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古典猪瘟,是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传染病之一,国际兽疫局(0IE)和我国分别将其列入A类或一类法定传染病之一。本病至今仍然是猪发病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据统计资料,近年我国猪病死亡占猪饲养总数的8%~12%,  相似文献   

2.
猪瘟(CSF)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遍布全世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之一。随着猪瘟疫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猪瘟免疫密度的显著提高,我国猪瘟的流行形式从过去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地方性的散发性流行为主,且发病多见于3月龄以下,特别是10日龄以内和断奶前后的仔猪,现将2013年1月我们遇到的一例产房4~5日龄仔猪发生猪瘟的病例进行报告并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猪瘟,又称猪霍乱(Hog Cholera;HC),曾称为古典型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它是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传染病之一,本病在我国已流行百余年,但至今仍然是猪发病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据统计资料显示,近些年我国猪病死亡占猪饲养总数的8%-10%,其中1/3是由猪瘟引起的死亡。而更为严重的是近二、三十年出现了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它在病原生态、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猪瘟的诊断和防制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笔者根据猪瘟在我国的流行现状提出了相关诊断方法,以及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对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理变化特征是毛细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我国对猪瘟的防制工作十分重视,它目前仍然是我国养猪业的一大主要疫病。1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现已使烈性、急性猪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流行形式已由频发的大流行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区域散发性流行。大多数病例表现多样化,出现非典型猪瘟、无名高热及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妊娠母猪…  相似文献   

5.
猪瘟     
张家峥 《养猪》2004,(2):30-3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亦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猪瘟1810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在我国也已流行多年,至今仍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据统计资料,近些年我国因病  相似文献   

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相似文献   

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的控制了猪瘟在我国大范围的暴发流行。然而,近些年来猪瘟在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动向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疫苗免疫一直是控制猪瘟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很强的接触性和高致病率为特征.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传染病.常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猪瘟的流行趋势发生很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为无规律的散发性流行。病毒毒力降低.临床上多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HC的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  相似文献   

10.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HC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猪瘟又名“烂肠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猪瘟在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特点。目前,急性病例及较大规模的暴发式流行极为少见,取而代之的多是病程较长、症状和病变轻微、呈地方性散发流行的“温和型猪瘟”。由于受猪瘟病毒感染的病猪抵抗力降低。所以在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或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极易造成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若不及时诊治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一非典型性猪瘟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昆合感染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吕惠序 《养猪》2011,(6):89-92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危害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2.
猪瘟又称经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粮农组织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多年来一直使用兔化弱毒疫苗株免疫,免疫效果一直都很好,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形势和发病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仔猪胎盘垂直传播及先天免疫耐受,同时还存在其它多种非典型的发病特点。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呈世界范围流行,常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世界各国严格检疫防控的重点传染病。主要从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防制措施等方面对猪瘟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苏双  张丽媛  刘欣 《动物保健》2009,(10):30-31
猪瘟(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二十多年来,一些国家致力于消灭猪瘟的工作,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有些国家已经宣布消灭了猪瘟。但世界上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猪瘟流行,一些原已宣布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又相继发现该病,我国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现结合文献报道和临床工作所见报告如下,仅供临床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双  张丽媛  刘欣 《兽医导刊》2009,(10):30-31
猪瘟(CSF)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二十多年来,一些国家致力于消灭猪瘟的工作,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有些国家已经宣布消灭了猪瘟。但世界上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猪瘟流行,一些原已宣布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又相继发现该病,我国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都出现了很大变化。现结合文献报道和临床工作所见报告如下,仅供临床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 or Hog Cholera,HC)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OIE列入A类传染病。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便成功的培育出1株免疫原性好又安全的猪瘟兔化弱毒“C”株,它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我国惟一采用的猪瘟疫苗毒株,它的使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的控制了猪瘟在我国大范围的暴发流行。然而,近些年来猪瘟在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动向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疫苗免疫一直是控制猪瘟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猪瘟(The hog cholera或The classical swinefever)简称(HC或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传染病。张掖市是猪瘟受害严重的地市之一,没有间断地使用猪瘟弱毒疫苗开展“春、秋”两季免疫工作来防治猪瘟,在疫苗接种量越来越大,防疫注射密度越来越高,免疫次数增加的情况下.未能完全控制猪瘟的发生.不但没有消灭猪瘟,而且发病范围由一县扩大到全市六县(区)。猪瘟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品种无关;一年四季都发生,但初春和秋末呈现两个发病高峰期;流行形式,由频发的大流行变为周期性的区域散发流行;传播方式.垂直传播、猪瘟的症状表现多样化,由急性转为温和型,发病缓慢,病程长,症状复杂的多样化非典型猪瘟.病理变化由典型病变发展为不典型病变;死亡数与急性比较降低.但与其它猪传染病相比死亡率比较高.居于各类猪传染病之首;由单一的猪瘟感染发展为猪瘟与仔猪副伤寒等猪病的混合感染。张掖市猪瘟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各级政府不重视猪瘟防疫工作;一年只进行春秋两次免疫,政幕性造成一大批猪空免;野毒株的流行;未开展免疫抗体或仔猪母源抗体的监测,没有制定适合当地的科学免疫程序;猪瘟病猪、死猪、病猪肉无害化处理不彻底.而是继续流向社会,形成恶性循环。不规范的防疫;不到位的检疫:不严格的消毒等原因造成猪瘟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2002)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CSF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国家对猪瘟的预防和控制一直都十分重视,尽管我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并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散发性流行,出现了所谓的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等,以及在出现上述种种迹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同时表现无法解释的免疫失败。当前,猪瘟仍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威胁,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中主要从临床症状、动物接种、病毒分离、血清学、细胞检测、分子生物学方面对猪瘟诊断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猪瘟的诊断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瘟(HC)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近些年来,由于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治策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急性发生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