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犬疸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犬及其他肉食动物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虽广泛应用弱毒疫苗预防CD,但世界各地仍有犬及野生动物感染CDV并造成CD流行的报道.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学者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犬瘟热预防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笔者对近几年来犬瘟...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犬和其他食肉动物引起的一种病死率高的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暴发了多起犬和野生动物自然感染犬瘟热病毒的案例。目前尚无治疗犬瘟热的有效药物或生物制剂。犬瘟热的预防主要依靠接种疫苗,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弱毒活疫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论文主要概述了犬瘟热弱毒活疫苗、基因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制安全、高效的犬瘟热新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制安全、有效的新型犬瘟热疫苗,本研究利用新城疫病毒(NDV) La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出表达犬瘟热病毒(CDV)弱毒疫苗株Rockborn-20/8血凝素(H)蛋白的重组病毒rLa-CDV-H,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评估其作为犬瘟热活载体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试验证明了CDV H蛋白的正确表达;重组病毒株保持了LaSota亲本株的低致病性和高滴度鸡胚生长特性;重组病毒rLa-CDV-H接种12周龄比格犬后,可以诱导显著的CDV中和抗体反应.本研究表明重组病毒rLa-CDV-H具有作为犬瘟热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的诊断及其预防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29  
本文对犬瘟热(CD)的诊断、预防免疫和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及犬瘟热病毒(CDV)的宿主范围进行了综述。CDV不仅感染陆生食肉动物,而且也感染水生食肉动物,并且其宿主范围还在不断扩大。CDV感染主要采用病毒分离、特异性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检测等方法确诊。疫苗包括灭活的CDV疫苗、麻疹病毒(MV)异源苗及CDV弱毒活苗。疫苗接种犬的免疫反应主要取决于毒株特性及犬的应答能力,只有弱毒活苗能诱导产生持久而坚强的保护力。尽管多年来CDV弱毒活苗的使用控制了CD的发生,但最近免疫过的犬发生CD的病例并不少见。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母源抗体干扰、疫苗质量差、其它病毒的免疫抑制以及CDV流行株可能发生了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犬瘟热病毒DNA疫苗接种犬的免疫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犬瘟热病毒(CDV)囊膜糖蛋白基因(H、F)和核蛋白基因(N)重组质粒DNA和聚乙烯胺(PEI)混合后肌注10只3月龄CDV抗体阴性毕格犬,间隔30 d,共免疫3次,另选择5只犬作为阴性对照.免疫3次后,采用CDV攻毒.对照组呈现出犬瘟热的典型症状和组织病理损害,攻毒3周内,有2只犬衰竭死亡,1只犬症状明显,攻毒第1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病毒RNA检测为阳性.DNA疫苗免疫组除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外,未出现明显症状,攻毒后第18天外周血淋巴细胞CDV检测仍为阴性.DNA疫苗免疫后血清ELlSA抗体和病毒中和抗体测定显示,首免后机体激发的ELISA抗体滴度很低(101.25±0.615),二免后开始缓慢升高(101.69±0.285),再次免疫后达到102.051±0.214;中和抗体也呈现以上规律,三免后血清中和抗体为101.75±0.190,攻毒后血清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滴度迅速升高(103.02±0.202和102.41±0.245).试验表明CDV基因免疫对CDV的感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清除进入机体内的病毒.CDV基因免疫只激发较低水平的体液免疫,中和抗体在攻毒前达不到临界保护线(102),但对CDV攻击能产生较好的保护,推测其免疫效力可能源于细胞免疫和记忆性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6.
<正>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2-3]。CDV由15 690个核苷酸组成,包括6段结构蛋白基因,基因顺序为3'-N-PM-F-H-L-5',可转译成6种结构蛋白质[4]。我国先后分离得到多株疫苗株,并应用于犬及毛皮动物,对该病毒的预防起到了积极作用[5-6]。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圈养的7只8~21岁的大熊猫血清犬瘟热病毒(CDV)中和抗体滴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尽管这些大熊猫自2003年起每年接受2次CDV弱毒疫苗接种,该弱毒疫苗是由未知家犬犬瘟热病毒株制作的,大熊猫血清犬瘟热病毒中和抗体滴度却在2×到256×的较大范围内(平价值=16)波动.通常单次的麻疹病毒弱毒疫苗注射足以导致宿主产生相应的稳定的免疫反应,在大熊猫上抗犬瘟热中和抗体变化幅度较大提示在宿主与疫苗的关系中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犬瘟热是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犬和其他食肉动物造成的多发性、致死性传染病,本文从分子水平上探讨CDV遗传进化特性、变异情况与流行规律之间的关系.通过收集2002-2010年在中国地区分离的14株CDV野毒株、2006-2007年在全球各地分离的12株CDV野毒株以及从不同宿主分离的12株CDV野毒株和4株疫苗株,将其分为4组,将前3组野毒株分别与国内外正在使用的4株疫苗株的H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分析发现,CDV野毒株与疫苗株间H蛋白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6.2%~92.1%,其氨基酸相似性为89.1%~91.9%;H基因的584位的天冬酰胺糖基化位点是Asia-Ⅰ型CDV所特有的;H蛋白3555区域的非同义氨基酸替换概率较高.作者推测H蛋白抗原变异可能造成弱毒疫苗免疫效力降低,不能为某些CDV株的感染提供完全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也是犬的一种最古老、临床意义最大的传染病.近年来,临床病犬数量不断增加,因而,对犬瘟热的准确诊断在兽医临床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诊断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和犬副流感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参照GenBank中的犬瘟热病毒(CDV)、犬细小病毒(CPV)、犬副流感病毒(CPIV)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用于特异扩增犬瘟热病毒F基因、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和犬副流感病毒F基因上的目的片段.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扩增CDV(740 bp)、CPV(419 bp)和CPIV(559 bp)的多重PCR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对CDV、CPV、CPIV3种病毒的最低核酸检测量为1 ng/μL.临床样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够对CDV、CPV、CPIV单个感染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