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有眼、鼻分泌物增多、绿色下痢、共济失调、站立不稳、抽搐等症状。本病近几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增加,已成为生产中头号传染病。此病不但会造成雏鸭大量死亡,而且对以后的蛋鸭生长和产蛋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给养鸭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起临床病例的发病情况与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饲养肉鸭1312只,其中15日龄雏鸭450只、64日龄鸭862只,分别平养在两间鸭舍中,舍外设有一小池塘和一水泥平地供大鸭自由运动。某…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致死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病鸭临床表现为痉挛、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特征为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备品种的鸭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尤以快大型肉鸭发病最多.危害极大,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us。DH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有的高达95%,有的低于15%。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4.
鸭沙门氏菌病是由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鸭的常见多发性传染病,严重影响雏鸭存活率,尤其是与大肠杆菌或鸭疫里默氏杆菌混合感染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会更高,给养鸭业构成很大的威胁;成年鸭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多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是导致生产性能下降。一般能致使鸭发病的沙门氏菌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和其他沙门氏菌(如猪霍乱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等)。沙门氏菌具有广泛的宿主性,  相似文献   

5.
李军 《草业与畜牧》2010,(4):43-43,58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6.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菌侵害雏鸭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在世界各养鸭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我国自1975年以来,先后有广东、浙江、江苏、北京等地区有过报道。然而近两年来,在牡丹江市周围地区却时有发生,严重危害雏鸭业,笔者就其中的一起病例诊治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1年5月19日,牡丹江市某鸭场饲养20日龄雏鸭156只,由于鸭舍密度大,场地潮湿,开始转群转舍饲养,2d后雏鸭开始发病,3d内陆续死亡20只,死亡率为12.8%。2  临床症状 分为急性型和…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即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严重危害鸭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根据病鸭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采取中西医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简称鸭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且表面呈斑点状出血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9.
鸭巴氏杆菌病(又名鸭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危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经消化道感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易使鸭抵抗力降低,使本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2003年5月,孟家乡某个体养殖户送检的死亡美国麻鸭,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病原检查诊断为鸭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2002年3月上旬,山东省泰安地区某鸭场发生了一种以拉稀、呼吸困难、瘫痪为主要症状并伴有神经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鸭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作了较详细的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细菌分离和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所致的一种肉鸭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新型鸭瘟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鸭瘟(new duck plague)是一种由新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同鸭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都极为相似,使用已有的鸭瘟疫苗、高免血清、高免卵黄抗体及药物均不能有效防治该病,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山东省某养鸭场发病症状比较明显的病鸭采取临床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病毒的分离鉴定以及血清学检查等诊断措施,确诊该鸭场病鸭感染的疾病是新型鸭瘟.详细介绍了该次新型鸭瘟的诊断过程,旨在为生产中新型鸭瘟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对鸭主要是引起出血性败血症.急性病例主要表现突然发病、下痢、败血症状及高死亡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黏膜、浆膜有出血点.出血性肠炎及肝脏坏死。2009年10月.扬州市某鸭场200只60日龄高邮鸭突然出现死亡.经临床诊断和病原学检测.确定为雏鸭巴氏杆菌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雏鸭,尤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耐过的鸭成为僵鸭,生长和发育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发的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本病常引起小鸭大批死亡或生长迟缓,发病率或死亡率都很高,冬春多发,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临床症状:潜伏期1~3天,有时可达1周。最急性病例常看不见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鼻分泌物增多,眼周围羽毛粘湿,咳嗽,喷嚏,排黄绿色稀粪;2~4周龄雏鸭食欲减少或废绝,嗜睡,缩颈或嘴拱地,拥挤成堆;4~6周龄中雏多两脚软弱,不能站立或站起时全身发抖,濒死期出现神经症状,如…  相似文献   

15.
徐洋 《动物保健》2011,(4):32-3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肝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本病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的雏鸭,尤其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鸭群一旦发病,疫情则迅速蔓延,发  相似文献   

16.
徐洋 《兽医导刊》2011,(4):32-3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和肝脏肿大、肝表面呈斑点状出血为特征。本病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的雏鸭,尤其以2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最为易感,成年鸭有抵抗力。鸭群一旦发病,疫情则迅速蔓延,发  相似文献   

17.
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7日.接到长征镇朝村一养鸭饲养专业户的鸭群发生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症状为:有的原因不明死亡:个别病鸭精神不好.食欲减退至废绝.站立不稳.至拉红褐色稀便.很快死亡:病程稍长的出现停止下蛋、消瘦、关节肿大、脚软无力、跛行、流泪等主要特征。经本站派员调查病因.综合临床解剖、病原培养观察,初诊为鸭大肠杆菌病。由于及时治疗.这起鸭突发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病毒对鸭、鹅人工致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ND)是对鸡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其对鸭、鹅的致病性如何?是否表现临床症状?以前的观点是鸭、鹅可以感染此病,但呈亚临床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经人工致病试验证明,新城疫病毒对鸭、鹅均具有致病性,鸭、鹅感染新城疫病毒后,均表现临床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死亡率,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9.
近来.发现许多送检病鸭有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霍乱混合感染的情况。两者都是鸭的常见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败血症,其特征是引起广泛性纤维素性炎症。该病可通过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鸭霍乱则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中常见混合感染。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给专业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鸭瘟是由于感染鸭瘟病毒而发生的一种败血性、热性、急性传染病,且由于病鸭头颈部在发病后期出现肿大,因此也称为“大头瘟”。任何品种、不同性别和各个日龄的鸭都能够感染,且在春夏和秋季出现最为严重的流行。病鸭主要表现出全身败血症和消化道症状,后期还会有呼吸道症状。该病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只要鸭场出现感染,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概述鸭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