质高产种植技术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9.
《天然产物分离》2005,3(3):15-15
传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在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中风等疾病。据统计,我国目前生产的丹参及其复方制剂品种很多,仅注射剂的年使用量就达30亿支以上。但这些产品有效成分不明确,因此质量难以控制,导致临床疗效不稳定,不能适应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据悉,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历时13年研究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被证明疗效显著、用药安全、质量可靠。近日,SFDA为该药颁发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目前,丹参多酚酸盐的相关技术已获得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授权,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20.
<正>丹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是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又名紫丹参、红根、血参、大红袍等。丹参以根供药用,含有丹参酮、隐丹参酮、鼠尾草酚、丹参新酮等。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镇静安神、凉血消痈、消肿止痛等功能。丹参为中药的重要原料,需求量大,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人工栽培。丹参性喜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空气湿润的环境条件,年气温12.5~17.1℃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